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旱地马铃薯秸秆覆盖增墒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旱地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对土壤墒情和水分利用率,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丰富旱作农业技术内容.2006年在华岭乡进行了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对旱地土壤水分、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验证秸秆覆盖的抗旱增产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秸秆覆盖技术,提高旱地综合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旱地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对土壤墒情和水分利用率,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丰富旱作农业技术内容。2006年在华岭乡进行了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对旱地土壤水分、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验证秸秆覆盖的抗旱增产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秸秆覆盖技术,提高旱地综合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速秸秆还田,定远县在小麦生产上开展了秸秆切碎覆盖催腐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果表明,秸秆催腐覆盖还田可以改善小麦经济性状,增加小麦产量,还能改善土壤,提高地力,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化肥用量,增强土壤保墒保肥能力,实现节本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德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99-100,102
通过3种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配套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具有消化秸秆,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地温,抑制杂草生长,保护和改良土壤,增加小麦产量,提高效益,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优点,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凯 《现代农业》2011,(3):50-51
通过秸秆还田覆盖抗旱节水技术的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改善作物生育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值得在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永宁县农技人员在生产中试验总结和推广了地膜马铃薯垄沟秸秆覆盖保墒栽培技术,利用垄沟秸秆覆盖保墒、稀植高秆作物遮阴等措施,达到保墒节水、改良土壤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本县地膜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此项技术具有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抗旱保墒节水、促进薯块膨大、提高土壤肥力和增产增收显著等5大优点,示范田平均亩增产20%以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连续2a麦秸覆盖还田,对冬小麦产量提高和经济性状改善具有明显效果。连续覆盖3a后冬小麦可增产325.0kg/hm2,增产率11.9%;穗粒数增加1.7粒,千粒重增加1.5g。而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速效磷,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空隙度。麦秸覆盖的适宜时期是冬小麦播后2~3d,覆盖秸秆量3750kg/hm2;采用麦秸覆盖时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以弥补秸秆腐解过程中对氮素的消耗,此项技术可在旱作区土壤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秸秆还田技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本增效为目标,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就地覆盖或异地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轮作、病虫草害综合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农业技术。1秸秆还田有哪些好处1.1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该技术是在中稻收获后的茬口田,采用免耕土表播种,播后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的一种新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时,能保温保湿防渍除草,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其栽培技术要点是:一、适时开沟排水  相似文献   

10.
麦茬免耕秸秆覆盖水稻抛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瑞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6):712-712,714
麦茬免耕秸秆覆盖水稻栽培技术是利用麦茬田 ,将免耕、秸秆还田和水稻抛栽技术有机结合 ,进行集约化研究 ,并配以综合农艺措施 ,从而形成的一套操作简便易行、费省效宏、科学适用的水稻高效种植技术。试验表明 :该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支、增产和增收优势 ,且能迅速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生产成本 ,及时消化大量富裕秸秆 ,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的不良影响 ,适合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促进和维护了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冬季广泛种植的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了秸秆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的空白对照相比,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3种技术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酸碱环境,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提升耕地肥力水平,促进红菜薹的生长,3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7.48%、10.35%和6.19%。综合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方面分析,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结构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处理效果最佳,优于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12.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7,自引:1,他引:97  
 根据多年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下土壤蓄水比对照多45.2~69.3mm,土壤蒸发量比对照减少21.5%~63.2%。而且秸秆覆盖所增加的蓄水量的60%~83%集中在0~50cm土层内;秸秆覆盖有调控土壤供水的作用,使作物苗期耗水减少,需水关键期耗水增加,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趋于协调。在秸秆覆盖下作物耗水系数比对照减少15.5%~16.7%,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0.11~0.31kg·mm#--1·亩#--1。秸秆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可能会大量节约农业用水,使北方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的生物学及土壤环境效应。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地膜加秸秆覆盖对温室红椒土壤温度、生长发育、营养品质、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膜加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可提高温室红椒土壤温度、株高和茎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3种覆盖处理均可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B/F值及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真菌数量,并提高红椒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地膜加秸秆覆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不覆盖处理(对照)的1.77倍、1.63倍和1.81倍,产量分别增加11.12%、8.98%和15.99%。表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特别是地膜加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改善温室红椒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红椒生长,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较全面评价秸秆覆盖旱作水稻栽培模式的生态意义,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淹水(F)、秸秆覆盖旱作(NF-M)和无覆盖旱作(NF-ZM)3种栽培模式稻田甲烷排放、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栽培模式的甲烷排放均集中在水稻生育期的前20 d;在水稻生育期内,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的排放总量为11.12 g·m-2,显著高于常规淹水稻田的7.78 g·m-2和无覆盖旱作稻田的4.23 g·m-2.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水稻产量为8.60 t·hm-2,与常规淹水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旱作处理的6.78 t·hm-2;与常规淹水处理相比,秸秆覆盖旱作还可以提高水稻单株生物量10 g以上.秸秆覆盖旱作还可以显著提高稻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和改善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对实现农业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水资源缺乏地区,秸秆覆盖旱作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替代传统淹水栽培的水稻栽培模式,同时秸秆覆盖旱作还田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稻田秸秆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成为小麦栽培技术提高的必要生产措施之一,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普及,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小麦生长所需养分含量,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效益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影响。但一些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等不良现象,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为此,在关于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中,如何结合科学技术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最大限度提高小麦栽培技术?将是未来农业生产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果、茶园秸秆覆盖技术的作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果、茶园实行秸秆覆盖技术,对土壤及养分的作用 1.1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果、茶园地力 果、茶园实行秸秆覆盖技术,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活功,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和结构性,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土壤疏松,土壤容重降低。据定位测定,实行秸秆覆盖3年的果茶园,土壤有机质比未覆盖的提高0.43%;土壤容重比未覆盖的每1cm~3降  相似文献   

17.
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市从2004年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从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提高土壤肥力,以利于作物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由于秸秆还田相比于焚烧等简单处理方式,还比较繁琐,造成秸秆还田技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本文分析了阻碍秸秆还田的因素,并对秸秆还田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烤烟品质,利用作物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善烟叶品质是当前烟区的研究热点。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秸秆还田也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秸秆还田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的数量,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保证粮食作物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又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笔者就秸秆对植烟土壤性状改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作一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发挥秸秆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栽技术,提高了薯苗结薯节位,结薯增多;倒插打断薯苗顶端优势,促进分枝发展,提高地上部分苕叶产量,同时减轻了病原菌的带入;起垄栽培能增加土层厚度,使土壤疏松;采用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