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过去在同行中很不起眼的清水河县一间房国营苗圃,由于进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苗圃越办越兴旺,今年七月,居然接待了乌盟国营苗圃改革和文明生产现场会的代表。苗圃整洁的院落,旺盛的树木,粉刷一新的食堂和办公室,比较齐全实用的生产设备,处处都显得井然有序、生气勃勃。人们高兴地拍着苗圃主任郝文跃同志的肩膀说“老郝,几年没来,鸟枪换炮啦!”一间房苗圃建圃以来一直是靠国家投资的。将近三百亩的施业面积,十八名职工,从一九七○年到八二年,国家就投资三十四万元。而去年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间房苗圃位于清水河县城北,浑河两岸。总土地面积413亩,其中施业面积290亩。职工28人,其中干部2人退休职工2人。苗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比较肥沃,是清水河县重点国营苗圃。这个苗圃从1981年就开始搞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当时思想不够解放,先是采用单项定额  相似文献   

3.
商都县国营苗圃,建圃十二年一直吃“大锅饭”,靠国家事业费勉强维持生产.一九八五年,他们在十二名职工,五百四十亩圃地的基础上,实行了五年承包期的家庭承包制,苗圃与九个职工家庭签订了"三算两定'的承包协议:算生产投资,算合格苗木价  相似文献   

4.
一、小引所谓苗圃承包就是苗圃生产实行经济责任制。早在1983年初春,我们就从北京日报上看到了有关东北旺苗圃实行承包的报道。在当时来说,国营苗圃实行承包,在北京是首创的。大家都知道,生产责任制在我国农  相似文献   

5.
自治区领导到敖汉旗看望牧民鲍永新隶属于清水河县林业局的国有重点育苗单位——清水河县一间房苗圃,位居清水河县城北部35公里处,东靠丰准铁路,西倚209国道,属浑河冲积滩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水肥条件良好,是清水河县面积最大、条件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国有苗圃之一。苗圃总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清水河县一间房苗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苗圃建设。这个苗圃始建于1964年,位于县城北部,浑河西岸呼清公路东侧,总面积413亩,其中施业面积350亩,苗圃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好、水源充足、交通方...  相似文献   

7.
从当前国营林场生产的组织形式来看,已改变了过去的以营林区为生产单位和场级核算的生产经营形式,变成了以户为主的生产经营单位。也就是说已经或者正在普遍推行以家庭承包联产计酬为主要方式的林业生产经济责任制,在林场内部办起了千万个小林场。为了适应国营林场、苗圃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财会工作也需要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营林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使成本核算与经济责任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使经济管理责任范围的划分与成本控制的方法统一起来,成本控制的对象也是指标考核的对象。这就打破了过去在成本核算上的平均主义和吃两个大锅饭的做法。通过成本指标的考核,反映出林业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国有苗圃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为了生存与发展.把自己逐步推向市场,对经营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在80年代初期,首先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试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以下几种生产经营责任制。一是甩手大包干。划小经营单位,以个人或家庭形式承包土地,承包者上交一定土地承包费,其他什么都不管。二是联产计酬。一个苗圃分成若干个作业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核算,组内责任到人,实行定计划、定成本、定产量、定奖励,按劳取酬。三是统一管理,定额计酬。苗圃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统一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六户苗圃的育苗生产实行了承包,不仅促进丁苗圃生产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对中央(84)1号文件和内蒙古林业厅关于国营场、站、圃改革十条规定的学习,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一套工人大包干,干部岗位责任制的承包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对科右前旗11个国营林场(站、圃)五年来的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目睹了改革给他们带来的活力和生机。一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他们改革旧的管理体制,打破了“铁饭碗”,实行职工家庭承包、专业承包、定额承包、计件工资等多种承包经营方式。当年建立家庭小林场48个、家庭苗圃29个、农业专业户138个、家庭牧业户12个、机械专业户42个,同时,上  相似文献   

11.
1983年,科左后旗6个国营林场,2个国营苗圃推行了“承包到户、联产计酬”的林业经济责任制,这是在以营林区为承包单位,实行“三定一奖”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与完善起来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责任制较之其他形式的责任制更适合营林生产单位的特点,更能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例如乌旦塔拉林场,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后,一春就完成了全年造林任务的103%,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承包户达98%,这在干旱的沙坨子地区造林史上是少见的。育苗计划产苗量443万株,实际完成了509万株,其中优  相似文献   

12.
凉城县六苏木公社南房子大队苗圃,总面积437亩,其中育苗用地320亩,果树60亩。前几年,由于‘吃大锅饭’,苗圃经营管理差,杂草丛生,苗木品种少质量不高。每年总收入约2万元。随着党的林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生产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大队党总支将这个苗圃承包给有经验、事业心强、热心办苗圃的赵福恒同志。从1981年承包后,他首先整顿了苗圃组织,加强了苗木管理,因而连续两年收入达到3万元。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国营苗圃仅靠单一的育苗生产,苗圃经济发展不稳定,职工也难富起来。只有在坚持以育苗为主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才能使苗圃经济较快地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区国营苗圃结合苗圃实际情况,逐步对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大多数苗圃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如莎车苗圃,1978年曾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推行生产责任制后,扭转了苗圃亏损局面,1985年  相似文献   

14.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相似文献   

15.
赤蜂县安庆沟公社苗圃,从1979年开始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克服了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年收入由过去的4万元增加到8万元,工人的劳动报酬也增加一倍多。  相似文献   

16.
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后湾村附近有一个山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秀丽。这是农民王青一家创造的业绩。王青今年五十来岁,全家八口人,四个整劳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村里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他家有剩余劳力,就承包了近二千亩一片的“四荒”地,种树种草。全家人起早搭黑,除种好粮田外,整天在山坡上接着规划修水土保持工程。从一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记者在采访库伦旗国营六家子林场时了解到:深化改革给这个林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自1985年这个场落实了建立家庭林场、家庭苗圃为主体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后,经过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派阳山林场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基础上,出台了森林资源管护承包、桉树造林承包管理两个方案,推行了营林生产承包管理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破解了管理林木生产目标难题。派阳山林场场长庞赞松说,责任制突破了几十年的传统模式,又有别于个人完全承包林地,得到了全场职工坚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宜春县林业部门根据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新情况,从去年起就推行育苗产销合同制。今年全县已有6个国营林场、苗圃和169个社队林场、苗圃,21户社员签订育苗产销合同,承包面积计460亩,其中杉苗400亩。  相似文献   

20.
南方集体林区自80年代初以来,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各地的山林经营机制由原来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转变为家庭承包形式。在历时10余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各地为完善林业生产管理机制,落实了林业“三定”政策,在稳定以家庭承包为主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同时,逐步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促进了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发展,对实现工程造林、集约化经营及消灭宜林荒山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