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说,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我国农户储粮平均损失为7%~10%,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失150~225亿kg;产后损耗蔬菜为15%~20%,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粮食总产量5亿t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藏、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而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亿t粮食计算,损失高达2500万t,数字十分惊人。  相似文献   

3.
主编漫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全国粮食总产稳定在5亿吨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谷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接近50000万吨,近60%的粮食为农村储粮,农村储粮鼠、虫、霉害多,防护措施少,仓储条件差,造成产后粮食损失大,浪费大,农户损失率在8%~10%之间,所以推动粮储方式变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一个粮食损耗大国。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原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如何把收到手的谷物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从这一意义上说,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6.
粮食机械化干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丰产丰收;同时能提高粮食品质和收购等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不到1%。因此,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应是今后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消除三大认识误区误区一:人多地少,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没必要发展机械干燥。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稳定粮食总量,减少霉烂抛洒损失的主要途径。像温州市粮食收获季节常常遭遇台风、阴雨天气,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因天气原因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的综合损失,正常年…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粮食烘干机市场逐渐升温,各地烘干机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粮食约为5亿吨。粮食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就高达5%左右。我国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  相似文献   

8.
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械性能对于玉米最终的产出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而在玉米收获过程中产生粮食损失是不可避免的,通过优化机械收获质量能有效降低粮食损失率,使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从粮食损失问题的概念及危害出发,说明了收获过程的粮食损失原因,并强调了如何通过优化现阶段的技术和操作模式来改善粮食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加快,粮食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因干燥及仓储问题造成的粮食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测算,每年因干燥不及时、储存方式不当等因素,造成粮食损失约占总产的7%左右,数量相当惊人。大力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起步晚、应用少,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把粮食产后处理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粮食干燥与储存的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同时,在粮食干燥与储存方面,我省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粮食产后处理加工工作的有效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作者建议:努力扩大粮食适时晚收面积;有效解决农民粮食晾晒问题;积极推进粮食干燥机械化;进一步改善粮食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表示,因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损失浪费十分严重,年折合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势在必行。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可以保持年均13%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晒粮方式受天气影响极大,如得不到及时干燥,高水分粮食极易造成霉变、发芽,我国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5%-10%.介绍太阳能干燥技术的优点及原理,分析温室型、集热器型、集热器-温室型、整体式太阳能干燥器的优缺点,并推荐一种适于农户自用的太阳能干燥器.这种太阳能干燥器集热面倾角a=41.12,集热面积约10m2,可烘干粮食350-700 kg/次.  相似文献   

13.
正1谷物机械化干燥的意义中国13亿多人口,吃饭是头等大事。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国家,2013年粮食生产抽样测算总产量超6亿吨。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和方式,使我国粮食在收割、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环节中每年的损失高达15%,其中因天气原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据报道,山东省每年因自然晾晒致粮食虫害、鼠害、霉变、发芽等,造成粮食损失达225万吨。全国按现年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后储粮损失达8%~10%,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粮食储存保管水平对于减少产后损失、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水稻为例研究其储存保管技术,阐述水稻储存保管的主要特点和技术内容,介绍水稻储存保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的问题.实现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的目标。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设施,大幅度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粮食单产和总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收割时稻谷的水分太大,仓储十分困难,致使粮食霉变,导致一些地区丰产不丰收。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减少收获时田间落粒损失都注意适时收获,而适时收获的谷物其水分较大,如不及时干燥则必然造成谷物霉烂变质。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2万亿斤,国家粮食局2006年抽样调查显示,因自然晾晒及仓储设施简陋,粮食在晾晒、储藏过程中损失量高达1500万~2000万t,年损耗率北方为3%~5%,南方为5%~8%。因此,搞好粮食干燥,做到丰产丰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机收作业中出现粮食损失率过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农民收入,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小麦出现联合收获作业中粮食损失率过大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据统计,我国谷物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其中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1]。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推广应用重要性凸现。江苏省《2016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里提出:各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发挥农机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19.
1稻谷干燥意义重大我国全国稻谷总产量为19510.3万t。据统计,目前我国水稻产区因为缺少必要的烘干仓储设施装备,稻谷常年产后损失1000万t以上,相当于133.33万hm2(200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6%以上)的水稻产量(折合200亿元以上的收入)。我国南方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40%,而南方气候湿热多雨,干燥储藏环境更加恶劣。如广东省稻谷年损失近100万t,相当于13.33万hm2(200万亩)的水稻产量(折合20亿元的损失)。因此,解决好南方稻谷干燥问题,减少产后损失,对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机》2003,(2):20-20
我国粮食每年储藏损失约400亿公斤,损失率约为9.7%,果品、蔬菜产品的损失率高达25%以上,奶、肉、水产品等易腐农产品损失更大。而发达国家的生鲜果品、蔬菜产品的损失率一般控制在1.7%~5%,粮食损耗低于1%,这主要是利用了先进的保鲜技术。一、防腐纸把原纸放入含有2%琥珀酸钠和0.07%山梨酸的乙醇溶液中,浸透干燥后即可使用。用这种防腐纸包装过卤汁的水产品,在高达38℃高温条件下存放3周不会变质。二、新型纸罐这种纸罐是采用5层纸积成,每层涂上一种特殊胶水。内外再加上一层铝箔,用塑料封严,可盛装各种固体或流体食品。它的特点是能承受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