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山东省临朐县辛庄试验站多年的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径流小区内不同林草植被与径流和侵蚀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坡度、坡长条件下,4种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的汛期径流量、侵蚀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4种草本种植的径流小区的汛期径流量与侵蚀量呈Y=aX+b线性关系,花生径流小区侵蚀量的增长率分别是自然草地、沙打旺和草木樨径流小区的1.72倍、2.34倍和3.54倍。4年生灌木林地的径流量和侵蚀量明显小于对照荒坡,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含水量、土壤饱和贮水量和土壤渗透速度以葛藤林地最好,其次是桑树、胡枝子、花椒、李树林地,花生小区最差;分析降雨量、降雨强度对灌木径流小区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表明不同灌木林的蓄水保土效益以葛藤最好,其次为桑树、胡枝子、花椒、李树。  相似文献   

2.
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中国南方红壤侵蚀严重区水土流失快速治理的方法和途径,在江西省的修水、宁都、石城等县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区,对16种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的植物生长状况、蓄水保土效益、改土增肥效益、经济效益4方面进行观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不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修水试验区马尾松+木荷+胡枝子+黄栀子、马尾松+木荷+泡桐+胡枝子,宁都试验区马尾松+木荷+胡枝子,石城试验区湿地松+枫香+胡枝子+硬骨草、湿地松+胡枝子+硬骨草和湿地松+胡枝子+百喜草配置模式各种效益表现优良,可以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北黑土区粮食沟小流域3种具有代表性灌木类型的林分截流、土壤渗透、土壤密度、孔隙度及持水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树冠枝叶最大吸水率排序为沙棘>胡枝子>灌木柳;在0~20 cm土层内:土壤密度依次为沙棘>灌木柳>胡枝子;土壤总孔隙度为胡枝子>灌木柳>沙棘;非毛管孔隙度为沙棘>胡枝子>灌木柳;毛管孔隙度为胡枝子>沙棘>灌木柳;土壤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是胡枝子>沙棘>灌木柳。  相似文献   

4.
关于胡枝子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胡枝子是一种多年生豆科小灌木,耐旱、耐瘠薄、耐酸碱、抗寒、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枝叶繁茂,根系能保土蓄水,茎枝条是编织原料;枝叶可做饲料亦可压绿肥;花粉是蜜源;夹果做种子。是发展多种经营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是水保植物措施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评估是水蚀区生态修复理论研究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基于我国南方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2003-2010年葛藤、乳源木莲、胡枝子、百喜草、宽叶雀稗和对照共6个小区的逐月径流深度、土壤侵蚀量及对应的降雨数据,采用植被小区与对照小区的径流深度比值和土壤侵蚀量比值,研究不同植被小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并分析降雨对小区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植被结构以及根系和地表枯落物的差异,各植被的水土保持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植被的保水和保土效应均为葛藤和乳源木莲优于胡枝子和百喜草,而宽叶雀稗最差,各植被保水效应差异较保土效应差异更为明显.径流深度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不同植被小区径流深度与降雨量的线性关系方程决定系数(R2)均在0.9以上;而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的线性关系方程决定系数(R2=0.3~0.8)则因各小区植被覆盖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和相似地域的植被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2017-2021年降雨、径流深、植被盖度等观测资料,计算了该区土壤流失量及蓄水保土效益,得出如下结论:(1)植物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自然植被>乔木>灌木>白羊草。(2)工程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水平沟、水平阶、石坎梯田优于鱼鳞坑和隔坡梯田。研究成果可为我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采用玉米苜蓿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其蓄水保土效益。试验对玉米苜蓿间作与单作玉米的土壤含水量,径流量以及产沙量进行观测,进而研究两者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玉米苜蓿间作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玉米单作地的土壤含水量;玉米苜蓿间作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均小于玉米单作,说明了玉米苜蓿能够有效地减少径流的冲刷侵蚀,具有良好的拦沙性能;经计算得出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效益为87%,保土效益为98%,表明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保土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红壤坡地坡改梯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应用江西典型红壤坡地梯田与坡耕地小区的观测资料,对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提高,蓄水效益高达67.6%,保土效益达85.0%以上;梯壁植草能大大提高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采取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方式的水平梯田与梯壁不植草的对照水平梯田比较,其蓄水效益达59.7%,保土效益达98.2%,适宜在南方红壤坡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据对泾河流域“2003·08”暴雨进行的调查,在此次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蓄水保土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梯田,其蓄水、保土效益分别是80年代以前梯田的1.63倍和1.40倍;人工林草当覆盖度大于40%时即有明显的蓄水保土效益,且效益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淤地坝的蓄水拦沙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胡枝子是一种水土保持灌木,由于其较耐干旱瘠薄,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在东北黑土区被广泛应用,现已成为该区的主要水土保持树种之一。目前,对其林地土壤的蓄渗性能研究与评价的较少,使其水土保持效益定量评价缺少数据支持,因此,对胡枝子林地土壤的蓄水与渗透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其毛管持水量增加1.16倍,稳渗速度增加5.92倍,稳渗时间胡枝子林地比对照提前了90 min,说明胡枝子具有显著的改良土壤结构、保持水土作用,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应予以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及土壤质量情况,以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北盘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对花椒、金银花、核桃和撂荒地4种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4种生态恢复模式下0—5 cm表层土壤养分富集明显,且20 cm土层内随着深度的加深,各营养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与短年限撂荒地相比,花椒、金银花和核桃样地总体土壤物理性状较好,养分含量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明显改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花椒(0.671) > 金银花(0.664) > 核桃(0.597) > 撂荒地(0.589),表明花椒、金银花对土壤质量提升成效较好,在石漠化治理土壤环境的改善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广德    章岳涛  翟明普  谭飞理    贾黎明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71-76,83
为了确定适宜的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地山杏幼林集水保墒措施,以生长、生理、土壤水分等为评判指标,研究了河北平山片麻岩石质山区翼式鱼鳞坑+保水剂+石子(YY+B+S)、翼式鱼鳞坑+保水剂+秸杆(YY+B+J)、翼式鱼鳞坑+保水剂(YY+B)、翼式鱼鳞坑+石子(YY+S)、翼式鱼鳞坑+秸杆(YY+J)、翼式鱼鳞坑(YY)及对照(CK)处理对山杏幼树地径、树高、材积、新梢生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土壤水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翼式鱼鳞坑及翼式鱼鳞坑与石子、秸秆、保水剂等综合集水保墒措施可有效改善山杏土壤水分状况,一个生长季及一次大的降水后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4%~61.8%和28.53%~106.25%;(2)集水保墒措施能有效促进山杏地径、树高、材积及新梢的生长,处理平均较对照分别高26.07%,117.87%,443.83%,84.04%;(3)集水保墒措施可通过促进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来改善山杏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处理后山杏叶片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一次大的降水后净光合速率平均较对照高25.24%~128.73%,22.18%~153.56%,3.16%~35.35%;(4)综合各种集水保墒措施对山杏生长、生理及土壤水分等指标的影响,结合经济因素考虑,翼式鱼鳞坑+石子(YY+S)和翼式鱼鳞坑+秸杆(YY+J)是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地山杏两种方便、经济、适用的集水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赤红壤区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技术,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桂中南赤红壤区粉葛的肥料效应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确定粉葛种植的最优施肥配方。结果表明,粉葛的产量及经济效益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减量施肥(1水平)、正常施肥(2水平)和过量施肥(3水平)处理的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59%、87%和42%,经济效益也相应增加了53%、79%和32%,而缺素处理(N0P2K2、N2P0K2、N2P2K0)结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减量施氮(N1P2K2)处理的粉葛淀粉含量(40%)最高,减量施肥(N1P2K2、N2P1K2、N2P2K1)处理的葛根素含量平均值为1.65 mg·g-1,高于其他处理;肥料的交互效应显示,N与P存在正交互作用,而N、P与K均呈负交互作用。N1P2K2配施方案更能兼顾粉葛的产量和品质,以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优化,明确桂中南赤红壤区条件下粉葛产量≥35 000 kg·hm-2、经济效益≥150 000元·hm-2的施肥方案为施氮(N)量312~455 kg·hm-2, 施磷(P2O5)量397~547 kg·hm-2,施钾(K2O)量362~489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赤红壤区粉葛精准、规范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浅耕翻是退化草地改良的一项技术措施,其效果往往与表层土壤的退化程度与类型相关。为进一步认识荒漠草原退化草地浅耕翻措施的适用性及其作用机理,在宁夏盐池县选取覆沙草地(片沙覆盖型)和侵蚀草地(侵蚀粗化型)当地两种较为典型的退化草地类型,分别进行深翻(20 cm)和浅耕(5 cm)两种浅翻耕处理,分析其植被更新和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浅耕翻可有效减少猪毛蒿当季发生数量,激活土壤种子库,提高两种退化类型草地植被均匀性和多样性水平,但是深翻处理下植被盖度下降幅度较大。其中覆沙草地物种丰富度保持稳定,一年生的狗尾草和画眉草占据更为优势的地位,深翻处理下土壤水分向下层蓄积;侵蚀草地物种数明显下降,但指示种胡枝子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分则沿垂直剖面均匀增加,0—100 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浅耕翻是推动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的有效手段,其中浅耕更具普适性;但是综合植被更新和水分蓄积情况,深翻措施更适宜覆沙草地,浅耕措施对侵蚀草地则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圭峰强度侵蚀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圭峰红壤强度水土流失地实施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ABT生根粉处理和容器苗造林等措施,进行治理试验研究,4年已初显成效,林木生长良好,地表植被增加51.6%,土壤肥力和林地小气候均有较大改善,促使了“红色沙漠”状恶劣生境向良性转化,研究表明:湿地松×胡枝子×狗牙根这种乔、灌、草复合层次结构是治理恶劣生境的优良组合模式;ABT生根粉处理及容器造林等先进造林技术是治理成功必要措施,一定资金的投入和各级部门的重视、管护则是治理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花江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经济型植物的土壤蓄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贵州省花江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分布广泛的几种典型生态经济型种植模式花椒、金银花、砂仁、火龙果、构树、花椒金银花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对各植物的土壤物理性质和蓄水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容重的浮动范围为1.09~1.40 g/cm3,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上层土壤的蓄水性能和通透性能优于下层。(2)与荒草地相比,构树、火龙果、花椒金银花混交林、花椒、金银花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状况都优于荒草地,只有砂仁比荒草地差。(3)从土壤含水量和0—30 m总蓄水量来看,混交林土壤含水量最大(37.69%),分别比金银花、火龙果、构树、花椒、荒草地、砂仁高3.18%,4.33%,4.83%,7.49%,10.15%,13.18%;总蓄水量表现为花椒金银花混交林(1 769.54 t/hm2) > 火龙果(1 732.94 t/hm2) > 构树(1 722.14 t/hm2) > 花椒(1 698.43 t/hm2) > 金银花(1 655.58 t/hm2) > 荒草地(1 640.79 t/hm2) > 砂仁(1 428.75 t/hm2)。(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与最大持水率及毛管持水率均呈极显著相关(p < 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897,-0.915,0.890。因此,在花江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以花椒金银花为代表的混交林与火龙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滇东南西畴县石漠化山地12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进行定点观测和地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有很大改善,土壤抗蚀性和储水性增强,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吸收保存养分离子能力增强。对于提高地力而言,墨西哥柏+金银花、花椒+白枪杆、川滇桤木+红三叶、川滇桤木林、花椒+大白脉根和墨西哥柏+紫花苜蓿等6种模式较佳,值得在石漠化山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西省土石山区固土护坡草本植物根系拉拔特性,筛选拉拔力优势草本植物物种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开展根系原位拉拔力学试验,研究了3种典型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根系拉拔力随根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3种草本植物根系拉拔力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增加,且拉拔力与根径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整体上,根系拉拔力从大到小顺序表现为香根草 > 黑麦草 > 百喜草,而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但在D≤0.4 mm和D>0.4 mm两个根径组下,黑麦草均表现出较好的拉拔力性能。在0—10 cm,10—20 cm两个土层间,香根草和百喜草两种植物根系拉拔力性能相似,而黑麦草单根拉拔力在表层土壤发挥效果优于下层土壤。从单根拉拔力方面出发,黑麦草在3种植物中可优先考虑用于固持浅表层土壤。试验探究了草本植物单根在不同根径组下和土层深度下的抗拔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草本植物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中埂带植物品种少、水保效益差的问题,在黑龙江省牡丹江修建梯田埂和地埂试验区,在埂带上栽植长梗刺五加和短梗刺五加,设置径流小区,以自然裸露为对照。通过对埂带刺五加生物量、泥沙和径流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及经济效益观测,研究刺五加在东北黑土区埂带上的生态适应性及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长梗刺五加和短梗刺五加在梯田埂和地埂上均有良好的适应性;埂带刺五加试验区土壤侵蚀量低于东北黑土区容许土壤流失量200 t/(km2·a),满足水土保持功能要求;观测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刺五加埂带显著高于对照;栽植第三年的经济效益,梯田埂上短梗刺五加和长梗刺五加分别达到了96 880元/hm2和10 740元/hm2。地埂上短梗刺五加和长梗刺五加分别达到47 700元/hm2和10 66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二者相比,短梗刺五加在埂带上优于长梗刺五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