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菜内生菌BY-2的脂肽类抑菌物质的分子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Y-2(Bacillus subtilis)的细胞外分泌型抗菌性纯化物进行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离、质谱分析和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HPLC分析。结果显示:BY-2的胞外分泌型抑菌物质含肽键,具有环状分子结构。在甲醇/水的流动相条件下,1.969min出现1个抑菌成分峰值;在三氟乙酸/甲醇流动相条件下,抑菌成分形成了6个峰值。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由分子量分别为995Da、1009Da、1023Da、1037Da、1051Da和1087Da六种成分构成,其4种氨基酸比例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1∶1∶1∶1.5。该抑菌物质可归类为环脂肽类抗生素(Cycle lipopeptide)中的枯草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其中的1087Da大分子同系物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油菜内生细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对十字花科根肿病有生防作用的菌株,本文从油菜根内组织分离内生细菌,通过根肿菌孢子裂解、盆栽防病试验证明其功能,并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NA基因序列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从油菜品种KT1004和Y05-84-5-1根部分离出51株内生菌,其中YN201305和YN201310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有明显裂解和抑制作用。盆栽试验表明,应用浓度107 CFU/mL的菌液,在播种时和播种后间隔5d,浇灌1次,共浇灌4次。45d苗龄调查结果,二者对大白菜品种鸿源83的根肿病防治效果分别达65.12%和77.92%。经鉴定,YN201305为短小芽孢杆菌,YN201310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油菜根圈枯草芽孢杆菌Tu-100抗真菌范围和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抗胁迫生长和强竞争性等优势,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农作物病害生防细菌。本研究以来源于油菜根际、具有促生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Tu-100为材料,研究了其抑制农作物真菌病原菌的作用范围和效果。结果证明:Tu-100对供试的12种真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峙培养试验结果显示:直接用Tu-100的发酵菌液与供试的10种病原真菌形成了明显的抑菌圈,浓缩10倍后对供试的12种真菌均形成直径27~40mm的抑菌圈。离体叶片上防治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试验结果显示:Tu-100菌液对油菜、大豆菌核病和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均有显著防治作用。该菌株防治植物根部病害的进一步研究将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苏句容市丘陵山区从未施用多菌灵(MBC)的白菜型油菜苗核病株上,采集了49个Sclerotiniasclerotiorum野生菌株,MBC抑制这些菌株的菌丝生长,平均EC50为0.2198±0.1083μg/ml,最低抑制生长浓度(MIC)值为5.0μg/ml。从镇江农科所油菜育种试验田中采集的S.selerotiorum菌核标样中,发现6个抗MBC的抗性菌株,其EC50值均大于2000μg/ml。抗性菌株对离体油菜叶片的致病力与野生的敏感菌株没有差异。油菜叶片经1000μg/mlMBC溶液浸渍后,敏感菌株对其不能侵染,而抗性菌株对这些叶片的致病力与对未浸药叶片的致病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防治荔枝霜疫病及其生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Bacillus subtilis)菌株对荔枝采后果实霜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体内活性氧代谢(SOD、POD、CAT、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和病程相关蛋白(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BS-2菌株对荔枝霜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处理后6d,其防治效果为37.83%;经内生细菌处理的荔枝果皮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CAT和SOD酶活性均比病菌处理的高,而POD、PPO酶活性以及膜透性、MDA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却比病菌处理的低。当接种后6d,经内生细菌处理的荔枝果皮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分别比病菌处理的高70.73%、30.76%和297.43%;而POD、PPO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却分别比病菌处理的低15.11%、4.96%和28.95%。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监测目前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现状,对从江苏省各地采集的油菜菌核病病原菌菌株以及海安、苏州和高淳三地的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田间群体菌株进行了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已经产生,不同地区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比率不同。在苏州的田间菌株群体中抗性菌株的比率达到28.12%,而在高淳等地的菌株中没有检测到抗性菌株的存在。抗性菌株都表现为高抗,其EC50 >100µg/ml。对抗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PCR扩增和酶切的结果表明,所有抗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198位都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产生。从江苏省范围来看,继续使用多菌灵防治油菜菌核病菌可能会导致抗性频率上升、抗性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内生定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枯草芽孢菌株TL2接种茶树后,可以从茶树不同组织分离到细菌,其细菌种群数量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其细菌多样性系数也随着时间有所降低。其菌体主要分布在根部厚壁组织的细胞间隙,茎部厚角组织的细胞间隙、维管束等组织的细胞间隙、叶片的气孔器附近、上下表皮细胞间隙、厚角组织细胞间隙以及内皮层组织细胞间隙等。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戊唑醇的室内毒力、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菌丝干重、菌丝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菌核致病力和菌丝体细胞膜电导率。结果表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EC50和EC90值分别为1.3μg/mL和11.2μg/mL;用戊唑醇处理后,菌丝体干重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率和致病力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戊唑醇对菌丝体电导率无影响,但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戊唑醇通过抑制菌丝干重、菌核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和致病力而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细菌BEB2做进一步的分子鉴定,并研究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下BEB2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生长的抑制能力.以及应用BEB2对香蕉枯萎病进行防治测试.结果发现,香蕉内生拮抗细菌BEB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下的BEB2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生长的抑制能力具显著差异,在King B2培养基上抑菌作用最强,最适抑菌温度为32℃,最适抑菌pH值为9.0.香蕉枯萎病盆栽防治实验结果发现,菌株接种离体叶片和植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防治效果良好;该菌株连续20次转接培养,遗传稳定性高,抑菌谱较宽,具一定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豆内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和促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大豆内生芽孢杆菌,以期获得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的微生物资源.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大豆种子中分离到40株内生芽孢杆菌.发芽试验中,菌株发酵液浸种处理大豆种子,大部分菌株表现出促进生长作用.其中促生作用最好的SN10E1菌株使豆芽长度增长41%,百株鲜重增长28%.从形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等方而分析,最终确定SN10E1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综合比较,确定SN10E1菌株具有促生作用,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1991-1998年春油菜不同生育期各气象因子与菌核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油菜花期的气象因子对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影响最大,其中6月下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降水量是关键因子.利用花期各气象因子建立了春油菜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回归模拟方程为:Y=-34.230056 0.405018X1-8.759353X2 9.274252X3 0.024760X4 0.1893376X5 2.835423X6同时组建了神经网络模拟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拮抗油菜菌核病菌的链霉菌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省河西走廊改良后的盐碱地分离链霉菌用于油菜菌核病菌的拮抗研究,并对拮抗菌进行鉴定。分离得到10株不同菌落形态的链霉菌,其中有2菌株对油菜菌核病有拮抗作用,编号Ⅲ22-3-3和Ⅲ22-3-12。与油菜菌核病进行对峙培养结果发现,Ⅲ22-3-3和Ⅲ22-3-12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和0.9cm;离体叶菌丝接种试验表明,Ⅲ22-3-3和Ⅲ22-3-12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分别达63.5%和49.1%;Ⅲ22-3-12能在油菜菌核上定殖并寄生分解菌核,同对照相比菌核萌发率下降18.2%;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表明,Ⅲ22-3-3为产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drogenans),Ⅲ22-3-12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大豆菌核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枯草芽孢杆菌ZH-2菌株的发酵菌剂,在桦南县进行了生防菌剂防治大豆菌核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剂100倍稀释液浸种和喷洒处理对大豆菌核病的田间防效达67.9%。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分子诊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特异引物进行油菜菌核病的分子诊断,结果表明,在油菜初花至盛花期采集花瓣检测菌核病菌,人工接种由块采集5片干枯发白的花瓣作材料,可扩增出病原特异条带,而未接种田块材料的特异条带出现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Ms8Rf3的F2代为试材,以CH05、华杂8号、青油14和中双7号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转基因油菜对节肢动物群落及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油菜与对照之间群落的结构组成、群落主要参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及时间动态基本无明显差异。可见,转基因油菜对节肢动物群落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情况上,转基因油菜在成熟期菌核病发生率较CH05、青油14和中双7号为高,但由于各品种油菜上菌核病的总体发病率都很低,评估品种对菌核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6.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源化合物奥麦丁锌(ZPT)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1.5μg/mL。ZPT在离体油菜叶片上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25%奥麦丁锌可湿性粉剂200、500μg/mL对油菜叶片菌核病病斑扩展抑制率分别达到83.2%和10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奥麦丁锌可湿性粉剂100g/666.7m2兑水喷雾,对油菜菌核病具有80%左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来自黑龙江省伊春、绥化、鹤岗和佳木斯地区的88个大豆菌核病菌分离物进行了生长特性和菌丝体亲和型研究.结果表明,4个地区的分离物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菌核产生位置、菌核数量及重量均有差异.88个分离物按菌落特征分为5型,每种菌落形态分离物之间在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及重量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菌丝体亲和型测定表明,88个分离物共分为29个菌丝体亲和群(MCC),其中24个(82.8%)亲和群由自身亲和的单个分离物组成,最大的亲和群由来自绥化、鹤岗和佳木斯地区的43个分离物组成.同一亲和群内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也不一致.表明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和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从江苏省镇江市和扬州市采集菌核病植株的茎,从中分离获得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单菌核菌株。32个野生型菌株药剂敏感性(EC50)频率分布数据显示,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基线EC50值为0.1981 ± 0.0220 µg/mL,MIC(最小抑菌浓度)值为 1.1 ± 0.1595µg/mL。实验未发现田间抗腐霉利菌株。通过室内紫外线和药剂诱导,获得多株高抗腐霉利突变体(EC50>1000µg/mL)。这些抗性突变株经转管培养5~20代后抗药性稳定。它们对同类药剂异菌脲和有机磷类甲基立枯磷也表现高抗,但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敏感。与野生型敏感菌株相比,抗腐霉利突变株菌丝生长较慢,对油菜茎杆和叶片的致病力均较弱。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大豆菌核病的鉴定方法是开展抗菌核病育种的基础,对预测病害的发生、流行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国内外的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并提出目前我国大豆抗菌核病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