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的两次生理落果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1981年6月在赣北的宜春、上饶、九江以及抚州等地区的广大柑桔生产基地,尤其是温州蜜柑新区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落果。对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一、异常落果的程度及特点 1.落果程度:这次六月下旬特重的异常落果  相似文献   

2.
脐橙因其果实顶部由柱端发育成一大小不定的次生果(或称脐)而构成甜橙类中的一个特殊类群。在世界上某些商品柑桔产区,脐橙是果农早期收益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在包括美国佛州在内的许多地区,其产量往往很低且不稳定。大多数报道把脐橙低产原因归咎于幼果反常脱落。已知在大部分柑桔类果树中有三次主要落果期,即开花后、六月落果和采前落果。至于六月落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的柑桔园夏季管理,包括从柑桔第二次生理落果(即六月落果)到秋梢抽发前的这一段时间柑桔园的主要农事活动,主要适用于我国中亚热带柑桔产区,其他地区亦可参考。  相似文献   

4.
脐橙为柑桔果树中的良种,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具重大经济价值,故被列为四川省发展柑桔良种之一。目前,国内栽培脐橙以四川省最多,栽培面积较大,多集中在重庆、永川、简阳、金堂一带。就重庆而言,就有一个生产队栽种四千余株的,但因落果现象严重,形成低产甚至无产,因此,如何防止脐橙落果,提高产量,为生产上极待解决的问题。1972年我院  相似文献   

5.
丰泉 《中国果菜》2000,(2):13-13
柑桔落果现象严重,对柑桔产量影响很大。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一般在五月份,小果带柄脱落,数量较多。第_二次生理落果,一般在六月份,幼果黄化后自密盘处脱落。主要原因是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所致。如阴雨连绵、日照不足,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不上,引起大量落果;土壤排水不良,根系吸收功能弱,也会引起大量落果;春季红蜘蛛危害,致使幼果脱落;施氮肥太多,促抽大量的早春梢,新消与幼果争夺养分也会造成脱落;7月以后的落果,主要是夏秋干旱,病虫危害,裂果,大风等因素引起。因此,根据不同落果原因应采取不同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自贡市柑桔以锦橙、脐橙、椪柑、兴津蜜柑和红桔为主栽品种。在生产上由于栽培管理粗放,开花多,落花落果严重,导致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弄清本市柑桔生理落果的消长规律,探索最佳的保果时期和技术开展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7.
曾朗 《现代园艺》1996,(2):15-16
南丰蜜桔的落花落果及其原因曾朗(江西省抚州地区柑桔研究所344500)《南丰蜜桔栽培》(1960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书对南丰蜜桔落花落果提到“据1956年资料,在同一单株上,开花总数为60274朵,开花留存率仅为3.6%”。最近出版的《柑桔生产技术手册...  相似文献   

8.
我省栽培的一些柑桔品种,如夏橙、温州蜜柑、柚等常常开花很多,但座果率极低,生理落果严重,产量不高,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1975—1976年我们在杨村柑桔场坪塘分场进行了环割及结扎铁线的保果试验。从试验的初步结果看,环割及结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般柑桔普遍存在开花多,结果少和幼果期大量落果的现象。据观察研究,树势壮健的成年桔树花量有5—6万朶,但着果率常仅有2—3%。所以如何防止柑桔落果,特别是防止谢花后、幼杲至定果期间(5月下旬—7月上旬)的严重落果现象,是柑桔增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我站在加强柑桔栽培管理基础上,经数年研究保果措施中,应用2,4—D和萘乙酸来防止柑桔幼果期的落果,为既有效且简便、成本又低的方法之一。经研究,进一步找出不同品种应用2,4—D和萘乙酸防止落果的有效时期、次数和浓度,提高了柑桔产量和质量。此外,在定果期后,应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充分膨大,也取得了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市柑桔生产发展很快.柑桔良种化程度日益提高,优良品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脐橙这一无核柑桔良种,已在许多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试种。但是脐橙这个品种,品质虽佳,落果严重。为解决脐橙的低产问题,1970年在全市大搞农用微生物群众性科学实验的推动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进行了以“九二○”为主的多种植物激素防止脐橙落果的研究。两年(1970—1971)的试验结果证明,“九二○”能显著减少脐橙的生理落果。为了使这一科研成果迅速在生产上应用,1972年在重庆市科技局的领导下,开展了“九二○”在脐橙上应用的中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柑桔幼树一年要抽发3~4次枝梢,而夏梢是扩大树冠的主要枝梢。由于幼龄结果树的营养生长比较旺盛,枝梢抽发能力较强,在5~7月夏梢生长期间,常常因梢果互相争夺肥水而引起严重落果。在栽培上常对夏梢进行适当的抹除或者摘心来减少落果,以提高幼龄结果树的产量,达到幼龄树早产高产的目的。一、夏梢在柑桔幼龄结果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花期幼果期高温对柑桔着果的严重障碍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于1985年第4期刊登了3篇有关该年柑桔异常落果的文章。今年长江流域产区在柑桔花期和幼果期又遇异常高温,引起比1985年更为严重的落花落果。为进一步探索如何解决此项柑桔栽培的重大难题,本期又开设这一专栏。我们除约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李学柱同志撰写了《花期幼果期高温对柑桔着果的严重障碍及其克服》一文外。还选载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篇来稿。此外,我们还在部分来稿来信中选摘有关内容,汇编成《柑桔花期幼果期异常高温下的保果措施》登载于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柑桔花量较多,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较低,以致影响柑桔产量,柑桔落果问题成为制约生产的重要问题。防止柑桔落果的报道较多,而对柑桔落果系统梳理的较少。笔者主要分析落果原因和总结前人防控柑桔落果措施;防控落果措施主要从栽培技术手段和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2个方面对防止柑桔落果的措施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激动素和赤霉素提高柑桔着果率的中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在谢花后不久,幼果从讫梗部的离层区带果梗断离,引起第一次生理落果,继后这种变化逐渐转移到子房与蜜盘联接处,产生离层并不带果梗脱落,引起第二次生理落果。无核品种这两次生理落果更为严重,在大多数栽培条件下,着果率比有核品种低。诚然,柑桔果实脱落是受器官发育、植物激素、营养和气候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南部柑桔产区为应对柑桔黄龙病威胁,开始探索和推行防虫网棚栽培.为了解网室栽培对晚熟柑桔生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在桂南地区对枳砧沃柑、茂谷柑开展网室与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露天栽培相比,网室栽培条件下晚熟柑桔的萌芽、开花和生理落果物候期提早,但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推迟,沃柑总糖含量显著降低,茂谷柑维生...  相似文献   

16.
对柑桔落花落果情况及相应气候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温州蜜柑前期异常落果,除与树体营养状况、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外,开花前后异常高温危害是主要原因。采用深耕改土、园土覆盖、喷施肥水、喷涂激素等项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异常高温落果。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黄岩柑桔本地早品种的部分壮年树,存在着开花不结果,或着果率非常低的现象。其他栽培品种中如早桔,温州蜜柑等,要想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亦应积极地从减少落果,增加着果率的措施上着手研究。1954年曾于本地早生理落果期同,喷射2,4—D的20P.P.M溶液,能增加着果率达10—20%,1958年根据柑桔开花后植物体内有机氮磷的消耗,企图从增加生长素种类,加大生长素溶液浓度和根外喷射速效氮磷肥等办法,探求防止或减少柑桔的生理落果。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国长江流域柑桔栽培最大的逆因子是冻害;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却出现了1981年6月、1985年5月、1988年5月三次异常落花落果现象,损失惨重。以湖南柑桔主产区邵阳市为例,上述三年的平均减产  相似文献   

19.
温州蜜柑前期异常落果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柑桔落花落果情况及相应气候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温州蜜柑前期异常落果,除与树体营养状况、栽培管理水平因素密切相关外,开花前后异常高温危害是主要原因,采用深耕改土、园土覆盖、喷施肥、喷涂激素等项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异常高温落果。  相似文献   

20.
伏令夏橙成熟期在翌年夏季,正值水果淡季,加之果实品质优良、产量高,深受人们欢迎,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甜橙品种。但是,在我国,伏令夏橙冬季落果极为严重,通常在30%以上,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986年,我场在中国柑桔研究所的指导下,用2、4—D防止伏令夏橙冬季落果,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