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一年早春,天特别冷,阿婆像往常一样,在坟地里捡了一堆乱柴,捆好准备回家。猛一抬头,看见远处坟堆边有一点红,她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使劲擦擦眼,没错,是一点红。阿婆走近一看,竟是个用破被子裹起来的婴儿。阿婆捡了弃婴的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村委会主任也说:“你是五保户,拖着个小孩怎么养?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阿婆却紧紧地搂着女婴:“好歹是条命,我不要五保,也要养她……”拗不过阿婆,小小的乡村就这样接纳了我,阿婆请学堂先生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燕子”,意为春天里飞来的小燕子。清贫的日子苦…  相似文献   

2.
正又逢清明节,迄今给母亲扫墓已整整十八个年头了。十八年里,我时常梦见母亲,每每梦醒,我知道我又想母亲了。也许,母亲也想我了……母亲有个好名字,姓庄,名莲化。在我心目中,母亲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白莲化,圣洁而美丽。记得农村大集体年代,生产队实行工分制。每天上工前生产队长先敲响挂在村头大树杈上的预备铃,然后吹哨子挨家逐户再催一遍,而母亲早已在田里干了大半个钟头。每天如此,就难免有人说母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母亲今年62岁,有轻微的精神病。由于我在外地上班,所以跟哥哥协议约定:母亲随哥哥一起生活,由他作为母亲的监护人,我每月给母亲一定的生活费。去年10月,我从外地回来才知道,哥哥不但没有细心照顾母亲,反而将母亲的10万元存款取出转到自己名下.而且就连我每月给母亲的生活费他也没有全部用于母亲的生活开支。  相似文献   

4.
爱需要表达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时家贫,凡有什么好东西,母亲总是让给孩子.一次,亲戚送给她一条鱼,煮好后,母亲习惯地将鱼身夹给了孩子,而将鱼头放在了自己的碗里.许多年后,孩子长大了,过年时他回到家乡,母亲煮了一锅鱼.餐桌上,孩子孝顺地将鱼头分给了母亲,并说,我知道妈妈最爱吃鱼头.母亲一脸愕然,没想到孩子完全没能理解自己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豌豆     
王丽 《中国农资》2014,(15):27-27
<正>一粒豌豆在春风里成熟,这是我怀念乡村的某个意象。和朋友去馆肆里吃饭,豌豆尖是必点的小菜,朋友喜欢,我也喜欢,只是不知道面对春天涌上街头来的豌豆荚子,大家还是不是一如酒肆里喜欢?就我自己而言,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欢喜于它存在的整个过程。我对豌豆的喜欢,从小时侯看到豌豆花开放的那一刻便开始了。那些紫色的、白色的豌豆花,在家乡沿河两岸的山地里开放起来,春天的阳光也跟着明媚起来了,更为重要的是,不久之  相似文献   

6.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百花齐放;春天是温暖的季节,绿草芬芳;春天是如此美好的季节,她使大地处处焕然一新。这不,就在这暖意融融的4月里,我们获知我国农作物种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正>买了一盆花,叫天竺葵。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制订的生活计划里有一条是,每个月至少收养一盆植物,尽最大努力养活它们。在四月,春光尚在的时节,我在花摊上一眼就被开着粉色小花的它吸引住了。叶子是心形,有马蹄形环纹,绿色,可不是常绿花木的那种深绿,甚至墨绿,而是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春天的绿,翠着,油  相似文献   

8.
<正>油菜花香了,香得耀眼,像金子一样灿灿的发着光。我站在乡村的田埂上闻到它的时候,有着沁入骨髓的美感。春天的田野里,空气里流动着清新,在莺歌燕舞的季节里,所有喜悦的情绪都在躁动起来,夹着一股狂野的冲动,向着最美的地方奔放。我把自己的情绪安置到一株油菜花前。这是我一直以来从城市回到乡村后的每一个春天里最想做的事情。油菜花在我的印象里是平民女子中的贵族。我喜欢她在春天里安安静静地绽放,安安静静地等  相似文献   

9.
<正>编辑同志:我的母亲是个想法非常负面、总是爱抱怨的人。我觉得自己很难爱她,她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让我难以接受,因此我很容易和她吵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吗?我该怎么做才好呢?读者:艾拉艾拉读者:看了您提的问题,我很是为您感到高兴,因为您有一份觉察: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吗?任何事情,只要我们意识到这是自身的问题,它就已经开始解决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如何,通常都是我们内在的世界的投射。我们对于他人的不满,通常是对于  相似文献   

10.
<正>"妈,今儿个看报了没?我又中了篇稿件!"我在农垦报上看见了自己的文章,有些得意地给妈妈电话报喜。"瞧你乐的,看见了。我每天都看报纸,就是希望能见到你的名字。你不想换部门了?去年是谁哭着嚷着不干了?"母亲打趣道。母亲的话将我的思绪拉回过去……去年3月,我被调到了政工部负责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奶奶的灯笼     
我一直对饱有年味的大红灯笼情有独钟.无论灯下热闹还是清雅的故事,都在真实清澈地表达、自在而舒展地闪出让人感动的光.感觉自己正如灯笼里的一束光,聆听、感悟是最好的姿势…… 小时候,我生活在黑龙江省海林市一个叫良种场的小村子,割舍不掉的乡村情结总是让我想起小时的种种,那些忘不掉名字的小伙伴、清晰可见的山水和那时的我以及家人...  相似文献   

12.
陈孝荣 《新农村》2009,(11):42-42
小学和初中一直在村里就读,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离开家到几十里地外的渔峡口九中。那天是父亲送的我,我背了吃食和学习用品,父亲挑了被子和箱子。离家前的几天,母亲就一直在我的耳朵絮絮叮嘱,说先把苞谷面放饭盒里,然后再放上洋芋泡,炖熟了再端回来和着腌菜吃。还说洗衣服的时候把领口和袖口多打点肥皂,多清洗几遍。我和父亲离去的时候,母亲又说,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哩,别弄得不像个人。在母亲眼里我总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那时我已经是14岁的少年,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13.
正问:我母亲2010年春天去世后,我们兄弟3人一致同意父母共有的房屋由父亲1人所有。2015年10月10日我父亲去世,我们兄弟3人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后,经协商一致同意把父亲名下的这套房子卖掉平均分钱。但就在今年元旦,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1本书里发现了父亲亲手写的1张纸条,主要内容是"我死后我的房屋归我孙子张成成所有"。后面是父亲的签名和"2015年5月8日"的字样。张成成就是我8岁的儿  相似文献   

14.
母亲进城     
印象里,母亲是个节约的人.在我享受着母亲的血汗钱坐公共汽车进城上学的岁月里,母亲却是宁可浪费时间喜欢走路的,她总是说:山里人挣几角钱不容易。我考上大学后,母亲因不需送米送菜便很少进城了,她和父亲终日厮  相似文献   

15.
追忆袁勤迹     
今日是冬至,在这个没有冬意的中午,我还没有吃汤圆,这是南方人的习惯,据说吃了汤圆就又长了一岁.我们又长了一岁,不知是喜是悲,在我的心底里涌出一个熟悉的名字,袁勤迹,我熟悉尊敬的老袁,她在天堂里有没有吃汤圆?她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她在我的回忆里是永远不会褪色,也永远不会老的.  相似文献   

16.
燕子衔春归     
<正>阳春三月,阳光明媚,那个周日我回到老家小院子里。翌日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斜斜地打进窗内,窗外,叽叽喳喳的燕语莺声唤醒了我。推门而出,闲庭信步,母亲迎着笑脸,乐呵呵地告诉我,那窝幸福的燕子又归来了。尽管父母居住的瓦房有些陈旧,但周围环境不错。院子里是一排柳树,返青的杨柳垂下万千条柔软的柳条。循着鸟鸣望去,绿意融融的屋檐下,牢牢镶嵌的碗状燕巢又添了些许新泥。此情此景,正应了那句古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相似文献   

17.
蕨菜情     
《新农村》1999,(3)
故乡的山上,最普通的要数蕨菜了。当第一丝春风轻抚大地,树木还没有从沉睡中苏醒的时候,蕨菜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了娇嫩的身子,这里一丛,那里一棵,十分显眼。漫山遍野,到处是蕨菜的影子,到处是舒心的绿色。我家屋后有片茶园,孩提时,母亲经常在春天里带我去采蕨菜。那年头,农村大搞集体化,家中五六口人吃饭,我和弟妹又在学校读书,仅  相似文献   

18.
母亲     
《河南农业》2005,(6):42-43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父亲的行为,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年来住在河滩的草屋里,靠打鱼、种那几亩滩地为生。他的地和我家的地搭地边儿,他常帮我母亲耕种收割,为母亲分担了很多辛苦和劳累。在母亲心中,他是坚实的依靠。她感激他,常帮他洗、补衣裳,补织渔网,做腌鱼片给他…  相似文献   

19.
撞墙人生     
我是一个近视眼,所以有着近视眼们的通病:经常看不清东西.因为看不清,所以就喜欢凑近些,近些,再近些.于是,很多时候就一头撞上玻璃. 记忆里第一次撞玻璃是小时候和母亲去糕点店买点心,我十分专注地盯着玻璃柜台里的绿豆糕发呆.头慢慢低下去,结果"<口邦>"的一声,我又大又亮的额头和亮晶晶的柜台玻璃结结实实地亲了个嘴.我羞红了脸,右手捂着发痛的额头,左手牵着母亲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店.  相似文献   

20.
正母亲节前夕,给远在山东的三哥打了个电话,非常凑巧,母亲就在他身边,于是把电话给了母亲,我和母亲聊了一些家里的事情。放下电话后不禁心绪难平。给母亲打电话是件特别纠结的事情。不听听老人的声音感觉不放心,但是母亲耳聋,一句话我总是要反复说,母亲也是反复问,往往有时答非所问,让人啼笑皆非。母亲已经83岁了,头脑特别清醒,她知道自己接听电话不方便,所以也就问问我工作和孩子的事情,再就说家里一切都好,说着就想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