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和乙二胺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甘蔗渣吸附剂产物,并对其在糖液脱色中的应用、表面形态特征以及吸附剂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为:改性甘蔗渣吸附剂添加量是5.0g、温度为60℃和吸附时间30min,在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条件下,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脱色率达到最大值,为58.63%;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甘蔗渣经过剧烈的改性化学反应后,其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盐酸溶液对饱吸后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后,吸附剂还可多次循环使用,循环使用9次后再生率仍然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NaOH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微波辐射的方法进行物理方式处理,选取含多官能团小分子的柠檬酸与玉米秸秆进行酯化反应,以添加羧基官能团的方式制备出吸附性能强的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对Cu2+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当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8 g、pH值为5、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35 ℃、溶液初始浓度60 mg/L时,对Cu2+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木耳粉为面包原料之一,制作含木耳粉的面包。以木耳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和水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工艺:木耳粉添加量3%,发酵时间2 h,水添加量45 mL。以花生壳乙醇提取物为木耳粉面包防腐剂,添加量为1%,微生物检测结果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中碳钢锻件表面龟裂问题,将不同含铜量、添加或不添加稀土的45钢,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进行了表面龟裂倾向的对比试验以及相应的理化试验。证实了钢中含铜量是影响龟裂的主要因素,添加稀土  相似文献   

5.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与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工艺也逐步应用于污水处理中.首先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几种污水处理的新方法: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UCT工艺和BCFS工艺以及这几种新工艺的主要特点.最后对当前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Na型活性沸石为吸附剂,对沙棘果油脱砷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砷含量、沙棘果油色泽为检测指标,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试验表明:活性沸石的加入量为3.5g/50g沙棘果油,在85℃时反应40min。在此条件下砷的含量<0.1μg/g,油的色泽为亮黄色,且清澈透明。  相似文献   

7.
养猪废水氮磷污染及其深度脱氮除磷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氮磷污染监测,揭示氮磷污染现状;指出传统A/O工艺脱氮除磷的局限性;探讨养猪业废水在沼气厌氧发酵基础上通过水生生物氧化塘工艺进行深度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无机碳源作为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是影响自养脱氮细菌富集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添加不同量的KHCO3作为ZVI介导的自养脱氮体系中无机碳源,研究反应体系的脱氮效果影响趋势以及适宜的无机碳源添加量。结果如下:1)KHCO3作为无机碳源可以显著提高NH^+4-N去除率,KHCO3添加量越多,其NH^+4-N去除率越高。KHCO3添加量分别为2 g,1 g,0.5 g的SBR反应器R2,R1,R0.5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98.39%,65.18%,44.56%,相较不添加KHCO3的R0分别提高86.5%,53.29%,32.67%。ZVI的添加会降低KHCO3对NH^+4-N氧化的促进作用。2)KHCO3可明显提高TIN去除效果,促进总氮脱除的高低顺序是R1>R0.5>R2,SBR反应器R2,R1,R0.5的平均TIN去除率分别为19.01%,32.04%,27.62%,相较于空白组R0分别提高了10.60%,23.63%,19.21%。3)KHCO3可中和硝化反应产生的H^+,对反应体系具有缓冲作用,可使微生物处于较适宜的酸碱环境中,更有利于反应器的稳定运行。4)适量的无机碳源KHCO3可以促进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活性。该研究探讨了无机碳源在零价铁脱氮体系中的影响趋势,为铁型脱氮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黄颡鱼膨化饲料中的磷添加量,以低蛋白膨化饲料为基础日粮,研究添加植酸酶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及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蛋白含量38%、磷酸二氢钙添加量0.6%的情况下,在低蛋白膨化日粮中添加0.02%植酸酶,可有效提高黄颡鱼生产性能及磷元素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在试验工艺条件范围内,以食盐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和氯化钙添加量为因素,以绿豆芽软罐头感官评价为评价标准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食盐添加量>氯化钙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最佳工艺配比为食盐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1%,氯化钙添加量0.1%。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低温挤压加酶脱胚玉米粉,直接液化、糖化、发酵、蒸馏生产酒精技术,并考察了脱胚玉米粉挤压前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挤出物糖化时糖化酶添加量、糖化时间、液化时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发酵时酵母添加量对醪液的主要考察指标(醪液的酒精度、淀粉出酒率、残总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的挤压-糖化-发酵系统主要参数优化值对应的醪液发酵48 h的酒精度、淀粉出酒率分别为13.45%和59.21%,高于对照挤压不加酶脱胚玉米醪液的对应值13.08%和57.85%,也高于脱胚玉米传统酒精生产工艺醪液的对应值12.89%和56.6%.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沼气和油气田天然气脱碳工艺中所采用的常规水洗法进行改造,不仅能解决产品不符合标准的问题,还能使流程投产后运行更持久、可靠。通过利用Aspen流程模拟软件,对某沼气脱碳工程水洗法的实际工艺流程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在工艺流程实际运行时,由于温度累积效应,水洗塔温度不断升高,而水洗效果随水洗塔温度升高而降低,最终导致水洗塔顶的湿脱碳沼气二氧化碳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计划采用简单直接的方法,在二级解析塔后的循环水泵出口加冷却器,使水洗塔进口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从而使水洗塔水洗效果不受影响。通过软件模拟和实际投产验证,改进脱碳工艺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脱胚玉米添加中温酶挤出物制取葡萄糖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挤压和液化脱胚玉米时添加中温α-淀粉酶,以挤压机套筒温度、挤压原料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液化时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液化时间、糖化酶添加量为挤压-糖化系统参数,采用五因素五水平(1/2实施)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系统参数对DE值、过滤速度和糖液化透射比的影响规律.在较优挤压-糖化系统参数下,挤压添加中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制得糖化液的DE值为96.8%、过滤速度为483.6 L/(m2·h)、透射比为94.0%;未挤压脱胚玉米对照试验的DE值为72.5%、过滤速度为20.2 L/(m2·h)、透射比为90.5%.  相似文献   

14.
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挤出物经过液化、糖化后制得葡萄糖浆,此糖化液经过滤得到的滤饼中含有少量的抗性淀粉。未被水解的淀粉影响糖浆的收率,因而需要控制挤压—糖化系统参数,使滤饼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降低到最低程度,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经频数选优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压原料淀粉酶添加量0.80 L/t,螺杆转速140.0 r/min,液化时耐高温淀粉酶添加酶量0.50 L/t,液化时间20.0 min,糖化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1.50L/t。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沼渣、牛粪共堆肥低磷和低钾等问题,向共堆肥肥堆中添加生物质飞灰,对堆肥过程中堆体理化特性进行分析。选取飞灰添加量为8%、12%、20%和25%,按四分法每10天取样记录含水率、电导率、总碳、总氮、总磷和总钾等变化,分析研究飞灰添加量对沼渣、牛粪共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飞灰的添加量由8%增加到25%,堆体的含水率增加,但是当添加量超过12%时,对含水率影响不大,最终维持在58%左右;飞灰中的碱金属等物质的存在,中和好氧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提高堆体的pH值,同时还提高堆体的电导率,改善堆体的发酵环境;飞灰中的生物炭和钾等成分提高堆体的总碳和总钾含量,60天腐熟后,堆体的总碳含量由37.37%增加到47.81%,总钾含量最大值为35.74 g/kg,但是对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然而过高的飞灰添加量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发酵速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配施沼液对淋溶状态下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生物炭添加量、淋溶强度、沼液施加量对土壤养分淋失及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淋失主要集中在前8次,后期淋失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各因素对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淋失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淋溶强度、生物炭添加量、沼液施加量,而对硝态氮淋失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生物炭添加量、沼液施加量、淋溶强度。添加生物炭能明显减少养分淋失,且添加生物炭的0~20cm深度土壤的养分明显高于未添加生物炭的20~40cm土壤,各因素对氨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在土壤中的含量影响差异显著,而对速效磷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棉籽油精炼过程中碱炼是不可或缺的工艺之一,通过对混合油碱炼机理和影响因素的介绍,以及对混合油碱炼与常规碱炼工艺效果的比对,说明了混合油碱炼具有炼耗低、油色浅、油皂分离相对容易等优点,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油脂精炼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秸秆基三醋酸纤维素(CTA)为原料,采用自制离子液体型磷钨酸盐(ILP)为水解催化剂,提出一种绿色、高效制备二醋酸纤维素(CDA)的新工艺。考察水添加量、ILP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水解产物取代度和质量分数的影响,并对产物理化特性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TA添加量为0.6g,反应温度为110℃时,CDA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水添加量0.3g、ILP添加量0.1g,即水解液中ILP与水质量比为1∶3,原料与水解液质量比为3∶2,反应时间60min,得到的CDA取代度为2.62,质量分数为69.33%。CDA聚合度为66.54,可溶于丙酮、冰醋酸、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和二甲基亚砜。电镜结果表明CDA微观形貌呈现粗糙、分散的状态,表面破坏程度严重。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CTA成功水解为CDA。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时,原料的质量转化率达到47.72%。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黄壤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不同施肥对黄壤区土壤养分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NPK)、有机肥(M)及有机无机配施(NPKM)均可提高土壤表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质量分数,尤其以M处理土壤含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钾量变化最为显著,而NPKM处理土壤含速效磷的量最高。长期施肥均能增加黄壤中无机磷组分的累积,以NPKM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施肥主要增加了O-P、Al-P、Fe-P的量。不同形态的无机磷量表现为O-PFe-P、Al-PCa_(10)-PCa_2-PCa_8-P,其中Ca_2-P、Ca_8-P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81**以上,通过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土壤无机磷库中Ca_2-P、Ca_8-P、Fe-P对黄壤速效磷的量的贡献最大。因此,从长远来看,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提高黄壤养分及无机磷活性组分的量,维持并提高土壤供磷能力,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平菇灌肠的最佳配方和工艺,通过L18(37)正交试验研究平菇添加量、猪肉肥瘦比、煮制温度等因素对平菇灌肠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平菇灌肠的最佳工艺为:平菇添加量15%、猪肉肥瘦比3︰7,淀粉添加量8%,大豆蛋白添加量5%,煮制温度90℃,斩拌温度5℃,猪肉鸡肉配比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