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桦川县水稻品种比较多,通过示范,分析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确定各乡镇适宜种植的水稻品种,并对影响品种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2009年桦川县不同区域水稻优良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鉴定沙地衬膜水稻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利用价值,在通辽地区进行了4个点、6个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经品种丰产性回归分析,吉特639品种在各地点产量列为第1位,其次为稻花香2号,再次为吉粳88。AMMI法品种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好的品种排序为吉粳88>一见丰优>绿香稻>吉特639>丰优307>稻花香2号。品种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吉特639、吉粳88和稻花香2号3个品种表现较佳。综合比较认为,吉特639表现最优,产量高达7 748.25 kg/hm~2,品种稳定性较好,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对大斑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品种抗病性差异,利用田间接种法,对24个玉米品种田间接种大斑病,并进行品种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大斑病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24个品种中早熟品种14个,其中4个品种对大斑病表现为感病(S);中熟品种5个,全部表现为抗病(R)和中抗(MR);晚熟品种5个,其中2个品种对大斑病表现为感病(S)。  相似文献   

4.
2005年浙江省余姚市黄家埠镇农技站在总站的指导下,对引进各地10个棉花优势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根据这10个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品种抗虫性能都较好,未见明显的较弱抗逆性品种。分析了解浙江棉花品种现状,提出要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为进一步改良棉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在谷子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对谷子区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品种的综合表现,克服以往育种过程中仅以产量为主,其他性状凭主观判断来选择品种的局限性。结果表明,安2491为优良品种,冀优1号、冀优2号为较好品种,9249、328、安2367为一般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地方鸡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地方鸡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COⅠ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结果表明:6个地方鸡品种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有22个突变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52%;6个地方鸡品种单倍型多样度平均为0.7274,核苷酸多样度平均为0.352%,品种间核苷酸分歧度为0.283%~0.791%。6个地方鸡品种的COⅠ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为甚么要用卡片整理品种资料利用卡片整理品种资料,是目前建立品种档案的一个较好方法,特别是在品种数目较多的情况下,便利积累和分析资料。好处是:(1)便于品种分类和分析研究问题,(2)便利搜集和填写资料;(3)可以根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DTOPSIS法对新疆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作出更合理地分析评价。以2020年新疆自治区棉花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40个参试品种调查数据为资料,利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在新疆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评价应用。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只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可以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40个参试品种,中塔河7号、新827、禾棉AW5的Ci值相对较高,综合性状良好与实际表现一致。综上所述,利用DTOPSIS法评价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出棉花品种的适应性,有效提高新品种推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北疆50年来主栽棉花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北疆 5 0年来棉花品种演变过程中的 12个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 ,通过RAPD指纹图谱 ,结合辈序分析研究和评价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基础。结果表明 ,RAPD可将北疆 5 0年来 12个主栽棉花品种划分为五类 ,其结果与实际系谱基本吻合。随着品种演变 ,品种间亲缘关系从简单趋向复杂 ,品种遗传基础得到丰富 ,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到加强。每更换一次品种 ,平均皮棉产量提高 81.4 9kg·ha-1。同时表明RAPD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棉花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品种平均数为参照数的分析方法对2004年度贵州省马铃薯区试9个参试点、7个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YN03-1、合作23、克选10号为高产、稳定品种,906为高产、不稳定品种,米拉(CK)为低产、稳定品种,水城乌、99-2-2为低产、不稳定品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的大豆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不同大豆品种萌发期对盐胁迫的响应,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对30个大豆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与鉴定。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均受到盐胁迫抑制;根冠比变异系数最大,苗高和根长变异均高于发芽指标变异;发芽势和发芽率盐害率均高于根长和苗高盐害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3个主成分,分别反映萌发因子、盐害因子、根部情况,并确定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冠比盐害率可作为大豆耐盐筛选与评价的重要指标。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把大豆品种分为5个类群,其中冀豆12等3个品种为强耐盐品种;中野2号等11个品种为耐盐品种;鲁豆12等8个品种为中等耐盐品种;蚕丝豆-1等6个品种为盐敏感品种;丹豆2号等2个品种为不耐盐品种。本研究可为选择适宜种植的耐盐大豆品种、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试验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各青贮玉米品种的区试生物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运用灰色关联度及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9年浚县农科所品种比较试验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以10个品种为供试材料,总结出几个大面积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的共同特点,为生产或选育适推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22 个小麦品种田间抗条锈病鉴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10—201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22个四川地区栽培的小麦品种,对其抗条锈病能力进行鉴定并筛选出高抗品种,然后设置自然诱发产生条锈病的大田鉴定试验。对小麦生育期抗条锈病能力的鉴定结果包括反应型、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显著正相关。针对反应型、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综合分析结果将22个小麦品种分为三大类,6个品种为高抗条锈病,7个品种为中抗条锈病,9个品种为中感条锈病,其中高抗品种为资阳1号、国豪麦15、绵麦1501、西科麦7号、西科麦10号和川育24号。结果表明,由于CYR34的出现使得部分新培育的小麦品种快速丧失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江西省2009~2013年审定的14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 ~2013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不包含审定的不育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按年份进行纵向分析,另将品种分为早稻、一季稻、晚稻,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杂交品种又分为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审定品种以三系品种为主,两系品种产量比三系品种略显优势,但优质率却低于三系品种.审定品种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品种占52.1%,对稻瘟病基本上均为高感.[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西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近10a主要玉米品种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2013年河北省玉米品种种植面积统计数据和玉米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依据,全面总结分析了河北省10 a玉米生产中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和主栽品种的变化情况以及品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为今后玉米育种发展方向和品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1981—2005年间广西杂交育成的大豆品种及有代表性的杂交育成品系进行了亲本来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共祖先度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这17个大豆品种(系)共涉及25个原始亲本,其中广西地方品种8个,外省品种14个,外国品种3个,平均每个品种含有2.9个原始亲本。大多数亲本只衍生一个品种,衍生品种最多的亲本为“靖西早黄豆”(7个),其次为“北京豆”(6个)、“平果豆”、“杂交混选”和“矮脚早”均为3个,“青仁乌”和“玉林大豆”均衍生2个品种。杂交方式以单交为主,17个杂交育成品种中,采用单交方式杂交选育的有16个,仅有1个为复合杂交育成。祖先度分析阐明了原始亲本和杂交育成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可为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引导品种示范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助力农业生产上台阶,本文分析了品种示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品种示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4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绥玉7丰产性最好,哲单37晚熟品种,克玉16为早熟矮杆品种,克玉16株高仅为190cm,穗位高51cm。未能分析各品种的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20.
SSR标记分析国家油菜区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中国油菜区试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新品种审定和品种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年参加中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89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筛选确定的15对较好的SSR引物开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共获得42个多态性标记。遗传聚类、主成份、分配试验和AMOVA分析结果表明:42个标记能够将89个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个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其遗传基础相近,而不同地区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其遗传背景相差较大,揭示的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以遗传距离0.1为划分标准,75%的供试品种具备特异性;分配试验中,大部分单株都能正确的分配回到原来的品种,少数品种的单株正确分配率较低,品种一致性差;品种在供种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其一致性较好,而在同一年份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其特异性较高。【结论】除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一致性;SSR标记是适合于开展油菜品种DUS测试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