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10个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配制45个组合,对单株粒重、百粒重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GCA和SCA效应值分析.自交系4-5、122、15的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一般配合力高;114、15、20、4-5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利用价值大.组配的114×15、114×42特殊配合力高,株高、穗位高适宜,是大穗大粒型强优势组合.结果表明地方种质同温带种质、热带种质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是改良热带种质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3×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3个自交系和7个雄性不育两用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AB91-8和自交系H-3、HJ前期产量、总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都较高,适合配制高产组合,其中组合AB91-8×H7的特殊配合力最好,效应值为50.61.  相似文献   

3.
8个白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8个白糯玉米自交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16个组合,分析其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变量.结果表明,自交系9883、99130、9592多数性状较好,SCA的产量性状和多数其他性状表现好的组合有9443×95193、9884×95193、9884 ×99130、9883×99A91.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大多数性状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有较大的遗传变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的B_2(SO4自交系)、B_4(石红2号自交系)是提高西瓜甜度育种较为理想的亲本。在十五个杂交组合中,B_2(SO4自交系)×B_6(兴城红自交系)F_1,B_3(富研自交系)×B_4(石红2号自交系)F_1特殊配合力最高,是提高果实甜度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个甜玉米自交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6个组合,分析其7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更大的遗传变异,筛选出6个优良自交系0583、05135、05148、0569、05101和05132及8个优良组合:05148×0581、0572×05132、0574×0569、0572×0569、0572×05133、0583×05133、05130×05101和05135×0566。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和含糖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8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配制组合,研究了糯玉米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和含糖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糯玉米的支链淀粉、含糖量性状除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外还受非加性基因控制;不同自交系之间,一般配合力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显著差异;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合的总配合力效应,可以较好地反映各个杂交组合的优势强弱.支链淀粉性状的总配合力效应值以组合N4×N5最高,其次大小为:N4×N7>N8×N27>N4×N23>N4×N8.含糖量性状的总配合力效应值以组合N5×N12最高,其次大小为:N5×N23>N4×N5>N4×N7>N23×N27.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甜等7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Ⅳ)配成21个杂交组合,分析了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行粒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大部分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在一般配合力效应上,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效应值不同,各性状值的效应最高出现于不同亲本.在单株产量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黑甜>遗甜>黄平白甜;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的组合有遗甜×黑甜>遗甜×黄平白甜>黑甜×黄平白甜等.相关分析表明,行粒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株高、穗长,且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的可能性.根据配合力互补原理,可望从7个亲本间选配出高产优质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主要的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PH99-10、PH99-2、PH99-1和PH99-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50个测交组合中PH99-9×交51、PH99-9×苏37、PH99-1×7922和PH99-3×自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产量较高,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将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5群.其中黄早四、自330和交5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或地方改良系)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相似文献   

9.
玉米黄粒系产量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入的及国内自育成的10个优质蛋白玉米(QPM)黄粒优良系,进行了配合力及杂优模式的分析.通过部分双列杂交获得45个杂交组合,将这些组合种植在云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观察鉴定.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品种之间、环境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重复之间不显著;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不显著.杂交组合CML166×齐205具有最高产量(10880kg/hm2),杂交组合长631/O2×中系096/O2具有最低产量(5496kg/hm2).自交系CML161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010.53),自交系CML166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其次(947.11);而自交系中系096/O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低(-1119.98).自交系CML194与忻9101/O 2具有最高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1813.50),自交系CML 166与齐205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1272.00);而自交系忻9101/O 2与齐205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低(-1670.96).根据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可初步将这10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和4种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 4个分别代表我国北方温带玉米四大优势群的自交系 (黄早四、Mo17,B73和丹 340 )为测验种 ,采用NCⅡ设计 ,对来自 5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地理族的 2 5个自交系进行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根据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 ,研究这些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 4个测验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来自群体Suwan1、POP2 8的自交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 (GCA)效应值较高 ,5个自交系的平均产量GCA效应值分别为10 10 .6 4和 2 6 6 .5 7;来自群体POP32 (ETO)的自交系与B73及来自群体Suwan1的自交系与黄早四之间的平均产量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值最高 ,分别为 879.2 9和 5 83.81;来自群体Suwan1的自交系与B73之间组合的杂种优势最大 ,平均产量对照优势值为 2 0 .36 % ,其次为来自群体POP32 (ETO)的自交系与B73的平均产量对照优势值(19.38% )。由此 ,Suwan1×瑞得、ETO×瑞得、POP2 8×瑞得、POP2 8×旅大红骨和Suwan1×兰卡斯特为 5大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1.
1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杂交优势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中国农业生产上利用的4大玉米类群的各1个代表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配合力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ob43,Pob501和Pob502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掖478×Pob21,丹340×Pob501,掖478×Pob43,黄早四×Pob70和掖478×Pob502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参试56个组合中,21个组合与单交种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丹340×Pob501和掖478×Pob43比对照增产,对照优势为9.12%和4.32%.根据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和对照优势初步构建了旅大红骨系×群体Pob501,Reid系×群体Pob43,Reid系×群体Pob502和唐四平头系×群体Pob49这4个杂优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12个玉米自交系ASI及株型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近年来新育成的部分玉米自交系和骨干自交系共12个自交系按4×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成32个组合,分析了散粉-吐丝间隔期(ASI)、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叶面积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雄穗长、叶夹角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ASI、茎粗、雄穗分支数、叶面积以非加性基因效应为主.自交系F83、9046、340、黄201、综31、B73和598的多数性状GCA较好,用这些自交系作亲本,在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改善植株株型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SCA表现较好的杂交组合有F83×B73、昌7-2×478、黄201×478、598×478、ZX09-1002×掖107、598×掖107、综31×掖107、黄201×9046、综31×9046、F83×9046.  相似文献   

13.
云南部分玉米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7份美国自交系和7份本地自交系进行测交,通过9个性状研究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为利用外来种质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开辟途径。结果表明:在被测系中,美国自交系HQPSSS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效应,千粒重为正值,穗长、穗粗的一般配合力为较小的负值,本地自交系LA94-8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特别是单株产量的GCA效应值最高,这是两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在测验种中,DAN340和LA8593B的多数性状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HQPSCB×LA8593A,LA97-16×LQ16-2在各自的测交试验中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13.68%和23.8%. 在选育高产组合时,必须重视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兰卡斯特杂种优势群(LSC群)的5个代表性自交系和选自美国依阿华坚秆综合种(BSSS群体)的4个自交系为材料,对LSC和BSSS种质间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选自BSSS群体的自交系中,B73和B109的一般配合力高于B94和B111;而LSC群的自交系中,4F1A和杂C546的一般配合力高于Mo17、自330和四446A.在BSSS群和LSC群的自交系互为测验种的情况下,不同自交系间的特殊配合力差异很大;其中,以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核心的各性状配合力综合指标来说,特殊配合力超过内参对照Mo17×B73的组合占组合总数的35%;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间的特殊配合力均高于其他自交系间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5.
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按 (P1×P2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分析了 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 2 0个组合的穗上叶叶长、穗上叶叶宽、穗上叶叶面积、穗上叶夹角及穗上叶叶数等 5个株型性状的配合力 ,从而筛选取出 3个株型较好的自交系和 6个较优组合 ;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遗传力的结果表明 ,大部分性状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 ,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较大的遗传份量。为此 ,在选择组配时应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做亲本  相似文献   

16.
为对天津现有饲用玉米自交系现状进行评估和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改良饲用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试验,将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在天津静海县进行鉴定,对自交系的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小区生物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单株粒重的特殊配合力外,组合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显著;综31-1、1437-1和OSL019-1的单株鲜重、穗鲜重、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为较好的改良自交系,其利用潜力也最高。试验筛选出了3个优良组合:综31-1×丹340-2、1437-1×OSL019-1、2018-1×1437-1。  相似文献   

17.
用11个玉米自交系(其中2个高油自交系,9个普通自交系)作完全双列杂交,产生55个正交组合,按Griffing(1956)的双列杂交设计方法2进行配合力、方差成分和遗传力的研究。结论指出:1.含油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2.所有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达到0.01的显著水平;3.特殊配合力效应只有11个组合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无关,即一般配合力高未必特殊配合力也高;5.含油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低与自交系本身含油量的高低趋势一致,二者之间表现线性关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Y依含油量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5X-2.4,其回归标准误为0.12;6.含油量的加性方差比显性方差重要得多,加性方差占98.5%,而显性方差只占1.5%,表明含油量有很高的遗传力。文章还对配合力和遗传力对高油玉米育种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选用5个玉米优良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对其株高、穗位高、茎粗等7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广义遗传力达到29%以上,其中穗长的遗传力最大,达到 59%;在杂种优势率方面,Suwan3×Suwan1、Suwan3×下层云优78、NS1×下层云优78、台南 17×Suwan1、台南 17×下层云优78组合较好.其中Suwan3×下层云优78、台南 17×下层云优782个组合鲜重的中亲优势率均为正值,最高迭 13.05%.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 4.86%和 3.12%;在配合力方面,穗长一般配合力并不显著,而特殊配合力却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出较强的非加性效应.可见,5个自交系的遗传力均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下层云优 78、Suwan1 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在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9个普通甜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的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36个杂交组合,分析了糖分、氨基酸的基因效应,并估算了配合力。结果表明:(1)天冬氨酸在遗传上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蔗糖、蛋氨酸、脯氨酸在遗传上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总可溶糖、总可溶糖-蔗糖、干物质、甘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在遗传上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2)自交系遗甜-1、白甜-2、HCg、加甜糖分的一般配合力较有利用价值;自交系蛟甜、加甜、HCg、遗甜-1氨基酸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甜玉米糖分配合力育种中,以总可溶糖为育种目标即可达到糖分含量和食味品质两方面的改良;几种必需氨基酸一般配合力为非制约关系。(3)su3×HCg是糖分特殊配合力较有利用价值的组合;白甜-2×HCg、su3×遗甜-1、蛟甜×泰甜三个组合的必需氨基酸特殊配合力较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来源的5个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研究其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穗长、穗行数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8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试验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N9603,N9605,N9606,SCA高的杂交组合为N9605×N9604,N9608×N9606,N9608×N96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