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免耕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玉米免耕栽培地,通过设计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的氮、磷、钾肥料配比为施用N12kg/667m2、P2O5 8kg/667m2、K20 15kg/667m2,施肥水平N:P2O5:K2O为1:0.7:1.2时,玉米籽粒产量为465.1kg/667m2,产值为1069.7元/667m2,纯收入为684.9元/667m2,净产投比为2.8:1,肥料利用率分别为氮36.9%,磷9.8%,钾为16.3%。  相似文献   

2.
水、有机肥和密度对砂田辣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于2009年在宁夏中卫香山地区进行。应用311一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水、有机肥和密度对砂田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有机肥〉水〉密度;两因素交互对产量的影响为:水+密度〉水+有机肥〉有机肥+密度。经模拟寻倪水、有机肥、密度组合为补水量6m^3/667m^2,施有机肥114kg/667m^2,密度4000株/667m^2,获得产量1582.12kg/667m^2。  相似文献   

3.
应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对影响水稻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绩溪县水稻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即纯N:9.69kg/667m^2,纯P2O5:2.86kg/667m^2,纯K2O:5.43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591.68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实际,建议水稻推荐施肥量分别为纯N:9.66kg/667m^2,纯P2O5:3.0kg/667m^2,纯K2O:5.4kg/667m^2。  相似文献   

4.
以超级稻甬优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作晚稻栽培的氮磷钾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其次是钾肥.晚稻最高产量每667m2施肥量为N 10.4kg、P2O5 1.4kg、K 2O9.0kg,最高产量为482.4kg;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7.2kg、P2O5 0.9kg、K2O 9.0kg,每667m2经济效益达1061.5元.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辽宁凤城地区研究氮、磷、钾肥对丹玉3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有效提高丹玉39号植株孕穗率,最适施氮(N)量为12kg/667m2。不同施磷水平对丹玉3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差异都不大。最适施磷(P2O5)量为2kg/667m2即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行粒数、百粒重略有增加,秃尖略有减小,空秆率有所下降,对其它性状影响不大。最适施钾(K2O)量为8kg./667m2。氮肥对丹玉39号产量贡献率最高,钾肥次之,磷肥最小。最适N:P2O5:K2O施用比例为:6:1:40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氮肥、磷肥、钾肥为研究因子,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马铃薯1/1标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肥料效应方程一、二次项偏回归系数表明:氮肥对产量的贡献作用是第一位的,磷肥次之,钾肥最小;采用电算模拟寻优,总结出实现本区域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每667m2施纯N12.0kg、P2O5 7.1kg、K2O8.6kg;实现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每667m2施纯N11.9kg、P2O5 7.1kg、K2O8.5kg。初步得出西吉县低产肥力条件下马铃薯实现单产鲜薯1500kg的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纯N11.9~12.0kg、P2O5 7.1kg、K2O8.5-8.6kg。  相似文献   

7.
通过2013年池州市贵池区沿江丘陵晚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理论。三元二次方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纯N9.56kg/667m2、P2O52.67kg/667m2、K2O 13.87kg/667m2。一元二次方程最佳施肥量为纯N10.42kg/667m2、P2O5 3.44kg/667m2、K2O 10.14kg/667m2。建议用纯N10kg/667m2、P2O5 3kg/667m2、K2O12kg/667m2。  相似文献   

8.
通过杂选l号油菜不同肥力条件下施用氮、磷、钾肥与产量的关系效应研究,获得杂选l号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N、P、K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分析得出:最高产量施肥量N10.07kg/667m^2.P2O57.678kg/667m^2,K2O10.353kg/667m^2;最适施肥量为N8.654kg/667m^2,P2O56.282kg/667m^2.K2O6.45kg/667m^2,并获得了杂选1号高产15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同田对比试验结果,平均产量达175,68kg/667m^2,比农户习惯施肥平均增产30.19kg/667m^2,增产20.75%。  相似文献   

9.
刘守步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05-106
通过“3414”小麦肥效试验结果,得出最佳产量下氮磷、钾的施肥量为:N:11kg/667m^2,P2O5:6kg/667m^2,K2O:5kg/667m^2,最佳产量487.6kg/667m^2。综合不同施肥量和产量关系,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建议尿素、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4kg/667m^2、50kg/667m^2、8.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单季稻甬优9号的需肥规律,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于2010-2011年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甬优9号氮、磷、钾施肥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单季稻甬优9号产量总体上随氮、磷、钾施肥量增加而渐趋上升。各处理中,以N2P2K3和N3P2K2(施肥量最高)处理条件下产量最高,N0P2K2(施肥量最低)和N0P0K0(不施肥)处理下产量最低,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甬优9号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也具有较好的交互增产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分别拟合氮、磷、钾肥料各自及其组合施用量与甬优9号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综合各模型得出的理论施肥量,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单季稻甬优9号在生产中以每hm2施纯N214 kg,P2O590 kg,K2O 146 kg为宜。  相似文献   

11.
红塔区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玉溪市红塔区油菜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42.9906+15.5291N+2.1187P-13.1592K-0.8474NP+0.2745NK+1.0717PK-0.2330N^2+0.9174P^2+0.2712K^2,油菜N、P、K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20.66kg/667m^2、P2O5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花生“3414”肥效试验,确定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14个处理中,N2P2K2(N 8kg/667m^2、P2O56kg/667m^2、K2O 10kg/667m^2)处理产量最高,单产达286.8kg/667m^2。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花生每667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8.03kg,P2O56.49kg,K2O 10.34kg。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南部地区玉米推荐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7、2008年辽宁省中南部地区多点试验产量进行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通过对平均产量进行码值回归,建立了辽宁省中南部地区玉米生产综合肥料效应模型,其中包括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给出辽宁省中南部地区玉米最佳推荐施肥量:氮肥(N)14 kg/667m2,磷肥(P2O5)9 kg/667m2,钾肥(K2O)7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完善白城地区主推品种“金谷2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12年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吉林省洮北区洮河镇两家子村开展了该品种“3414”肥料试验研究,试验采用“3414”回归设计,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指导当地谷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金谷2号的最佳施肥配比为667m。施纯氮10.22kg,纯磷l1.99kg,纯钾4.44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荔浦芋"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在一定的土壤肥力下氮、磷、钾肥用量、配比与荔浦芋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浦芋最佳产量2337.8kg/667m^2,推荐最佳施肥量:N为42.0kg/667m^2,P2O5为21.0kg/667m^2,K2O为35.0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对木薯华南5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因素4水平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探索不同栽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与华南5号木薯产量间关系。结果表明:华南5号在栽植密度为550~700株/667m^2,施N3.9kg/667m^2、P2O52.0kg/667m^2、K2O7.8kg/667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免耕抛秧栽培水稻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对氮肥的需求量,在磷、钾肥及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10.5kg/667m2,11.55kg/667m2,13.6kg/667m2)对免耕抛秧栽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1,2]。结果表明:在各个阶段,水稻生长与氮肥施用量均密切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其平均产量依次为489.25kg/667m2、496.50kg/667m2及503.25kg/667m2。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方地区酸性水稻土淋溶作用强、硅钾素缺少等问题,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水稻土增施硅钾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硅钾肥15kg/667m2、30kg/667m2、45kg/667m2、60kg/667m2及硫酸钾9.6kg/667m2和对照6个处理,三次重复,结果表明:随着硅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 H值也呈递增趋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习惯施肥)增产3.21%、12.46%、10.65%、17.05%、9.35%,说明增施硅钾肥料,不仅可以改善酸土理化性状,而且可以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裂区试验方法,对寒地水稻2个主栽品种的氮肥需要量和利用率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产量最高,667m^2产640.5 kg,其次是处理5每667m^2产573.9 kg。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肥料产量贡献率随之下降。当施氮量为7 kg/667m^2时,肥料产量贡献率最大。空育131和龙粳20在667m^2施纯氮量为9.1 kg时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达31.0%、36.1%。空育131土壤基础供氮量为4.76kg/667m^2,龙粳20土壤基础供氮量为4.29 kg/667m^2。氮肥施用量与空育131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y=-0.8236x^2+22.556x+425.18,相关系数R2=0.5397,F=5.275,F0.05(2,11)=3.98,且F〉F0.05(2,11),一次项为正值,二次项系数为负值,方程成立。龙粳20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0.97 kg/m^2,最高产量859.9 kg/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9.86 kg/m^2,最佳产量801.1 kg/m^2。  相似文献   

20.
生物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及配施氮素化肥比常规施肥均能增产。其中早稻增产12.1%-20.5%,晚稻增产7.5%-17.9%;生物有机肥配施一定量氮素化肥均比单施生物有机肥的增产,其中早稻667m^2增3.9-32.7kg,增1.0%~8.4%。晚稻667m^2增20.1-42kg,增产4.6%~9.7%;生物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以667m^2施绿源生物有机肥70kg加尿素4.3kg为好。建议为达到增产增收,在施用时以667m^2施用60kg生物有机肥,配施5-8kg尿素及5kg氯化钾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