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研究3S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的应用效果,以灌阳县为研究试点范围,利用3S技术结合地面野外调查为主要手段,进行了灌阳县草地资源面积、类型、分布情况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与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全国首次草原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试点县30多年来草地资源的变化,为今后全面进行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和科学利用草地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黄艳 《四川草原》2003,(2):36-37
介绍了玉屏县的草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技术措施,使玉屏县草地畜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玉屏县的草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技术措施,使玉屏县草地畜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发展草地畜牧业在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天然草地资源及各种农副秸秆资源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但江城县草地畜牧业也存在着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尖锐、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等不利因素。确保江城县草地畜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重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应将肉水牛业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第三,加强科技保障及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地区滩涂草地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进 《草业科学》1994,11(6):4-6,11
江苏沿海13县(区)共有各类滩涂草地92000hm^2,滩涂草地资源丰富,滩涂草地在资源利用,牧草建植比较效益、草畜产品市场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占有优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通过滩涂草地牧业示范项目的建设,证明滩涂种草技术可行、效益明显。文章最后提出了滩涂草地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过40年的发展,湖南省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草地调查的数据已不能反映现实草地资源现状,要科学地配置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首先需要摸清草地资源的家底。2018年项目组选择湖南52个县进行了草地清查,共设置3030个样地,调查每个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草地类型、草地等级、盖度、草地产量、石漠化、退化、草地利用情况等。结果表明:52县中,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草地类,即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其中热性灌草丛样地数最大,占78.44%;其次是低地草甸类,占16.63%;暖性灌草丛和山地草甸类都较少,合计占4.93%。4个草地类包含了35个草地型,其中F05(白茅)、G01(芦苇)和G02(芦苇、藨草)草地型占比较大。天然草地处于海拔300 m以下的占94.47%,处于300~800 m的占4.54%,而海拔高于800 m的占0.99%。有76.83%的草地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有71.10%的草地分布在坡中部以上,有14.58%的草地位于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的滩涂地。天然草地以Ⅲ等草地为主,占76.15%;天然草地分为8...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翁牛特旗根据立地条件,资源特点进行草地开发建设的几项重要措施,其中包括人工草地建设技术、飞播草地建设技术、草地综合开发技术,以配套草库伦为主体的牧区“五有村”建设技术,对各地的草地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通过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自然地理、草地资源、畜牧品种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了发展草地畜牧业存在的2个限制性因素,提出了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牧民草地生态观念这一微观视角,分析了西藏北部牧民生态观与草地退化的关系,并提出了现如今藏北牧民的生态观特点及影响因素。以藏北地区6个县为调查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形式,研究了当地牧民的草地生态观特点,并从草地资源使用者的角度对藏北的草地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塔什库尔干县的5个草地类,8个草地型2006~2008年草地监测资料,对各草地型不同年份的植物平均盖度、草群平均高度产平均产草量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比较8个草地型不同年份之间差异的显著性,得出塔什库尔干县近3年来的天然草地类型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吉木乃县天然草地资源分布、面积、牧草种类、草地类型、季节牧场、生产能力、等级及载畜量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评价,揭示天然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建议,为吉木乃县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草地资源监测是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对草地资源的监测,了解草地生产力变化、资源数量动态等,可为制定畜牧发展及草地利用规划、核定草地载畜量、保持草地资源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江西草地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牧民草地生态观念这一微观视角,以藏北6个县牧区为调查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研究当地牧民草地生态观特点,从草地资源使用者角度对藏北的草地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西藏北部牧民生态观与草地退化的关系。提出现今藏北牧民生态观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改善牧民生态观的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藏那曲地区在长期的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因此,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导致草地资源退化加剧,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对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及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天然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加强草地管理、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草地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草地农业生态学理论,从土地、草地资源和动植物生产3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实施草地农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针对农业发展现状、环境资源条件和草地农业发展潜力,提出了云南省实施草地农业建设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草地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晋中市作为山西省的畜牧大市,在推进草地生态建设和种草养畜上做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就晋中市草地建设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作一浅析。一、基本现状 晋中市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大市,具有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气候适宜、牧坡广阔、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农民养殖积极性高的优势。全市11个县(市、区)300万人口,国土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9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草地畜牧研究与生产,系统论述了草地畜牧理论及实践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过程决定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属性,其资源属性决定生产草食牲畜的利用途径,发展形成草地畜牧业。基于草地营养循环,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放牧亚系统及储料饲喂亚系统构成基本封闭的循环系统;基于能量流动和生产实践,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资源生产及草地资源利用、产品输出构成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二者统一于放牧场内发生,放牧场是草地畜牧管理的基本单元。草地畜牧学是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研究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营养供给与牲畜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草地畜牧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为草地土壤培肥、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资源利用。割草与放牧饲养为草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方式,产量与有效营养浓度乘积的最大值或累积最大值是草地割草或放牧利用关键,放牧能是草地放牧所特有的能量消耗组分。草地放牧饲养需要有计划、有规定、有处方,形成计划放牧;草地储料饲养需要有目标、有预案、有设计,形成设计饲养;最终提高饲草转化率及饲养效益,实现放牧场管理的某一特定目标。草食牲畜饲养经历了零散饲养、连续放牧饲养、划区轮牧饲养及集约大规模饲养的发展阶段。草地畜牧为粮食节约型肉品生产途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肉品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和富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地区的草地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草地资源调查资料(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6)、中国草业统计(2009)和相关文献,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西南地区的天然草地资源、冬闲田资源、林间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的草地资源状况。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天然草地总面积35.58×106 hm2,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2.59%,可利用草地面积29.04×106 hm2,各省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天然草地面积比例都在70%以上;2)按照以服务畜牧业为主要原则,将天然草地资源划为4个区域:热带湿润灌草丛区、亚热带湿润灌草丛区、亚热带半湿润灌草丛区和高原温带湿润灌丛草甸区;3)西南地区岩溶面积达52.23×106 hm2,占土地面积的29.50%,共有292个岩溶县。石漠化面积达11.11×106 hm2,占岩溶面积的21.27%,有88个石漠化严重县;4)西南地区农闲田可利用面积为961.46×104 hm2,农闲田已利用面积为193.11×104 hm2,占农闲田可利用面积的20.09%。冬闲田种草已利用面积共计118.58×104 hm2,占农闲田可利用面积的12.33%,占农闲田已利用面积的61.40%。5)西南地区灌丛、疏林草地面积合计为1 894.84×104 hm2,占草地面积的29.81%,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6.06%。  相似文献   

19.
藏东南地区草地资源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藏东南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揭示当地草地的分布、组成结构、类型等资源特点。以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牧草的营养价值、生物量和利用特性,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地草地奠定基础,并为政府部门和畜牧生产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结合草地实际状况和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草地的生产潜力,进而建设和管理好草地,因地制宜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乌兰察布盟拥有草地280.50万hm^2耕地92.33万hm^2、林地18.49万hm^2。为综合协调地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种植与养殖互“哺”,形成良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进行草地农业区划,以避生产的盲目性,保障草农牧林业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乌兰察布盟划分为两个草地农业区,并阐述了它们的资源特点、生产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措施一途径等,以期生产实践借鉴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