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产蛋鸭产蛋量严重下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自从2010年首次暴发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天然免疫应答以及病毒的诊断与防控等方面对DTMUV进行综述,为今后该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一种可引起鸭产蛋量下降、采食量下降的新发病毒.自2010年4月以来,该病导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养鸭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及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鸭坦布苏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DTMUV的RT-PCR诊断方法。该方法对Ⅰ型鸭肝炎病毒、新城疫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鸭肠炎病毒等常见鸭病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检测的敏感性达1 ng RNA。该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极低含量的DTMUV,将为DTMUV的病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一种快速、灵敏、特异、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检测鸭坦布苏病毒(DTMUV),根据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PCR引物,并以鸭坦布苏病毒基因组为模板,建立了鸭坦布苏病毒的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用该方法对采自江苏地区的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扩增出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基因保守区514 bp的序列,和对照的其他鸭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较好,最低可检测到1 fg的基因组;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为100%。说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临床快速诊断鸭坦布苏病毒。  相似文献   

5.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一种新发蚊媒病毒,其引起的疫病在临床上以蛋鸭产蛋量下降和雏鸭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给国内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DTMUV感染自2010年在上海市暴发后,逐渐向中国东部、东南部和北部主要鸭养殖场扩散。目前国内已建立了多种用于DTMUV临床诊断或实验室检测方法。DTMUV的分离鉴定和免疫组化用于检测病毒颗粒的存在;DTMU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条等,可检测DTMUV的特异性蛋白或抗体,广泛应用于DTMUV的现场检测;以常规PCR、多重PCR及CRISPR技术为主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实现了DTMUV的快速临床诊断,促进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制研究。随着部分疫苗的开发和商业化,中国DTMUV感染的流行强度也由暴发逐渐转变为零星散发。但DTMUV的宿主范围较广,传播途径多样且具有潜在的人畜共患性,为及早发现并控制DTMUV的传播,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和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DTM...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一种可同时检测鸭坦布苏病毒与鸭圆环病毒的二重PCR方法,试验采用DNASTAR及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Gen Bank中坦布苏病毒(DTMUV)E基因和鸭圆环病毒(Du CV)RE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条件及特异性、敏感性评价,建立了鸭坦布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二重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鸭坦布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检测敏感性达到100 fg;使用该方法对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番鸭细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减蛋综合征病毒的检测结果全为阴性。说明建立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鸭坦布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山东地区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流行及其分子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自山东的菏泽、泰安、济宁、枣庄等9个地区搜集临床样品,利用RT-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分离株E基因及全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同时,采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不同地区未免疫DTMUV病疫苗的不同品种鸭群的血清样品。结果显示,临床样品中DTMUV检出率为13.3%(36/270)。对分离株E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的DTMUV与已发布的禽坦布苏病毒基因的同源性在96.5%以上。两株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及品种的DTMUV感染情况差别较大,肉鸭在德州和滨州未检测到阳性,而在泰安的阳性率为42.2%,后备种鸭和蛋鸭在各地区的阳性率高低不一;从鸭的品种来分析,蛋鸭是感染最严重的鸭群,阳性率为55.6%。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对山东水禽养殖仍有一定的危害,目前山东地区流行的DTMUV与之前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同源性较高,未出现明显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8.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于2010年首先在上海、浙江等地爆发,由于其传播迅速,短时间内蔓延至山东、河南等我国其它主要养鸭地区,给我国养鸭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伤。本文就DTMUV的病原性、流行情况、致病性和检测方法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检测鸭疫里氏杆菌(RA)和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PCR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RA dnaB基因和DTMUV PrM基因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双重PCR反应的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筛选.优化引物浓度组合为:RA引物0.5μmol/L,DTMUV引物为1μmol/L,最佳退火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抗病毒药物对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的作用,作者对5种常见的抗病毒药金刚乙胺、脱氧若卡素钠、病毒灵、利巴韦林、阿昔洛韦进行抗鸭坦布苏病毒体外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利巴韦林药物浓度为0.156~0.625 mg/mL时在DF-1细胞中能抑制鸭坦布苏病毒的增殖,利巴韦林在体外对鸭坦布苏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鸭坦布苏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研究利用灭活纯化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FX2010株作为包被抗原,由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连续制备了5批次鸭坦布苏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中试产品。该试剂盒对禽流感病毒、鸭瘟病毒、鸭细小病毒、Ⅰ型鸭肝炎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和5份SPF阴性质控血清进行的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1.5%~4.2%和2.2%~5.3%,表明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应用该试剂盒及中和试验对300份疑似DTMUV阳性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阳性样品符合率为90.12%,阴性样品符合率为93.6%,总符合率为92.7%。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快速检测,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DTMUV E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1套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建立了一种灵敏、便捷的RT-LAMP扩增方法。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甜菜碱对反应体系影响不明显;该方法灵敏度是常规RT-PCR的100倍;只能特异性扩增坦布苏病毒,对于其他常见的禽源病毒无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对临床74份疑似病料,可检出65份。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宜良县某鸭场产蛋期樱桃谷母鸭群出现产蛋异常,对发病鸭群进行了病理剖检以及细菌分离培养、主要疫病血清学抗体的检测和病原核酸的RT-PCR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样品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ND、H5、H7、H9抗体水平没有异常变化,A型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鸭坦布苏病毒RT-PCR检测结果阳性,样品PCR产物测序分析显示该核酸序列来源于DTMUV基因组,表明该样品感染了坦布苏病毒。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针对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防治措施与效果观察,诊断该鸭场产蛋下降的异常情况是由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的易感动物以蛋鸭为主,多以呈水平传播为,临床表现为嗜生殖性和嗜呼吸道性。但黄病毒属的大部分成员可经虫媒传播,所以不排除DTMUV感染通过接触传播的可能。鸭坦布苏病毒具有比较典型的黄病毒属的形态特性,其致病性特点与其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基于此应对DTMUV流行特点及致病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和种鸭产蛋量急剧下降,以卵巢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新发急性传染病。DTMUV是首个能够引起鸭群发生严重感染的黄病毒,不仅严重影响养鸭业,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血-脑屏障(BBB)分布于血液和脑组织之间,是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连接复合体、基底膜、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体结构,对维持脑内微环境的稳定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阻止血液毒素和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的一道天然屏障。脑是黄病毒的主要靶器官,也是病毒存留时间最长的器官之一。DTMUV引发非化脓性脑炎,尤其是雏鸭,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春,鸭坦布苏病毒病在我国东南沿海暴发,该病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并以鸭产蛋下降为特征,对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也引起了动物防疫部门及研究者的日益关注。论文从病原学、反向遗传学、病理学、诊断方法、疾病传播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苗研究等方面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有助于对鸭坦布苏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及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参考Gen Bank上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NS5基因序列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五邻体(pento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检测DTMUV和EDSV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42 bp和181 bp。通过退火温度及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了针对这两种病毒的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DTMUV和EDSV,且不与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小鹅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以及大肠杆菌的核酸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DTMUV的最低检出限为590个拷贝,对EDSV的最低检出限为3 260个拷贝;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对不同批次的样品扩增效果良好。通过检测两种病毒感染的阳性病料各10份,结果显示,该二重PCR检测方法对阳性样品的检出率可达100%。这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鸭坦布苏病毒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TLR3配体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灭活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以TLR3配体poly(I:C)和灭活DTMUV作用雏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通过体外检测TLR3相关信号蛋白和细胞因子转录及表达水平,明确TLR3配体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主要信号通路.制备雏鸭PMBC,选择TLR3配体poly(I:C)与灭活...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检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E基因进行了克隆与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大小为54.3 ku.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与DTMU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重组E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E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ELISA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适工作条件.优化后确定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7 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320,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1 000.在优化条件下,阴性和阳性临界值判定标准为0.324 4.本研究建立的快速检测DT-MU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该病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