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东辛农农场党委以“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东辛文明水平”为主题,积极开办“孔子学堂”,搭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新平台,引导职工居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信念。东辛农场“孔子学堂”从2013年创立至今,已宣讲1000余学时,500余名学员经受了中华传统文化洗礼,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传承了文明、友爱、团结、互助的人文精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书院改制,使以书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被近代学堂所取代。从书院到学堂,这不仅仅有教育机构名称的更替,也包括以学习西方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内部各要素的近代转化,还包括了从传统松散的、与科举分途的教育组织机构到建立合科举为一途的近代国家教育系统的三重变化。  相似文献   

3.
教育培训成效的关键在于能否提高林业干部能力和素质。"广东现代林业学堂"实践和培训需求调研结果表明,办好"广东现代林业学堂"培训,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为核心,增强学堂讲座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堂管理,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移动互联的特点,从学习方式、过程和组织三个角度分析了移动学习特点、探讨梳理移动学习的三种模式和探索拓展网络学堂系统教务管理、教学支持和资源管理的移动信息服务功能,提出构建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学堂体系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24年(1898),康、梁与维新派发起了戊戍变法。将书院改为学堂、教授西学,是变法的内容之一。变法虽然失败,新式学堂仍得以兴办。1905年,朝廷终于废科举、兴新学,许多新式农业学堂也应运而生,既开了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先河,又为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的蚕桑  相似文献   

6.
自1889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的十余年间,张之洞在荆楚大地开创了著名的区域近代化模式——“湖北新政”,使其谋求早期工业化、教育改革以及军队近代化的尝试在湖北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场。张之洞曾为改良农业,创办新式农务学堂而首先从美国聘请了农学教习布里尔。现存于美国的布里尔相关档案,以其亲历者和旁观者的视角,对于张之洞“湖北新政”期间的举措,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改革尝试进行了一些记录和述评。这些新近发掘的史料,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国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修养。本文以孙敬学堂为例,阐述了国学教育对幼儿的重要影响,根据孙敬学堂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幼儿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历经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等发展阶段。大量史料证明:直隶农务学堂属高等教育程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端。其所开展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和农业推广等活动不仅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也对近代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福建船政学堂历史地位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学堂,创造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许多奇迹。她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与国际接轨的、首创留学生教育制度的、产学一体多元结合的高等院校,是中国近代科技和海军的摇篮,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是近代西方先进教育模式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一、清末高等农业院校管理体制   (一 )农科大学创办   1898年戊戌变法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清政府开办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以孙家鼐为管学大臣,一方面主持京师大学堂,一方面管辖各省所设的学堂,那就是以京师大学堂为全国最高学府,同时又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以管学大臣为大学校长,同时又兼教育部长。京师大学堂分大学院、大学专门学科、大学预备科三级。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确立新式完整的学制系统。京师大学堂未分科,只开设了农学课程。直到 1901年 3月 31日,正式成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这是我国农科大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面临着巨大变局,在教育层面上的突出反映为私塾与学堂之间的冲突矛盾不断,左松涛先生的《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正是一本重新认识私塾与学堂关系的力作。该书重视史料辨伪和史事考证,以重建史事为首要任务。作者试图厘清时人宣传与历史本事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昔人是如何看待彼时私塾与学堂之间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对癸卯学制的建立经过、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做了剖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新学制”,它的建立可谓是困难重重,“新学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是一次重要的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加上对日本学制的模仿,所以它既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孔子学堂"作为一种校园文化资源与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积淀着浓厚的文化特质。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力军,但却部分程度上存在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自主创新与主体意识的缺乏。通过"孔子学堂"可以从主体、反省、创新三方面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意识、能力和价值观,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校园和谐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李玉 《甘肃农业》2005,(10):134-134
“癸卯学制”是我国实施的第一个全国性学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一起构成我国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癸卯学制”对实业教育的规定相当完备,它是学习日本经验和我国实业教育发展相结合的产物。(1)我国实业教育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2)张之洞的办学实践为其提供了经验;(3)罗振玉和他的《教育世界》对其影响巨大;(4)“壬寅学制”为其提供了蓝本。“癸卯学制”对我国的实业教育影响巨大,表现为(1)确立了实业教育的法定地位;(2)指导了实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校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形式。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国内外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工作情境设置了“技术为基,强化经营,全产业链融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创建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农业产业化“任务驱动”,实施基于学分银行的弹性学制,构建了现代青年农场主“人才导向”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学制问题是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从研究生培养学制的实际状况出发,对试行弹性学制与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试行弹性学制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视点     
农村大学堂培育出品牌大嫂在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驻地,农民不用交学费就能学到他们想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这里上学得不到正规的学历和文凭,走入社会之后却能成为实用的技术人才,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她为“新农村大学堂”。“大学堂”走出去的几百名农家大嫂,从家庭主妇变成工厂工人,不少服装企业看中了“农民大嫂”们熟练的服装缝纫技能,纷纷前来落户,大村镇的“农民大嫂”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6)
<正>"空中学堂"是"移动互联网+成人终身教育"的一个系列平台,是浙江省江山市虎山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新浪微博、腾讯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总称。这一平台的开发,开创了成人终身教育的新途径,创新了成人终身教育的新模式,发扬了网络教学优势,规避了传统教育弊端,操作便捷,传播广泛,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9.
裴庆 《吉林农业》2011,(10):11-11
学校涉农学制班培训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因地制宜采取基地办学的方式,从基地办学的缘由、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办学的前景几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科学技术在“三农”中的普及与提高。关键词:农村经济体靠4;农业科技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效益农业。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农业教育在全国开始萌芽和发展,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农业学堂。直隶地区是当时中国创办农业高等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作为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它的创办及发展对直隶乃至全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在推动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