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暴雨洪涝灾害是在一定孕灾环境下,由暴雨洪水引起,导致人口、经济、社会等受到危害的现象。本文针对河西走廊暴雨灾害,分析其致灾机制,探讨暴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给出暴雨灾害减灾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素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2010—2018年的暴雨频次、暴雨强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市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面积的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海兴、黄骅和盐山地区,该地区暴雨发生危险性和环境敏感性较大;中南部地势低且平坦,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相对低,导致暴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低;沧州市区的承载体易损性特别高,市区西部的防灾减灾能力也较差,导致沧州市区西部的暴雨灾害发生风险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3—2018年河北省降水资料、农作物暴雨洪涝灾情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首先,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分月份的暴雨致灾强度评价模型,确定了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构建了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个例库.其次,采用历史情景类比法,利用个例库构建定量评估模型,实现河北省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作物影响损失的定量损失评...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国720站逐日降水资料和1968 ~ 1996年NCEP/NCAR 2.5°×2.5°月平均资料对陕西省1961 ~ 2000年发生的暴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暴雨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40年陕西共发生762个暴雨日,主要集中在7月份;暴雨日分布从陕北向陕南显著增加,每年均有占全省47.4% ~ 78.9%的站发生暴雨;孟加拉湾低槽和副热带高压是影响陕西暴雨发生发展的主要天气系统,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为陕西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源.  相似文献   

5.
陆敬山 《农技服务》2009,26(3):167-168
探讨了"96.8"河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当时和今后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指出了今后的气象工作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松原市2013年夏季(6~8月)总的天气特点是:气温比历年平均略高,降水比历年平均偏多;气温和降水的阶段性变化十分明显;多局地暴雨和冰雹天气;松原市北部有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发生。本文简要分析了上述天气特点产生的原因,并对夏季天气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林爱明  孙志娟 《北京农业》2014,(27):184-185
利用湖北省谷城地区1998`2007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近10 a来降水的变化特征,对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月变化特征、年雨日变化特征及年暴雨发生日数变化趋势等多个方面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 a来湖北省谷城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出缓慢增多的趋势。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秋季则逐渐减少。并且年雨日减少、年暴雨发生日数增多。降水变化也会产生一些经济及社会问题,因此,研究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搜集整理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暴雨洪涝灾情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灾情数据的数理统计方法,从时空角度对洪涝暴雨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暴雨洪涝灾害的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广西共发生14场暴雨洪涝灾害,灾害月际分布不均,夏季最为集中,发生灾害的次数桂东桂北桂中桂南桂西;南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和农作物脆弱性最高,河池市的人口脆弱性最高,桂林市的经济脆弱性最高;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以中部区域为中心,分别向西、向南降低。  相似文献   

9.
宋欣 《农学学报》2014,4(4):91-94
为了研究透彻潍坊地区经常发生的暴雨天气,总结归纳夏季经常发生的暴雨天气类型,笔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2年7月4日潍坊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是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低层水汽堆积及高层的强辐散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透彻分析影响潍坊地区的这种典型夏季暴雨类型,将为以后的预报工作积攒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省66个站近44年的历年降水资料分析,阐述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各类型暴雨主要发生在雨季和夏季,雨季为暴雨的第一高峰期;夏季为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第一高峰期;秋冬季和春雨季的各类暴雨出现频率较小;暴雨的地理分布相对均衡,而大、特大暴雨的高发区在沿海地区。各类型暴雨以暴雨为主,但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通常是大、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1990-2019年郑州市暴雨与大暴雨日数进行整理与统计,并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针对暴雨及大暴雨日数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几点有效防御措施,对于掌握郑州市暴雨的发生规律,尽可能减少暴雨对农业造成的影响,进而保障当地农业安全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波  刘凯  陈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85-186
通过分析暴雨的发生发展条件以及暴雨的天气类型,对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象灾害是影响四川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灾害损失与受灾率角度,以四川省2010~2019年相关气象数据为对象,使用计量软件,对气象灾害与农业经济的影响相关性进行分析,展现了气象灾害对四川省农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洪涝灾害对四川省农业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受灾率最高,引发受灾面积最大,总共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暴雨洪涝、旱灾、风雹和冷冻灾害均不利于四川省农业总产值的增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暴雨洪涝、旱灾、风雹灾害相关系数为正,与冷冻灾害相关系数为负。暴雨洪涝、旱灾、风雹灾害、冷冻灾害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资料对2012年8月16~17日发生在宁夏固原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高空低压槽与副热带高压(在固原地区)相互配合的有利环流形势下,低涡、切变东移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形势引起强烈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研究暴雨发生期间假相当位温、K指数、SI指数等热力层结指标,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百色市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强百色市农业洪涝灾害的应对能力,通过运用百色市的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灾情数据,构建模型中的4个指标因子,即致险因子危险度、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度和防灾减灾能力,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因子权重,构建百色市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度评估模型,利用GIS绘制百色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百色市范围内发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最高为凌云县,其次为河谷一带。得出的等级区划结果与近年百色市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区域基本一致,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百色市农业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现状。  相似文献   

16.
杨德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66-9068
利用漳州市1971~2000年30年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对漳州市暴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月时间分布呈现年头年尾少、年中多趋势,6~8月为暴雨高峰期;年平均暴雨日数和汛期3~10月暴雨日数地理分布呈现西南偏多、南北偏少特征;冬季暴雨日数分布呈现由南自北逐渐减少特征;暴雨落区与漳州地形特征紧密相关;暴雨主要在南支槽、西南急流、热带气旋影响的天气条件下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夏季暴雨频发导致洪涝、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远超过其它自然灾害,不仅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更是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我对我国夏季降水状况和暴雨天气学的研究,以及结合近年来主要暴雨发生的各地区状况简述我国夏季主要暴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加剧,气象条件变化也变得愈加复杂。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多发国家,强化气象服务能力有助于降低极端气象环境下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就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气象条件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应用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8月3~4日受10号热带风暴"达维"影响的辽宁省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产生的暴雨由台风自身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组成;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地面摩擦和西风带高空急流分别从地面和高空消耗台风动能,尤其是西风带高空急流对改变台风的结构和性质起了重要作用;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切断了热量和水汽供应来源,并且自身热量和水汽耗散快,因此台风气旋暴雨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相反,台风热量和水汽通过低空东南急流以波的形式向北方输送。向北伸展的能量锋区有向东部海上暖湿环境偏移的可能。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在东南急流上高能高湿辐合区域,降水强度要强于台风暴雨,降水过程持续时间比台风暴雨长;台风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都是中尺度天气系统,这两者发生在台风气旋和台风向北伸展的低空切变线上。台风暴雨是由台风减弱后的热带低压涡旋云系产生的暴雨;台风远距离暴雨发生在台风向北伸展的低空切变线上,是强对流短时暴雨,因此,判定低空切变线的位置是确定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重要依据。而由于探空资料时效性较差,可以通过地面暖锋过境的时间来判断,台风远距离暴雨发生在暖锋锋前。  相似文献   

20.
应用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8月34日受10号热带风暴"达维"影响的辽宁省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产生的暴雨由台风自身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组成;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地面摩擦和西风带高空急流分别从地面和高空消耗台风动能,尤其是西风带高空急流对改变台风的结构和性质起了重要作用;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切断了热量和水汽供应来源,并且自身热量和水汽耗散快,因此台风气旋暴雨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相反,台风热量和水汽通过低空东南急流以波的形式向北方输送。向北伸展的能量锋区有向东部海上暖湿环境偏移的可能。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在东南急流上高能高湿辐合区域,降水强度要强于台风暴雨,降水过程持续时间比台风暴雨长;台风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都是中尺度天气系统,这两者发生在台风气旋和台风向北伸展的低空切变线上。台风暴雨是由台风减弱后的热带低压涡旋云系产生的暴雨;台风远距离暴雨发生在台风向北伸展的低空切变线上,是强对流短时暴雨,因此,判定低空切变线的位置是确定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重要依据。而由于探空资料时效性较差,可以通过地面暖锋过境的时间来判断,台风远距离暴雨发生在暖锋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