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沙坡头区严格按照自治区农牧厅《2017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要求,以"三个双约束"为工作标准,以探索总结"622"残膜回收模式为抓手,坚持回收与利用兼顾的原则,把农用残膜污染治理作为有效治理"白色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5个  相似文献   

2.
<正>在旱作农业大省甘肃,大面积使用一次性农膜在保墒同时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更威胁着餐桌上的安全。今年起,甘肃开始施行新的地方法规,强制回收利用废弃农膜。据甘肃省农业部门统计,仅2008年至2013年,甘肃省在旱作农业区累计推广地膜覆盖面积达5858万亩,投入地膜35万吨。目前,甘肃已经发展为仅次于新疆的中国第二大农膜利用大省。为了彻底解决农田"白色污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对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污染以及伴随农膜大面积推广产生的"白色污染"的防治,一直是各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重中之重"。日前,作为甘肃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瑞农业),正联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探索一种牛粪资源化循环再利用与解决农膜"白色污染"问题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径。"公司的养殖场里饲养着5000头奶牛,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牛粪,如何在对这些牛粪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渭县农机部门在农机化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县上提出的"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还田、再种植"的旱作循环农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以各类农机化科技示范点建设为依托,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旱作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为旱作循环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具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甘肃旱作农业中“白色污染”问题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对农田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引起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甘肃作为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较早引进并普及了地膜覆盖技术,废旧地膜也随之大量产生,形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为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文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出台地方性法规,着力健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构建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使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成功走出了一条地膜增产增收、旧膜循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旱、薄"两大制约因素,结合长治市各县(市、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当地有机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因地制宜,将全市有机旱作农业推广技术模式化、区域化,研究探索和总结出适合不同地域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逐步形成适合长治市农业生产的现代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旱作区冬小麦农机农艺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农业技术在甘肃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和推广新型旱作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将对甘肃农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采用农机农艺配套、科学轮作、蓄水保墒及耐旱新品种推广等旱作农业技术措施,极大地改变了旱作区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创新旱作农业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地膜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文县农技推广部门大力探索和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2012年以来结合旱作农业项目,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较为成熟的一套栽培技术体系,四年来共示范推广"一膜两年用"冬油菜2 093.33 hm~2,其中2016年推广880 hm~2。为了更好地推广该项技术,作者在示范区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庆阳市旱作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庆阳市立足旱作农业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加强旱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笔者围绕全市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测土配方、科技培训、示范推广、玉米秸秆加工利用、推广"梯田建设+旱作农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榆中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榆中县近年来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榆中县旱作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旱作农业集成新技术推广的实践,提出旱作农业的发展对策,以期指导旱作农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道路,尽早实现榆中农业增产、农民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现代旱作农业的新技术,全地面地膜覆盖,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和集雨保墒抗旱增温为一体的抗旱种植技术。一膜两用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财力和劳力的投入,减少了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本文从地块和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及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为旱作区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七改"栽培法是澄城县农技人员依托国家旱作农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总结、改进集成出来的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技术,在当地及周边县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从财政部获悉,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4年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10亿元,用于华北、东北和西北旱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支持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要求地方通过"以旧换新"的补助方式做好地膜回收再利用工作。为了提高残膜回收率,减少农田"白色污染",2014年,中央财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高平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河南农业》2019,(2):57-57,59
基于山西省高平市的地形气候特点,地处干旱地区的高平市适合发展和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近年来,在高平市政府的扶持下,促进了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深度融合,构建出高平市新型有机旱作农业体系。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高平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高平市更好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几年来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初步建立了适合该地区大力推广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并对今后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生产的命脉。推广先进、高效的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适宜在冀西山区大力推广的旱作农业六项关键技术,旨在为同类型区域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天水市旱作农业区域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旱作农业不同生态区域类型,提出了以旱作农业生态区为基础,合理调整优势作物区域布局;推广以地面覆盖蓄水保墒、地膜、秸秆(残茬)覆盖、配方施肥、生物抗旱、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间套复种、旱作农业工程等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以色列、土耳其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及农业推广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两国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上的3点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生产的命脉。推广先进、高效的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适宜在冀西山区大力推广的旱作农业六项关键技术,旨在为同类型区域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