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蚕病是影响蚕茧产量、茧丝质量和蚕桑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贯彻"防重于治、以防为主"的指导原则,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蚕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一、蚕儿发病的原因蚕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1.致病因素致使蚕生病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化学、物理、饲料、环境和蚕的生理因素六种。  相似文献   

2.
中秋蚕期,气温高、桑叶质量差,蚕极易发病和农药中毒。为确保中秋蚕稳产、高产,必须做到"一消"、"二早"、"三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养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和蔓延往往与蚕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3者密不可分,特别是农村蚕病的暴发往往与消毒不严、饲养管理粗放等有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才能有效地控制蚕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农村养蚕无病、优质、高产,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消毒工作不彻底是导致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泾县全程消毒防病规范化养蚕管理措施,包括严格制定消毒要求,切实做到消毒"七要";规范消毒措施,严格按程序操作等,提倡蚕前的二次消毒方法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8):88-89
本文着重阐述我县蚕业生产现状、蚕病发生状况与蚕业发展的关系及蚕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施甸县蚕业发展情况与蚕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是施甸县蚕桑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十二五"期间施甸县蚕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作了规划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稳定发展施甸县蚕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施甸蚕业发展情况与制约因素分析,提出"十二五"期间施甸蚕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发展"三高"蚕业,是增强蚕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有力措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三高"蚕业的具体措施,提出发展该产业的指导思想,阐述发展"三高"蚕业对促进广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蚕发病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梅一枝 《农技服务》2007,24(9):85-85,94
分析了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全面消毒、提倡小蚕共育、桑园治虫等蚕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夏秋蚕由于夏、秋蚕期气温高多湿,蚕室、蚕具重复使用,消毒不易彻底,病原多且致病力强,养殖管理非常重要。为了搞好夏秋蚕生产,结合夏秋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浅析南部县夏秋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蚕的饲养过程中,及时发现形态不正常蚕、病蚕、弱蚕、小蚕是避免蚕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蚕病的诊断可分为外观诊断、解剖诊断和镜检诊断。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儿的体质、病原及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蚕茧就要认真贯彻"预  相似文献   

12.
正蚕病发生的实质是病原物、蚕儿体质与环境条件三者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因此,防治蚕病必须在认识和掌握蚕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区各蚕期的生产特点,认真采取全面而有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贯穿到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就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蚕病,保证蚕茧的优质高产。1彻底消毒防病消毒是用一定的方法来消灭传染蚕病的病原物,是"防重于治"的重要措施。所以无论在养蚕前、蚕期中和蚕期结  相似文献   

13.
夏秋蚕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秋季节,天气变化较大,遇到的不利因素也比较多。为夺取夏秋蚕稳产高产,应着重抓以下四条措施:一、严格消毒防病蚕期间隔时间短、病原新鲜、量大易感染,应对蚕室、蚕具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采取先喷药消毒,再打扫拆洗干净的方法,喷药剂量要足,面面喷到。严格贯彻"蚕前彻底消,蚕中继续消,蚕后立即消"的"三  相似文献   

14.
蚕病是造成蚕农养蚕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桑蚕饲养防病工作对保障蚕农收益十分重要。为蚕农有效进行蚕病预防提供参考,从良种选择、蚕室设置与管理、蚕具管理、蚕前消毒方面介绍桑蚕饲养主要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蚕业科技创新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山东省蚕业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就,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提升山东蚕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蚕期是整个蚕期的关键,小蚕商品化饲育是实现科学化养蚕,保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解决了多批次养蚕,大小蚕同时饲养难和小蚕对饲育技术、蚕室蚕具消毒防病要求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很快,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不断壮大,蚕桑产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夏秋蚕病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夏秋蚕发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采取重点防治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蚕病损失,提高蚕茧产量质量,为赢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细菌病是蚕业生产上最常见的蚕病,对蚕茧生产的高产和稳产影响很大.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严格消毒、防治桑树害虫、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养蚕环境卫生、及时隔离病原、加强蚕体蚕座消毒、防止蚕病的蔓延、精心饲养、提高蚕儿体质以及药物防治等,防治药物主要有蚕服康1号、盐酸诺氟沙星、杀菌灵、蚕病灵和丰产抗菌素等.  相似文献   

19.
张俊红  张秀菊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65-365,367
介绍了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创业历程、该所的科技队伍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人才培养采取的措施,以期为蚕业科技队伍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永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77-177,179
蚕业生产中消毒不彻底、饲养管理粗放、桑叶质量不高、防病意识淡薄等是造成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蚕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消毒防病,消灭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蚕体的抵抗力;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提高防病意识,及时诊断和治疗蚕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