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头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资源之一,对该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是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不同于传统的鱼类种群,头足类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种群结构复杂等生物学特点,且其资源量极易受到海洋环境波动的影响,使得头足类种群动力学和资源评估研究与传统鱼类资源相比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本文总结了头足类的生活史特征及其资源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资源评估的影响,并梳理了主要评估模型对头足类资源评估的适用性。分析认为,当前经过改进的衰减模型和剩余产量模型应用最为广泛,但仍无法制定出具有时效性的渔业管理措施。为此,文章从提高输入参数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开展长期系统的资源环境调查和开发新的评估模型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头足类资源评估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和中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简述了世界头足类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还分析了世界八个主要海区的头足类产量及主要种类。西北太平洋的头足类产量一直保持领先,90年代仍保持增的势头。1995年占世界头足类产量的35.3%。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世界头足类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还分析了世界八个主要海区的头足类产量及主要种类。西北太平洋的头足类产量一直保持领先,90年代仍保持增的势头。1995年占世界头足类产量的35.3%。  相似文献   

4.
头足类是海洋中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目前人们对头足类的研究和规模化养殖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向纵深方向发展,头足类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文主要针对我国头足类的养殖地位、生活习性、繁殖习性、繁育和养殖技术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了我国海域头足类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5.
1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世界海洋中近海传统底层捕捞对象资源普遍衰减,一些主要渔业国家都积极开发新的渔业对象,其中头足类已成为开发的重要渔业资源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视头足类资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蛋白质食品来源,并将它列为积极开发的目标。近年来,世界海洋产量呈平稳增长状态,头足类(Cephalopod)的产量仍保持增长的好势头。同时,这类资源的本要增产的海域仍在太平洋。现根据粮农组织年鉴统计,1987-1993年间世界头足类产量,由230.5万吨增加到275.5万吨,在这七年间增长45.5万吨,平均每年递增6.5万吨。依1993年世界…  相似文献   

6.
1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世界海洋中近海传统底层捕捞对象资源普遍衰减,一些主要渔业国家都积极开发新的渔业对象,其中头足类已成为开发的重要渔业资源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视头足类资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蛋白质食品来源,并将它列为积极开发的目标。近年来,世界海洋产量呈平稳增长状态,头足类(Cephalopod)的产量仍保持增长的好势头。同时,这类资源的本要增产的海域仍在太平洋。现根据粮农组织年鉴统计,1987-1993年间世界头足类产量,由230.5万吨增加到275.5万吨,在这七年间增长45.5万吨,平均每年递增6.5万吨。依1993年世界…  相似文献   

7.
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为暖温性的近海头足类,主要由春生、夏生和秋生群体组成。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东海及日本海西南部海域,其中,东海南部及外海海域为主要产卵场,为了全面认识剑尖枪乌贼资源,本文从其渔业、基础生物学、渔场与海洋环境及资源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剑尖枪乌贼的捕捞海域主要集中在中国东海,但其年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繁殖群体间的洄游路线存在差异,并且受到海洋洋流的影响明显;针对东海海域剑尖枪乌贼的繁殖、生长、摄食等生物特性仍需进行长期有效的调查与研究;海洋环境对剑尖枪乌贼资源丰度的影响较大,通过资源评估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与管理该资源。本研究可为尖枪乌贼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头足类是我国海洋中重要的渔业资源;但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沿海化工产业,导致海洋环境破坏,头足类种质资源急剧减少,头足类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本文就头足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方面的研究做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头足类繁育、人工养殖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褶柔鱼和柔鱼的腕足断裂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cespacificus)和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是西北太平洋海域(FAO划定,61渔区)两种主要的经济头足类资源,在世界头足类总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董正之,1991],太平洋褶柔鱼主要分布于日本列岛周边海域,柔鱼分布在北太平洋广阔海域,资源都较为丰厚,目前主要作业方式都为钓捕作业。1989年和199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开发了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和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表明,影响渔获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脱钩率是抑制钓捕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太平洋…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cespacificus)和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是西北太平洋海域(FAO划定,61渔区)两种主要的经济头足类资源,在世界头足类总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董正之,1991],太平洋褶柔鱼主要分布于日本列岛周边海域,柔鱼分布在北太平洋广阔海域,资源都较为丰厚,目前主要作业方式都为钓捕作业。1989年和199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开发了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和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表明,影响渔获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脱钩率是抑制钓捕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太平洋…  相似文献   

11.
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及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头足类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种类之一,已成为世界海洋捕捞业的重要组成。根据1970—2016年世界各国头足类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世界头足类渔业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分析认为:1970—2016年世界头足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到3.68%,远高于同期世界海洋捕捞产量的增长率,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10—2016年,头足类捕捞产量占世界捕捞产量的比重稳定在4.5%~6.0%。不同年代柔鱼科、枪乌贼科、乌贼科和章鱼科的产量组成及其比重有所差异,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排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代各科所占比重依次为柔鱼类(58.41%)、枪乌贼类(11.98%)、章鱼类(8.92%)、乌贼类(8.40%)。亚洲在40多年的世界头足类渔业组成中地位极为重要,日本头足类产量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第1位下降到2010年代的第5位,我国从1970年代的第5位上升到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第1位。对大洋性鱿鱼资源的认知能力、开发能力和掌控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生产性探捕的监测体系,研制全球远洋鱿钓渔业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自主产权的渔具及标准化装备体系,研发渔获品质控制技术与溯源体系,开展基于物联网工程的远洋渔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我国主导研究的头足类渔业资源评估体系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2、2004、2008、2010、2012和2016年白令海陆坡海域底层拖网的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白令海陆坡头足类的群落组成,量化了其资源丰度(以CPUE表征,Catch per unit effort)在经纬度上的分布情况,确定了白令海大陆坡头足类优势种和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通过生态学方法对头足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头足类20种,分别隶属于3目9 科15属。在纬度上, CPUE最高值(0.78 kg/km2)出现在55oN;经度上除了在166.5oW、171.5oW和177.5oW附近CPUE值超过1.0 kg/km2外,其余经度均稳定在0.3~0.7 kg/km2之间。优势种为贝乌贼、水蛸、加利福尼亚面蛸、光滑深海蛸和太平洋僧头乌贼,并且优势种的分布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172oW以东的站点头足类以优势种为主,优势种以外的其他种类分布较少,而在172oW以西的站点发现的头足类中,除了贝乌贼和水蛸资源丰度占比较高外,非优势种的其他头足类占比也较高。GAM分析表明经度、纬度、深度、底层水温和表层水温是影响大多优势种资源丰度的重要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站点主要为两大集群,不同集群之间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头足类资源仍具一定开发潜力,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远洋鱿钓作业渔场单种产量最高的品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专属经济区等海域。对阿根廷捕捞渔业产量、主要捕捞品种及产量、阿根廷滑柔鱼产量等进行了初步统计,总结了阿根廷渔业管理制度及中阿渔业合作情况,并结合阿根廷滑柔鱼渔业资源的管理实例,从近海和远洋渔业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对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的启示,如构建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网络、开展近海渔业主要品种总可捕量管理试点、采取临时性休渔措施以保育渔业资源、逐步完善伏季休渔制度、加强渔港监督检查能力、制定渔业从业者准入条件、构建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头足类角质颚微化学及其在渔业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重要硬组织之一,结构稳定、耐腐蚀、易获取,蕴含着大量的生物与生态学信息,在头足类的年龄鉴定、生长估算、种群划分、摄食生态评估、洄游路线推测及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地球微化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基于角质颚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分析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海洋生物与生态学家的重视。本研究中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成果,重点对角质颚色素沉积现象,以及微量元素技术、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头足类摄食生态评估、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头足类渔业生态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头足类是重要的经济海生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动物蛋白,而且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头足类广泛分布在三大洋和极地海域,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及进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发展史,并阐述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回顾了头足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对头足类种群遗传结构、系统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并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探讨头足类的分布格局,最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类群,了解头足类的年龄和生长特性,有助于掌握其生活史、估算种群数量及其资源变动。研究头足类年龄和生长的方法主要有长度频度分析法,利用角质颚的长度及其轮纹、耳石的结构及轮纹、内壳等。长度频度分析法并不太适合用来研究生命周期短、生长快的头足类,耳石等硬质材料因其具有生长轮纹且信息较为稳定而被广泛应用。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同一种类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生长差异明显,因此,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年龄、捕获日期等资料先分种群,然后按各种群分别研究其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9°30′~32°00′N,122°30′~125°30′E东海北部浅海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头足类数量的时空分布和各类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头足类资源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鱿鱼成为头足类的优势种,6月为其捕捞高峰期,密集分布区在长江口渔场的东部;其次为章鱼类,其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密集分布区在舟山渔场东南部;乌贼比例最低,每年渔获量不超过5%,基本形不成渔汛。为今后更好地持续利用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的头足类资源,建议春、冬季对其进行保护,夏季高峰期重点开发;在拖网伏休的7、8月份可采用光诱作业和鱿钓等作业方式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8.
海洋头足类人工养殖产业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头足类人工养殖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和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诸多瓶颈。该文回顾了海洋头足类养殖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头足类养殖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发现有限的头足类亲体和苗种来源和日益恶化的养殖环境是制约头足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强海洋头足类人工养殖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立遗传育种场所,稳步发展头足类育苗业,集中攻关培育抗逆、适应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头足类优良品种,加强头足类养殖新品种的引进、驯化和推广;综合水源、水质和底质等因素,提高池塘抗病相关设施标准,做好头足类疾病防治,加强产业的科学管理,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程;同时,建立头足类交易平台,促进头足类加工与贸易,延伸头足类产品加工产业链,带动海水头足类养殖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头足类生殖系统组织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殖系统是海洋种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特性,对头足类生殖系统组织结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较为系统阐述了头足类生殖系统各单元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特点。研究认为,头足类生殖系统主要由一个性腺,一对或单根生殖导管,以及一系列的腺体组织或生殖囊等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的腺体组织较为复杂,但基本组成单元是一致的,主要行使精荚组装的功能,而雌性生殖系统的腺体组织较为简单,但不同种类其组成单元相同,主要行使形成卵壳的功能。分析认为,目前基于解剖学、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尚无法解释头足类性腺与生殖导管之间的连接、配子成熟后的输入机制、栖息水域环境变化对繁殖系统的影响,以及雄性精荚器异速生长的模式及其废物产生的机制等,建议结合发育生物学、细胞生化学、内分泌学、进化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为全面地研究头足类的繁殖系统特性及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亚洲头足类市场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世界农业》1996,(9):48-49
亚洲头足类市场状况农业部远洋渔业发展研究中心王宇香港、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和泰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6个头足类主要消费市场,其他有消费潜力的市场还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另外,印度作为本地区的主要供应国,产量日益增加,而且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