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个芭蕉芋品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对3个芭蕉芋(Canna edulis)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绿叶黄花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绿叶红花和紫叶红花的呈单峰曲线,且绿叶红花的净光合速率远远高于其他2个品系的;3个优系均有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高峰期出现在13:30,比净光合速率高峰推迟了3 h,与当日的气温高峰相一致。3个品系的光合生理差异在叶片颜色上相差较大,其叶质和叶型相差不大,所以光合特性的差异可能与叶绿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芭蕉芋新品种兴芋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芋是黔西南州独具地方特色和具有较高潜在开发价值的经济(淀粉)作物,全州种植面积长期徘徊在1万公顷左右,总产量仅13.5万t.长期以来,在品种选育、栽培研究方面研究很少,基本处于空白,黔西南州农科所从20世纪90年代致力芭蕉芋品种选育,通过十余年的努力,选育了芭蕉芋新品种兴芋1号,该品种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为黔西南州芭蕉芋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芭蕉芋粉丝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加工粉丝的工艺技术、产品品质和关键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芭蕉芋硬实种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淀粉作物芭蕉芋适应性强,但其种子发芽率低,极大地限制了芭蕉芋栽培和新品种的选育。以贵州兴义地区的绿叶红花芋种子为试材,采用针尖刺破、沸水浸种和98%浓硫酸处理3种方法解除芭蕉芋种子硬实,研究发现:3种方法可不同程度提高芭蕉芋种子萌发率。沸水浸种24h后种子发芽率可提高到55.56%,针尖刺破法可使发芽率提高到60%以上,但种子萌发很不整齐。浓硫酸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时间为90-120min时,发芽率均可达100%,且发芽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
芭蕉芋、玉米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芭蕉芋、玉米间套作进行研究及示范,提出了芭蕉芋、玉米问套作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芭蕉芋因生育期较长而与粮烟争地的矛盾,为芭蕉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芭蕉芋是一种富含淀粉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多用途作物,而美人蕉属于常见的草本园艺观赏植物,虽然两个物种用途广泛,但是它们的分子机制研究一直没有重要突破。为了加速两者分子育种的发展,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芭蕉芋和美人蕉进行Survey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完成了芭蕉芋和美人蕉全基因组特征评估,获得了基因组大小、杂合度以及GC含量等信息,基于两个基因组的特征比较分析结果完成了芭蕉芋基因组的初步组装。结果表明,通过对芭蕉芋和美人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别得到139.30和68.10 Gb高质量的测序数据,总测序深度分别约为140 x和68 x,估算的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844.90和836.88 Mb;根据K-mer分析估算全基因组GC含量分别为39.14%和38.48%,杂合度分别为0.63%和1.50%。由此可知,芭蕉芋和美人蕉基因组均属于较为复杂的基因组。对芭蕉芋尝试初步组装后得到总长为555.60 Mb的基因组。本研究获得了芭蕉芋和美人蕉基因组大小和特征等信息,为芭蕉芋和美人蕉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与思路,初步比较了芭蕉芋和美人蕉基因组特征的异同,为后续构建两者全基因组精细...  相似文献   

8.
芭蕉芋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芭蕉芋学名蕉藕,又称羊角芋、粉芋、姜芋、旱芋,旱藕等,为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系1948年由国外引进的地下块茎作物。其块茎富含淀物、粗蛋白、粗纤维、还原糖、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滋阴补肾、帮助消化、清热解毒、健脾强胃、滋补营养等功能,尤其所含硒元素对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白内障、糖尿病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在特大冻灾或旱灾下,芭蕉芋就地保种繁育技术:加强保护、田间管理、适时分栽、覆盖越冬等主要技术措施,能繁育出33~40 t/hm2的优质芭蕉芋良种,给次年芭蕉芋种植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10.
芭蕉芋猪就是主要使用芭蕉芋的茎、叶、块根或将芭蕉芋块根粉碎发酵后配合玉米面、麦麸、米糠、精盐饲喂的猪。芭蕉芋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蛋白质、蛋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生长范围广、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是饲养畜禽的一种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1.
收集云南富源、贵州兴义、兴仁、安龙8个芭蕉芋品种资源(材料)试验和紫叶红花、绿叶红花2个品种(系)品比,以兴义绿叶黄花种为对照ck),结果表明:8个芭蕉芋材料产量3139~4028kg/667m2,比ck增加1.3%~30.0%;2个品种品比产量3573kg和3820kg,分别比ck增产18.2%和24.6%;2009年受到严重干旱,紫叶红花种2009年比2008年减产24.4%;绿叶黄花种同期减产50.4%,前者比后者减产幅度更大,后者比前者抗旱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栀子资源品质,采用HPLC测定比较栀子果实中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和栀子黄色素含量的差异,并以各成分作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份栀子资源果实中均含有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绿原酸以及栀子黄色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栀子黄色素含量最高,绿原酸含量最少。其中湖北大悟野生栀子(7号)栀子苷和绿原酸含量最高,分别达125.95、2.71 mg/g;湖南浏阳野生栀子(2号)西红花苷-Ⅰ及栀子黄色素含量最高。湖北大悟(7号)、湖南浏阳(2号)野生栀子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可参考作为选育良种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美国豆芋干制成粉的问题,以美国豆芋为试验材料,采用冷冻、微波、烘烤、热风、自然晒干、自然阴干等6种干燥方法对豆芋的感官特性和功能性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感官评价和功能性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最佳的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豆芋功能性成分流失,也最好地保留了豆芋的感官特性,比如色泽和香气等。但冷冻干燥成本高、耗时长,不利于实际生产应用。基于此,微波干燥的总体优势明显,维生素C、黄酮只低于冷冻干燥6 mg/100 g、0.1 g/100 g,但远高于其他干燥手段,且干燥成本低、耗时短。最终选择微波干燥作为豆芋的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从新疆小麦中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拓宽新疆小麦遗传育种选择范围,该文以新疆主栽32个小麦品系为材料,在实验地进行冬、春自然种植,对收获时期、分蘖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剑叶长、千粒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在各项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时期种植各项生理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春种材料的各项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冬种;对各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除千粒重与株高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外,各农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4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微机模拟计算,建立了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氮、磷、钾、褐煤等主要成分用量的数学模型。对参试因素及其产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获得了最高产量施肥量;筛选出大豆产量1200 ̄1800kg/hm^2时,以150kg/hm^2为间距的5组专用肥主要成分优化组合方案;当大豆产量≥1800kg/hm^2时,专用肥中主要成分最佳用量为:氮肥(N)38.95 ̄88.23kg/hm  相似文献   

17.
探究江西铅山红芽芋的主要病毒种类及其序列信息,为其脱毒苗培育提供依据。采用lncRNA测序技术确定江西铅山红芽芋的病毒种类,并利用RT-PCR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qRT-PCR技术进行病毒验证、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江西铅山红芽芋检测到芋花叶病毒(DsMV)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两种病毒;DsMV和CaMV基因cDNA总长度分别为1780 bp和5412 bp,分别编码592和1803个氨基酸;DsMV和CaMV多聚蛋白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片层、无规则卷曲构成,其三级结构均为单体蛋白;DsMV和CaMV在江西铅山红芽芋根、茎、叶中均有侵染,但均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明确了侵染江西铅山红芽芋的主要病毒种类,并首次在江西铅山红芽芋上检测到CaMV。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芋球茎贮藏物质积累与食味品质的关系,本研究以靖江‘香沙芋’和泰兴‘香荷芋’为实验材料,运用树脂半薄切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比较了两芋品种球茎中淀粉和挥发性成分等物质的积累情况,并进行食味品质鉴定。结果表明,‘香荷芋’含水量较高,而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香荷芋’的淀粉平均粒径明显小于‘香沙芋’,前者淀粉粒度分布峰值为1~2μm,后者为2~3μm。‘香荷芋’中主要检测到1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比例高达48.82%,‘香沙芋’中检测到28种,但大部分属于无色无味的物质。食味品质分析发现‘香荷芋’气味得分较高,但粘度、硬度、外观、口感得分都较低。综上所述‘,香荷芋’挥发性香味物质含量多,使得其气味评分高;‘香沙芋’含水量低、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高、淀粉粒径大使得其硬度、口感和和综合得分高。该结果说明芋球茎含水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挥发性成分含量等指标都影响食味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脱毒红芽芋生产用种芋留种适宜世代,提高其繁殖系数,降低繁殖成本,以脱毒红芽芋原原种、原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等8个世代的脱毒种芋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脱毒红芽芋不同世代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红芽芋不同世代中,原原种和原种的生长发育较差,表现为株高较低,叶片较小,发棵数多;随着世代数的增加,子芋产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第五代、第六代的子芋和单株产量下降较为显著。因此,综合分析,在生产上适宜选择脱毒红芽芋第三至四代作为种芋留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区分鉴别8种根茎类作物,通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小波变换(WI)、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的方法,测试研究了8种根茎类作物4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8种样品红外图谱相似,但在1800~700 cm-1范围内,红外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差异明显。对此范围内的原始红外光谱进行连续小波和离散小波变换。提取连续小波变换的第15层系数和离散小波变换的第5尺度细节系数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连续小波和离散小波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3.12%、89.78%,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正确率为100%。最终结果显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小波变换的方法可以区分鉴别不同种的根茎类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