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环境中的细菌种类,从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6个细菌菌株,对其培养性状、染色反应、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上述6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气微菌属(Aeromicrobium Miller,Woese and Brenner,1978)、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Rosenback,188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从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分离出6个菌株,鉴定出分类地位,菌株之间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巨大芽孢杆菌数量最多(5.32×1019),需要进一步研究该6个菌株在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寻求有效防治白腹皮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白腹皮蠹飞翔虫口比例,在25℃时为12%,30℃时为19.74%。光度为500lx时,短时间内即可刺激成虫起飞。在黑暗条件下,成虫保持安定。飞翔虫口较取食的多14~21%。未交配飞翔成虫的雌虫占73~78%。配对成虫中有12.02%成虫飞翔,雌虫为50%。雌虫未产卵,或开始产卵,或羽化后15天内起飞的较多。  相似文献   

3.
白腹皮蠹在重庆地区能危害10种以上的动物性仓贮食品。以大龄幼虫或成虫越冬,5月份产卵。部分个体一年可发生2-3代。在29℃和高湿度条件下,产卵时间为32.2±9.04天,每头产卵162±11.32粒。在24—30℃条件下,卵历期为4—7天,孵化率为60%以上;在9—10℃时为12天,卵的死亡率80%以上。幼虫历期随龄数增多而延长。在20℃条件下,幼虫能形成蛹。在15℃、25℃、和30℃时,蛹历期分别为25±7.02天、9.47±1.77天和5.97±1.07天。在25℃时,踊羽化率高达89%,30℃为100%。  相似文献   

4.
豆天蛾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初步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天蛾是豆类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昆虫资源,在山东省、江苏省的部分地区已形成特色菜肴。本文从人工饲养种群的老熟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细菌8个菌株,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进行厂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1号细菌菌株属于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2、3号菌株暂小能确定所属地位,分别记为Clanis bilntata(L_2)、Clanis bilineata(L_3);4~7号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地杆菌属(Terrabactcr)、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fium)、李斯特氏菌属(Listefia)、丙酸杆菌属(Propi- onibactefium);8号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plus subtilis)。不同细菌属之间在豆天蛾幼虫肠道环境中存在数量方面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年来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特点、趋势及规律,为检验检疫系统截获防护白腹皮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自带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白腹皮蠹疫情截获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上半年焦作检验检疫局共截获白腹皮蠹疫情14批,各年度截获白腹皮蠹疫情数依次为1批、0批、4批、2批、1批、1批、5批.所有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中乌拉圭5批占35.714%,阿根廷4批占28.571%,美国2批占14.286%,南非、荷兰、加拿大各1批占7.143%.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绵羊皮构成中,甜板皮(a)8批占57.14%,盐干皮(b)4批占28.57%,混合型2批占14.29%.除2006年没有截获外,每年均有截获,且各年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春夏两季发生白腹皮蠹疫情高峰.结论:近年来随着贸易国别的不断扩大,进境绵羊皮批数的增加,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上升了5倍以上,焦作地区羊皮加工业受白腹皮蠹疫情的威胁日益增多,携带白腹皮蠹疫情的发生也呈增加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制定疫情防控计划、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企业安全、卫生意识、加强产品装运前除害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近年来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特点、趋势及规律,为检验检疫系统截获防护白腹皮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自带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白腹皮蠹疫情截获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上半年焦作检验检疫局共截获白腹皮蠹疫情14批,各年度截获白腹皮蠹疫情数依次为1批、0批、4批、2批、1批、1批、5批。所有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中乌拉圭5批占35.714%,阿根廷4批占28.571%,美国2批占14.286%,南非、荷兰、加拿大各1批占7.143%。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绵羊皮构成中,甜板皮(a)8批占57.14%,盐干皮(b)4批占28.57%,混合型2批占14.29%。除2006年没有截获外,每年均有截获,且各年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春夏两季发生白腹皮蠹疫情高峰。结论:近年来随着贸易国别的不断扩大,进境绵羊皮批数的增加,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上升了5倍以上,焦作地区羊皮加工业受白腹皮蠹疫情的威胁目益增多,携带白腹皮蠹疫情的发生也呈增加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制定疫情防控计划、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企业安全、卫生意识、加强产品装运前除害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花斑皮蠹和黑斑皮蠹(鞘翅目:皮蠹科)的快速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皮蠹属昆虫个体小,形态高度相似,仅依据外部形态难以鉴定。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以黑斑皮蠹(Trogoderma glabrum)、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二者COI的碱基序列,找出所有序列多态性位点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最终选取限制性内切酶AflⅡ对二者进行酶切。结果表明,黑斑皮蠹的COI序列可被限制酶AflⅡ切开,形成535bp和347bp两部分,而花斑皮蠹COI片段中因不具有AflⅡ酶切位点而不能被切开,从而将二者成功区分,实现对黑斑皮蠹和花斑皮蠹的快速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8.
从鲢鱼肠道中分离得到2株细菌,菌株编号为SC-1、SC-2,并进行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2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吲哚和VP试验阴性,均不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均能利用枸橼酸盐、葡萄糖、山梨醇、木糖等;采用数值编码鉴定,SC-1为费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SC-2为罗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ohdei)。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分析显示,2株菌均对青霉素类(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头孢孟多、头孢氨噻肟、先锋必素)、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以上研究结果对揭示鱼类肠道菌群结构及鱼病防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搞清楚花斑皮蠹的生物学特性和幼虫密度与化蛹的关系,对花斑皮蠹采用室内 饲养和系 统观察。结果表明,(1)在相对湿度为(75±3)%,温度为35℃、32.8℃、27.8℃、2 2.8℃、17.8℃的 条件下,花斑皮蠹的蛹期分别为(3.97±0.91) 、(4.07±0.88)、(5.13±0.89)、 (9.41±1.49)、(18. 8±4.3)d,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2.14±0.69)、(2.25±0.59)、(2.43±0.92)、 (4.53±2.34) 、 ( 17.23 ±5.65)d,卵期分别为(5.59±0.49)、(5.9±0.97) 、(8.85±1.04)、 (13.79±1.0) 、(28.6 ± 0.26 ) d,蛹平均羽化率为(98.7±0.4)%,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53.6±5.8)粒, 卵平均孵化率为 (82.8±3.7)%;(2)羽化后的成虫取食蜂蜜后其寿命相应延长,未交尾的雌虫寿命长 于雄虫,而交 尾后则相反;(3)虫口密度越大末龄幼虫化蛹历期越长;(4)雌雄性比为1.0∶1.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种类和功能,以诠释肠道细菌对草地贪夜蛾寄主植物适应性的影响,为揭示草地贪夜蛾的寄主适应机制及进一步预测其寄主谱扩张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对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利用筛选培养基对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及对苯酚有代谢能力的菌株进行初筛,并进一步用DNS法测定相关菌株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酶活性,用含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菌株,检测菌株的苯酚降解效率。【结果】共分离获得45株细菌菌株,经同源序列比对分析,45株细菌菌株分属于3门5属8种,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放线菌门(Acinobacteria)的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其中克雷伯氏菌属的丰度最高。45株菌株中有产纤维素酶菌株11株,酶活力最高的是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K3,为0.105±0.007 U/mL;产木聚糖酶菌株10株,酶活力最高的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9,为1.090±0.468 U/mL;产果胶酶菌株5株,酶活力最高的是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K27,为0.193±0.047 U/mL;降解苯酚的菌株9株,降解速率最高的是沙福芽孢杆菌菌株B8,为(0.347±0.042)%。【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产酶菌株多样性较高,推测这是导致草地贪夜蛾寄主谱广,对寄主为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溪、巫山地区玉米地里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了其肠道优势细菌,并基于16S rDNA测序开展了优势菌的属水平鉴定,共获得了30个细菌分离株,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归于5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丰度最高,占所有分离菌株的63%;假单胞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仅在巫山地区分离得到,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仅在巫溪地区分离得到.实验确定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细菌的种类及丰度,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以及迁飞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的防治效果,分别采用点滴法和喷雾法对花斑皮蠹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京绿一号、24.5%虫无敌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和阿维菌素2.0 LD50分别为1.78×1-0 3、3.56×1-0 3、7.03×1-0 3、32.90×1-0 3μg.头-1;使用京绿一号、虫无敌和杀灭菊酯48 h后,花斑皮囊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78%,3种药剂防治花斑皮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花斑皮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斑马鱼Danio rerio肠道细菌多样性,采用细菌分离纯化、16S r DNA基因分子鉴定技术,对斑马鱼肠道细菌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从斑马鱼肠道分离纯化出1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Zf1、Zf2、Zf3、Zf4、Zf5、Zf6、Zf7、Zf8、Zf9、Zf10、Zf11和Zf12,其中对7株分离菌构建p MD18-T/16S r DNA的阳性克隆测序显示,Zf1、Zf11菌株与Aeromonas veronii的16S rDNA序列一致性为99%,Zf4、Zf8菌株与Sphingomonas sp.的一致性为99%,Zf5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的一致性为99%,Zf7菌株与Aeromonas sp.M10的一致性为99%,Zf10菌株与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GI3-M-5-G01的一致性为92%;16S r DNA分子鉴定表明,Zf1、Zf7和Zf11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Zf4、Zf8属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Zf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Zf10为一种新菌株;采用PCR-SSCP技术对12株细菌16S r DNA基因V3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斑马鱼肠道细菌16S r DNA基因V3区存在多态性,其中Zf1与Zf11菌株带型一致,Zf4与Zf8菌株带型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鱼类肠道菌群结构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仓储害虫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和拟白腹皮蠹(D.fris-chii kugelann)触角感器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结果表明:2种害虫的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共11节。2种蠹虫均观察到4类7种感器,为毛形感受器(ST)、刺形感器Ⅰ、刺形感器Ⅱ、刺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B?hm氏鬃毛;通过比较2种蠹虫的触角感器,讨论了其可能的功能及在分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花斑皮蠹成虫活动性越强,飞翔的虫口数越多;光照度为380 lx时,短时间内即可刺激成虫起飞,在黑暗的条件下,成虫比较安静;未交尾的雌、雄成虫起飞虫口数分别为31.1%和82.52%;交尾产卵后雌、雄成虫起飞虫口分别为6.67%和77.78%;配对成虫有61.2%的成虫飞翔,其中雌虫占14.3%,雌虫未产卵或开始产卵或羽化后7 d内起飞较多;成虫交尾呈"V"型,一生多次交尾;雌虫产卵前活动频繁,身体边爬行边后倾,后倾时露出产卵器上下左右摆动,寻找适当的产卵场所;卵有单产、串产、成排产、聚堆产,卵多产于缝隙等处.  相似文献   

18.
大鲵赤皮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1-型荧光假单胞菌,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霉,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铒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思茅松毛虫6龄幼虫肠道细菌的ARDRA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佑赫  熊智  王金华  张武先  王海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84-1686,1690
从自然种群的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6龄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了6株细菌.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2种双酶组合Hae Ⅲ和Hin d Ⅲ、HinfⅠ和TaqⅠ对PCR产物进行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RDRA),得到了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对每个操作分类单元(OTU)的代表菌株进行16 S rDNA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6株肠道细菌中,6N01、6N02、6N03、6N04和6N0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6N06属于克雷伯氏杆菌属(Klebsiella sp.).  相似文献   

20.
溴甲烷和磷化氢混用对花斑皮蠹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75%条件下,研究了溴甲烷与磷化氢以100∶1、100∶2、100∶5、100∶10的比例熏蒸防治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3~4龄幼虫各5 h,结果表明:溴甲烷及4种比例混用的LD50分别为8.43、6.71、6.42、5.89 g.m-3和3.86 g.m-3,4种比例混用均能使溴甲烷增效,但以100∶5的比例使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