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努力巩固粮食生产 稳定发展的好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指出,尽管这几年粮食丰收,但我国粮食总体上仍产不足需。从1999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滑坡,2003年比1998年产量下降15.9%。这3年粮食生产仍属于恢复性发展。“十一五”要实现10000亿斤的目标,难度仍然很大。一是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保证粮食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达到11424亿斤,增产49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粮食生产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这说明,稳定粮食生产,仍应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信息博览     
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两年获得丰收,同时进口粮食数量增加,国内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业部有关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粮食市场供需继续看好,将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量供大于求,价格继续回落,粮食品种结构仍存在问题。总结1993——1994年全国性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国内粮食产量徘徊,增产幅度小于粮食需求的扩大,同时,我国粮食净出口量过大,尤其是1992~1994年粮食年平均净出口量在440万吨,使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加大,导致价格上涨;二是粮食结构性短缺,也就是沿海地区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4.
●我国做出的有关主要农产品的具体承诺有哪些?粮食粮食涉及到国家食物安全,几乎在所有国家,保障粮食生产都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199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粮食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实行按照保护价格收购粮食的政策和限制进口的政策,使国内市场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情况引起了美国等出口国的高度关注,并且将中国取消出口补贴和限制国内扶持确定为通过入世谈判实现的重要目标。可以说,我国入世协议中与农产品有关的所有承诺均涉及到粮食产品,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  相似文献   

5.
2000年,我国粮食因灾减产,其中旱灾影响产量 500亿斤以上。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还不稳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200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9000万亩, 2001年仍呈减少趋势,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农业部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巩固粮食生产基础。主要是保护好耕地和水资源,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加强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的培育和配套生产技术的攻关,搞好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二、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按照发挥…  相似文献   

6.
马瑛 《甘肃农业》2005,(11):15-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新的成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成为全年经济发展最耀眼的亮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中央采取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村仍是落后区域。  相似文献   

7.
《乡村科技》2011,(12):12-12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但粮食丰收了,粮价为何还上涨? 大家关注到,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增产的同时,粮食价格保持了持续多年地上涨,与2003年相比,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即农民销售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81.1%,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8%。今年我国粮食已连续第8年增产,但是粮食价格仍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出现粮...  相似文献   

8.
试论辽宁省水稻生产潜力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人WTO以后,水稻是我国少数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特别对东北地区的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农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好粮食生产,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从近年情况来看,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人与粮的矛盾将日趋激烈,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笔者通过下乡调查、走访农户、征求意见、与有关人员探讨等,结合温州当前生产实际,提出全市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旨在为今后全市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08,(3):7-7
中国科学院相关课题组今年2月发布《2008年我国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形势的分析预测》,预测200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仍将略增,棉花播种面积及产量与2007年持平或略有增加,油料播种面积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如后期气候适宜,预计会实现较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累计增产700亿kg,但产需仍存在缺口,保持粮食供给总量平衡的压力依然严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黑龙江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在世纪之交乃至21世纪,粮食供需不平衡仍是主要矛盾,需大于供的状况将会长期存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重视农村工作,特别是要把粮食生产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要依靠科技,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增加投入来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证产量,稳定社会。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将通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等7项重点措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探索粮食生产投入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1995,(7)
粮食市场呈现三大矛盾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存在三大结构性矛盾。1.地区间供求结构失衡可能进一步加剧。近年来,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粮食生产呈减产或停滞趋势,使我国粮食市场地区间供求失衡的矛盾继续扩大。2.粮食品种供求结构失衡的矛盾仍将持续。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我国稻谷的产需之间在1993年出现了缺口。受膳食习惯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影响,稻谷供求缺口是其他粮食品种难以代替的。1994年我国稻谷减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20日,农业部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来贺信,祝贺黑龙江粮食产量超千亿斤。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黑龙江省今年粮食总产达千亿斤,这是国家粮食安全建设上的一大喜事,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为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粮食储藏损耗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每年生产出来的粮食不计其数,但是粮食存储却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随着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农业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也逐渐改革,但是总体上的现代化水平依然不高,尤其是粮食存储消耗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国农业检测部门的公告指出,我国每年的粮食损耗率逐年增加,并在2017年达到了8%,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我国的7-8%的人口没有粮食吃,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针对这  相似文献   

17.
陈洁 《中国农垦》2011,(8):52-53
近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国内粮食需求稳定增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仍不可低估。如何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我国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古语讲:“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多年来。陕西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全省粮食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也基本稳定在1100万t左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省的粮食已过关,可以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19.
韩一军 《农业展望》2008,4(1):24-27
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与供求的分析,指出近年来粮食生产增长乏力,国际供求关系紧张,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国内供给比较充裕,粮食价格相对平稳;国内外粮食价差拉大,我国价格竞争力增强,但仍呈净进口格局。对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和展望,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生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起草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首部粮食法。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对粮食法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从源头上保证国内粮食供应能力,又要加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