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延农11号是1992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合丰25号为母本,长农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原品系编号为延交9203-18-1-l。突出特点是熟期早,抗逆性、抗病性强,产量高,稳产性较好。该品种需≥10℃积温2.350℃左右,1998~2002年在各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抗病。2003年1月21日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延农11号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延农10号是由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作物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原品系编号为延交9103-35。突出特点是熟期早、抗病性强、丰产稳产等。  相似文献   

3.
"延农小粒豆1号"是1985年延边农科院以延交8302(延交75-14×GD50546)F3为母本,延交75-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 300~2 400℃左右.1995~1996年,2004~2005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优质、丰产、稳产性突出、抗逆性强;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东部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保苗18~22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是以吉农8203—2×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330-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823.3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9.2%;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751.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4.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是以(长农4×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203-2(吉农4)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693.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1.1%;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772.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7.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延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农10号”是1991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研究所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绥农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250℃左右,1997-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势、多抗;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4-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9.
大豆新品种"吉农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吉农13号”大豆新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区域预备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8.6%;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3.3%;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10.1%、2003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等地区的中熟区种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四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选育经过长农5号是1982年以长农4号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于1989年育成。原品系号为长交8210—2—2—20,缩号为长交8210—2。长农4号和吉林20号在1981~1983年全省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用它们做亲本,旨在保持其优异的丰产性、秆强抗倒、抗病虫、耐肥水的特点,同时保留吉林20号熟期偏早,子粒  相似文献   

11.
“延农9号”是1987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研究所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吉林2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250℃左右,1994-2000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多抗;2001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保苗24-30万株。  相似文献   

12.
桂春11号系选用外引早熟材料黔8854为母本,巴西大豆MG/BR-5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合间套种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18%,旨肪含量为20.1%;在南宁春播适宜播种期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下旬,秋播为7月下旬.文章介绍了桂春11号栽培技术要点及育种体会:根据育种目标正确选配亲本,选用地理上远缘、生态上相近的品种杂交.桂春11号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纯种产量2250.0~3000.0 kg/ha,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5.0%以上.适合桂南、桂中及桂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系统法经8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柳豆3号产量高,区试平均产量2250.0kg/hm2,百粒重18.0g,蛋白质含量45.23%,脂肪含量18.05%,籽粒外观品质极佳,商品性好,高产稳产、早熟矮杆、耐肥抗倒,耐荫性强,可单作也可间套种;可春、夏、秋三季种植。2003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大豆品种“延农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农8号”是1988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研究所以长农4号为母本,以合丰2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250℃左右,1994 ̄1998年在各级产量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多抗;1999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保苗24 ̄30万株。  相似文献   

16.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7.
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湘春豆2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d以上,且丰产稳产性好,适合湖南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蛋白质、脂肪双高的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春豆25号.  相似文献   

18.
嫩单11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7年选育,2005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嫩单11(原代号为NG-2),出苗至成熟120 d左右,需要≥10 ℃活动积温2 450℃.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研究:表现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突出优点.适宜黑龙江省西部第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