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甜叶菊在河西冷凉灌区气候条件下,可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育苗,实现一年一季生产,但由于育苗成本较高,影响了甜叶菊生产效益.针对甜叶菊种子小、育苗难、育苗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甜叶菊扦插育苗及根蘖繁殖栽培技术,每666.7㎡可节约育苗成本120元,单茬干叶平均产量可达300 kg经检测化验,甜叶菊叶每百克总甙含量在18g左右,远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任城区为避免甜叶菊因品种退化、施肥不合理、病虫害加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出现卖叶难或叶贱伤农的不利局面,再创甜叶菊产业新辉煌,进行了甜叶菊扦插育苗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已形成从品种更新、扦插育苗到收获贮藏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是野生在南美洲巴拉圭、巴西国境线附近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当地一直用来作为一种甜茶的甜味料.它的干叶中含6—7%的甜味,相当于蔗糖300倍的优质甜味成分——甜叶菊糖甙(Stevioside,C_(36)H_(60)O_(18)是配糖体的一种).近年来,甜叶菊作为一种代替糖料的天然甜味资源,正在引起人们的注视.在日本,1970年由住田哲也从巴西引入种子到北海道农试站以来,农林省的各个研究机关,从发展旱地作物而引入新作物的观点出发,决定进行甜叶菊适应性的多点试验.笔者等人也承担了该试验的一个部分——冲绳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甜叶菊,学名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ey.又名:甜菊、甜草、甜茶、糖草、天草.因具高甜度低热量的特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称之为“天然糖精”、“活糖精”.甜叶菊是多年生草本糖料作物,其糖粉有三类六种.它们都是二萜配糖体,含有四环双萜结构.主要的有两种,即甜菊甙和甜菊甙A.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甜叶菊在种子繁殖、扦插技术、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人工种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这种优良的高糖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凉州区甜叶菊推广种植区,探索应用拱形温室对甜叶菊的种子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使甜叶菊苗的育成率达到了85%以上,有效解决了甜叶菊苗在凉州区境内因育苗时间与种植时间冲突,造成甜叶菊种植时间延后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甜叶菊主要利用部分为其叶中糖甙,因此,其叶子产量与质量测定,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调查时总要抽样测定甜叶菊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单株叶重等等,同时分析它们之间关系,以及研究这些性状与产量、质量关系.测算作物叶面积方法较多.由于甜叶菊叶子本身为不规则的各种形状,因此,利用叶长与叶宽乘积测算后,与实际叶面积有差异.本文探讨利用矫正系数来正确表达甜叶菊叶面积的测算方法,为今后科研、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华南124、华南7号、华南205和南植199等4个木薯品种种条在苗床育苗和田间直接扦插繁殖时的生根效果、芽萌发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木薯在育苗移栽后与田间直接扦插种植时植株的成活率也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苗床育苗时,木薯种条的生根与萌芽情况皆优于田间直接扦插,苗床育苗后移栽田间的木薯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田间直接扦插的木薯种条。  相似文献   

9.
针对甜菊种子小、育苗难、成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详细总结了甜菊穴盘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在日光温室内应用穴盘二级育苗新技术,可使甜菊育苗周期缩短15-20d。配套应用穴盘移栽、高垄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使甜菊在甘肃酒泉地区的平均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较传统育苗方式提高35%,单茬干叶平均产量达4140kg/hm^2,较常规土床育苗增产1890kg/hm^2。经检测化验,产品糖甙总含量达到12.11%,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0.
宋必军 《中国茶叶》2010,32(5):17-18
短穗扦插育苗一直是山区茶园进行茶树无性系繁育的一种常规育苗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采用了“两膜一网”覆盖,除遮阳网覆盖和地膜覆盖这两项重要措施外,微膜覆盖畦面也是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和出圃率的关键措施。在生产实践中,扦插育苗大都采用了微膜覆盖技术,但是实践中发现,该技术在给扦插育苗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近几年,笔者分别对覆盖微膜和不覆盖微膜的育苗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嫩枝扦插育苗是黑果腺肋花楸育苗的重要手段,该文从扦插前穗材准备、苗床设计、枝条采集、插穗制作和扦插后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起苗分级、苗木包装等方面对嫩枝扦插育苗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大幅度提高扦插成活率、苗木茁壮、林相整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防蚜虫温室中利用液体培养基繁殖马铃薯脱毒苗。将成束小苗栽植于(石至)石作基质的育苗盘中作为基础苗,并连续剪取主茎和侧枝的顶芽进行扦插。与直接利用瓶苗进行扦插相比,小苗成活率高,结薯个数较多,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研究了育苗盘繁殖无毒小薯的适宜密度。根据对有翅桃蚜飞迁测报,提出了我国中原区的良种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宫粉紫荆容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不同基质、生长在母树3种不同部位的穗条和5个吲哚乙酸浓度梯度,对宫粉紫荆扦插育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心土基质进行扦插育苗,宫粉紫荆扦插苗成活率最高;生长在母树中部的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生长于上部以及下部的穗条;吲哚乙酸在300 mg/L浓度以下对扦插苗成活率有明显的提升,但浓度过高产生抑制作用,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刈割间隔时间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刈割两茬不同刈割间隔时间(72d和94d)对其产量、茎秆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间隔72d二茬刈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饲用型甜高粱产量和茎秆品质,促进甜高粱饲用和糖用价值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甜叶菊在广东省云浮地区丘陵、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生长状况良好,采用穴盘育苗后6d发芽,14d长出二叶,46d进行大田移栽,167d盛蕾期收获,干叶产量为5730kg/hm~2,种子不能正常繁殖。试验为甜叶菊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种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干热河谷地区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孕蕾初期进行刈割1茬和不刈割处理后,从其种子成熟时间、产量方面,研究刈割对该区引种的紫花苜蓿品种种子生产的影响,以提高其种子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地区,在紫花苜蓿孕蕾初期刈割1茬后,种子产量平均提高14.933 g/m2,并促使种子主要集中在播种次年的5月份成熟采收;10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中,猎人河(74-55)的种子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达36.401 g/m2,其次是萨兰纳斯(75-43)和德宝,其种子平均产量分别为31.727 g/m2和30.060 g/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比的腐熟基质对桉树育苗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熟椰糠、腐熟稻壳、腐熟木屑为原料,进行混料设计,研究3种腐熟原料对桉树育苗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优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对桉树苗出圃率、成活率影响显著,对苗木鲜(干)重影响显著.从苗木出圃率、成活率、形态指标及生产成本综合因素考虑,筛选出适合桉树育苗的优质配方:腐熟椰糠∶腐熟稻壳∶腐熟木屑=2∶1∶4.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甜叶菊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LA均明显提高了甜叶菊的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与对照(清水)相比,0.10%的ALA叶面施用效果最佳,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分别提高88.02%、0.40个百分点、33.62%。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方法,是目前茶树良种繁殖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由于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后,茶树的扦插成活率显著提高.但由于育苗者提高了插穗的密度后,造成茶苗生长细弱的现象,这种水稻田加塑料膜密闭的育苗方法育出的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65%),虽然每年出圃的茶苗数量在增加,但茶园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作者试图在探索、研究一种低成本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提高通草发芽率和生根率的基质配方。[方法]分别利用5种不同基质处理,研究基质对通草扦插和播种育苗中扦插生根率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以河沙进行通草根段扦插的生根率在13%左右,用品氏泥炭土(丹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在12%左右,均为较好的通草扦插育苗基质和播种育苗基质。[结论]可为通草种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