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缙云县茭白种植历史悠久,且享有"浙江茭白之乡""中国茭白之乡"的称号,2016年,缙云茭白栽培体系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2017年,缙云茭白全产业链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2018年,缙云茭白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至2018年底,全县茭白种植面积4 386.7 hm2,产量126 000 ...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余姚河姆渡镇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特色蔬菜--茭白.经过10年打拼,以质量立足市场,以质量建立品牌,促进茭白产业化跨越式发展.2008年河姆渡镇茭白种植面积达2 000 hm2,预计产量超过5万t,产值1亿多元.全镇80%的农户从事茭自产业,仅茭白产业一项的收入,占农民全年总收入的65%以上."古址"牌茭白成为"浙东第一茭",也成为"一镇一品"的致富产业.回顾茭白产业发展历程,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缙云县地处浙中南山区,境内多河谷平畈,十分适合茭白生产.从1982年开始引种茭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100 hm2左右,种植茭白已成为缙云县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茭白是余姚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姆渡镇罗江村开始种植.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余姚市茭白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333.3 hm2发展到现在的3 334 hm2.但目前大部分茭白都采用露地栽培,采收季节比较集中,农民增产难增收.设施栽培在余姚发展相对滞后,据连续3~4年的调查,设施栽培面积在33.3~40.0 hm2波动.为筛选出适合余姚市大棚种植的茭白新品种,特引入了4个新品种进行了大棚茭白品种比较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季茭白"一茬双收"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我国茭白产业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茭白主产区由江苏、湖北向浙江、安徽一带转移,特别是浙江省,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力量开展茭白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攻关,先后成功选育了浙茭3号、金茭1号、金茭2号和丽茭1号等茭白新品种,研究并推广了大棚双季茭白、高山茭白、冷水茭白等先进技术,茭白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产业效益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特点,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约2.7万hm2,其中单季茭白1.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1武汉地区茭白品种变迁 武汉地区茭白栽培历史比较悠久.1949年以前,武汉市郊区的后湖、十里铺等地就有茭白种植.1963年编印的<武汉市主要蔬菜品种志>介绍,武汉地区早期的茭白均于湖边、低洼地区种植,品种主要有三个:①泡子,又名湖南茭白,自湖南引入,主要分布在汉口后湖及武昌沙湖等地,早熟,9月下旬~10月中旬上市,每667m2产量900~1100kg;②廖子,又名江西茭白,自江西引入,主要分布在汉口后湖一带,早熟,10月上旬~11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250~1400kg;③红麻壳子,系武汉农家品种,分布在武昌莲溪寺一带,中熟,10月上市,每667m2产量1250kg左右.这三个品种均为单季茭,当时采取1次定植,2~3年收获的栽培模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武汉地区栽培茭白品种结构没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余姚市河姆渡罗江村开始种植茭白.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茭白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333.3 hm2发展到现在的3 466.7 hm2,产品已远销全国13个省市,并出口日本和意大利.但目前绝大部分栽培都采用露地栽培(常规栽培),采收季节比较集中,农民增产难增收.为了提早茭白上市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笔者进行了茭白大棚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8.
茭鸭共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鸭共作是一项无公害生产研究的新课题,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茭白移栽后,将雏鸭放入茭白田中,直至茭白采收结束,鸭子与茭白按摩、耘耥、除草、吃虫,鸭子的粪便可作为茭白的肥料,茭白与鸭子建立一种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北地区茭白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茭白(Zizania latifoliaL.)栽培历史比较悠久,主要分布在武汉、潜江、仙桃、鄂州、咸宁、恩施等地区.近年来由于茭白价格高、效益好,湖北省茭白面积呈现稳步扩大趋势,但茭白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调查了湖北地区茭白主要病虫害,并参考相关资料[1-7],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茭白是夏秋季节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随着茭白新品种的不断推广,从初夏到晚秋都有茭白上市供应,生产旺季往往供大于求,唯独春季供不应求.为了提早上市,提高种茭效益,近年来,本地利用地膜覆盖种植茭白,面积逐步扩大,采收期可比露地栽培提前一个月.一般每667m2地膜栽培的茭白可产鲜嫩茭白1500kg以上,产值达450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茭白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茭白作物种质资源、茭白生理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列出了我国茭白生物学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我国茭白的生物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茭白、水芹轮作新模式可以在一年内收两季茭白和一季水芹(茭白只须定植一次).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推广,这种轮作模式在无锡市广益镇的推广面积逐步扩大.其中夏茭的上市期比传统的常规栽培略迟一些,而秋茭的上市期比传统的常规栽培早一些,这样错过了其他茭白的上市高峰期,价格较高,经济效益较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茭白叶工艺品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分布于全国大多数省份,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国茭白种植面积约72万hm2,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茭白鞘叶生物质量占茭白植株总质量的50%~70%,每667 m2茭白田每年产生的茭白鲜秸秆达5 000kg以上[1].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正>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Hand.-Mazz.〕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水生蔬菜,国外仅在东南亚地区有零星栽培。我国茭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茭白面积已达到6.7万hm2以上,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浙江省是全国茭  相似文献   

15.
诱导获得了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愈伤组织,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茭白品种和诱导获得的2种茭白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筛选获得的12条ISSR和7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21条清晰条带、20条多态性条带,其中茭白品种材料与愈伤组织的多态性位点比率分别为3.30%和13.22%.正常茭白的3个品种之间未检测到多态性;正常茭白与野茭间多态性位点比率为3.31%;但愈伤组织与茭白之间的基因组多态性为11.57%.表明组培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组多态性明显高于正常田间无性繁殖产生的变异,茭白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茭白的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6.
茭白是我国的水生特产蔬菜,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栽培,尤以江苏、浙江两省栽培面积为多。如浙江缙云县城关、壶镇、新建等地农民利用村边路旁地块,以及污水田、浅水池塘等地种植茭白,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解决了九、十月淡季蔬菜供应。该县除自给外,还卖给外县。 但在茭白种植过程中,常遇到雄茭问题,因而严重的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如缙云县云和镇蔬菜大队第二生产队, 197 3年种1. 4亩茭白,雄茭率高达93%。魏三德种0.15亩茭白,全部都是雄茭。 茭白是多年生的水生禾本科作物。由于黑穗病菌由前一年的母株传到下一年的幼苗中,与蒙R生长时该病菌…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茭白栽培新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也是浙江省最主要的水生蔬菜,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茭白的效益较高,农民种植茭白的积极性很高,种植茭白已成为浙江省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茭白种植分布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安徽、上海、湖北、江苏、江西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提高秋茭产量和商品性的新技术,以双季茭白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移栽后15、30、45 d割除茭白种茎,考察分析种茎不同割除时间对茭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30、45 d割除茭白种茎,可以提高茭白有效分蘖数、增加壳茭质量、改善茭白商品性、促进增产增收;割除时间过早,分蘖数量过多,不利于培育大分蘖,达不到预期的增产目的.建议双季茭白秋季种茎割除时间以移栽后3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翁丽青 《北方园艺》2021,(19):174-176
该研究介绍了一种单季茭白一种三收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单季茭白春季经二段寄秧育苗,当年秋季收获第一茬茭白,产量30000 kg·hm-2左右,产值15万~18万元·hm-2;第二年春季割掉老棵留足游茭苗,夏季收获第二茬茭白,产量30000kg·hm-2左右,产值15万~18万元·hm-2;夏茭收获后割掉老桩从新抽生,秋季收获第三茬茭白,产量22500 kg·hm-2左右,产值10.5万~13.5万元·hm-2.两年三茬总产值在40.5万~49.5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是余杭区主要的水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余杭区茭白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全区茭白面积达920hm~2,其中已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的达466.7hm~2以上,崇贤牌茭白远销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种植大棚茭白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提早茭白上市时间,增加农民收入,2004~2005年我们进行了茭白大棚栽培技术试验,面积2hm~2,总结出了一套大棚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