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想养好中蜂,必须培育出优良的蜂王。蜂王的优劣,决定了蜂群强弱和产蜜量多少。良好的蜂王产卵多,能维持强群,抗逆性强,增产效益高。为了改善中蜂原有野生习性,使中蜂优良种性得到利用,养成强群,提高生产力,就必须从人工育王这一工作着手。使用自然王台,由于不能确定蜂王出台时间,蜂群容易飞出,收捕时费时费工。  相似文献   

2.
1选用优良蜂王,并常换新王在中蜂生产实践中,我们常见到有分蜂热的强群,其工蜂采集情绪低迷,产蜜量大大低于没有分蜂情绪的较小群势。养蜂有句话:“养蜂就是养王”,可见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和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蜂种的品性是蜂群本质的遗传现象所决定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坚决去劣选优,选用优良蜂群进行育王,除掉劣群中产生的雄蜂。蜂王的生理状况受育王时的气候、蜜粉源、群势和育王技术的影响,同样也随着蜂王的老化而降低其生活力,中蜂王的老化要比意蜂王更快些,因此要强调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更换新王,这样既提高了蜂…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有人对中蜂标准化蜂箱高度做了改革,使很多养蜂人采用这种苏式蜂箱饲养中蜂,这样确实给养蜂者带来较好的收益,在产蜜量上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具体总结如下:1.目前中蜂蜂王维持大群能力有限,采用苏式蜂箱饲养时,箱体空间未能全部利用起来。2.用苏式蜂箱饲养的中蜂群在过冬时基本只能达到23脾蜂,如遇到恶劣的天气,蜂群难以过冬,无法结团,耗蜜量大增。  相似文献   

4.
中蜂新法饲养,必须有目的按计划的分蜂、换王,蜂王的选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地区1967年开始人工育王。当时是利用人工台基移虫育王。我们正安地区早春只有油菜一个花期,3月底结束,到主要蜜源乌桕开花,有70天左右的断蜜期。几年来,我们在育王工作中有过失败的教训,早了没有王浆,晚了油菜花期结束,中蜂的培养群对人工台基不接受,迫使我们改进方法。首先观察蜂群的习性,发现失王的蜂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培养新蜂王,我们就将幼虫移入自然台基里作试验,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5.
中蜂在我国分布很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强,如能充分发挥中蜂的生产能力,对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据我几年来在饲养中蜂过程中的一些观察试验,对如何发挥中蜂的生产潜力,提高中蜂的采蜜量,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愿和同志们商讨。一、中蜂蜂群的产蜜量高低,与蜂王的质  相似文献   

6.
从前我们这里饲养的中蜂都是近亲繁殖,任其自然交尾,使得蜂群的个体变小,品质变劣,产蜜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田顺兴 《中国蜂业》2001,52(6):40-41
在杂志或有关专业会议上提出 :“王台内王浆越多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小”我认为这种观点或者说法都是错误的 ,“王台内王浆多育出的蜂王个体大”这完全是正确的 ,毫无疑问的。蜜蜂是经过几千万年自然选择 ,繁衍生息生存下来的物种 ,人工饲养管理蜂群培育王台时 ,有意或无意为蜂群选择外界优越的自然条件 ,人为奖励刺激蜂群育王 ,一次或多次向王台内移虫 ,其目的是为了促使蜂群培育出好的蜂王。培育好蜂王先决的条件是王台内有充足的王浆 ,但是王台内王浆的多少决定因素是蜂群中的工蜂 ,工蜂会根据蜂群内本身的需求情况 ,以及外界蜜源 ,温湿度的…  相似文献   

8.
中蜂蜂王在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使中蜂蜂种的优良性状一代一代传下去。对此 ,广大的中蜂爱好者深有体会。然而 ,怎样去选择一只优良的蜂王用于生产 ,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1 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中蜂蜂王不外 2种类型 ,一是黑色王 ,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 ,体小 ,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 ,飞行快捷 ,抗性强 ,但繁殖缓慢 ,群势发展慢 ,产蜜量略低 ,分蜂性强 ;枣红色蜂王体大 ,性情温驯 ,产卵力强 ,所在蜂群能培养成强群 ,蜂产品产量稳定 ,但抗性差 ,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  相似文献   

9.
中蜂群加继箱的目的是为了分区饲养。分区饲养的优点: 1.能顺利解决取蜜与繁蜂的矛盾; 2.保证蜂蜜纯净; 3.保证蜂王安全; 4.保持蜂群正常发展; 5.方便进行人工育王; 6.方便调控蜂王和轮换育虫巢脾。  相似文献   

10.
中蜂新法饲养根据蜂群状况和特点可分为:蜂群不稳定期到趋向稳定期和稳定期三个不同的时期进行管理,比较合乎中蜂生物学特性,也便于实现中蜂新法饲养达到逐步驯化中蜂,提高种性,提高产蜜量的目的。中蜂新法饲养三个时期的划分与特点分  相似文献   

11.
诱入蜂王的方法:中蜂新法饲养,因蜂群失王,更换老劣蜂王,或进行人工分蜂等都需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一般在大流蜜期,蜂群失王1~2天可采用直接诱入的方法。诱入之前4~6小  相似文献   

12.
谭永堂 《蜜蜂杂志》2005,25(9):24-24
中蜂是一个好蜂种,可以定地饲养也可以小转地饲养,虽然收入相对来说少些,但养蜂成本较低,如果养得好的话,其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其他蜂种,尤其对于老年养蜂者来说更是一个好蜂种。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何育好中蜂王,如何把中蜂培育成强群,是解决中蜂问题的关键。1选择合适的育王时间一般来说,养蜂者都是选择在大流蜜期育王,但在此时无论多强的群势,只要发生分蜂,劣质蜂王和雄蜂就会满天飞,使养蜂者无法控制蜂王不与劣质雄蜂交尾。选择一合适的育王时间,能人为控制优质蜂王和优质雄蜂交尾,为下一代蜂创造良好的遗传基因。在大流蜜期后有很长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蜂在我县山区普遍饲养。但是蜂群产蜜量低,也不稳定。蜂群产蜜量低的原因主要是定地饲养,没有充分地发挥蜂群的生产能力。就以我地来说,春季油菜面积小,其中胜利油菜面积更小,单靠夏季五倍子(又名:盐肤木,下同)一个蜜源,难以获得高产。特别是五倍子流蜜有大、小年的习性,  相似文献   

14.
中蜂蜂王在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使中蜂蜂种的优良性状一代一代传下去。对此 ,广大的中蜂爱好者深有体会。然而 ,怎样去选择一只优良的蜂王用于生产 ,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1 .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中蜂蜂王不外 2种类型 ,一是黑色王 ,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 ,体小 ,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 ,飞行快捷 ,抗性强 ,但繁殖缓慢 ,群势发展慢 ,产蜜量略低 ,分蜂性强 ;枣红色蜂王体大 ,性情温驯 ,产卵力强 ,能培养成强群 ,蜂产品产量稳定 ,但抗性差 ,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枣红色蜂…  相似文献   

15.
问 :现在的广告中都说自家的蜂王产蜜量高 ,如美意、金喀、澳意、松丹一号、喀阡黑王、国蜂 2 1 3等 ,都说增产百分之几 ,我不知道哪些蜂王的蜂群产蜜量最高 ,零星蜜源利用最好 ,适应在皖南定地饲养 ,请说明上述蜂王的生活性能、优点和缺点 ?(安徽无为 杜健夫 )答 :蜂群产蜜量的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如群势大小、蜂群内部的卵、虫、蛹脾的数量及结构 ,内外勤蜂比例 ,蜜粉源植物种类及泌蜜特点 ,外界气候条件 ,不同品种的饲养管理技术等均可对蜂群的产蜜量带来影响。另外 ,在甲地产蜜量最高的蜂种 ,在乙地产蜜量不一定最高。因此 ,没有…  相似文献   

16.
养蜂的目的之一在于夺取蜂蜜的高产稳产,这是养蜂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丰富的蜜粉源,良好的气候条件是直接影响蜂蜜高产稳产的重要外部条件。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龙门县中蜂高产蜂场的经验。现就饲养管理技术方面谈谈高产稳产措施。一、选用优良蜂王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同场蜂群间常见繁殖、产蜜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就是受到蜂王素质影响的结果。蜂种的品性以及蜂王的生理条件反映出蜂王素质的  相似文献   

17.
李林庶 《中国蜂业》2007,58(7):28-28
中蜂活框饲养与土法饲养相比,产蜜量比土法饲养高,管理措施易于实施。但如果管理措施不当,蜂群的生存发展及生产效益不高。中蜂活框饲养应依据中蜂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当地气候、蜜源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蜂蜂王的产卵力比意蜂差,在一般情况下每昼夜仅能产卵七百颗左右,比意蜂低一倍以上。因此群势小、产蜜量低。为将中蜂养成较强大的群势,提高采蜜量,必须采取快速繁殖。春季蜂王从恢复正常产卵到第一个大流蜜期到来之前,是蜂群繁殖速度最快的时期。若在第一个主要蜜源之前能有一至二个辅助蜜粉源,对蜂群的繁殖是最有利的。因为这个时期的蜜粉源,足以刺激蜂王产卵和  相似文献   

19.
贵州正安县安场区在坚持办好集体养蜂场,全面推行中蜂新法饲养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培育蜂王的科学实验,改革人工台基移虫育王的方法,试验成功了“自然台基人工育王”的新技术,为早育王,育好王,加速蜂群发展,提高蜂蜜产量,创造了有利条  相似文献   

20.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3,54(2):24-24
养过中蜂的人都知道 ,中蜂一般养到 4~ 5框蜂就要产生分蜂热。一旦分蜂 ,群势立即减弱 ,巢虫乘机而侵 ,在炎热缺蜜的夏季常弃巢飞逃。中蜂分蜂性强 ,群势弱 ,抗巢虫和囊状幼虫病能力差 ,爱咬巢脾 ,产蜜量低 ,因此许多养蜂专业户都不喜欢饲养它。虽然中蜂有这些缺点 ,但是中蜂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 ,在没有大片集中蜜源条件下的地方 ,饲养中蜂还是比意蜂好。其中如何维持中蜂大群 ,是饲养技术关键。一、蜂王选育蜂王决定蜂群的生产性能 ,也获得蜂产品高产、稳产的决定因素之一。“秋分”以后气候暖和 ,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也比较丰富 ,特别是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