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进的姜种是山东省莱芜的香蕉姜,该品种需要活动积温2800℃,生育期180天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一、姜种的选择和处理1、姜种的选择应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一般选用山东莱芜大姜。选用肥大饱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和无损伤的姜块作种。2、姜种处理(1)晒种。播种前20~30天,选晴天将姜种平摊在背风向阳的平地上晾晒,傍晚收进室内,以防夜间受冻,晒至姜皮稍皱为止,一般晒1~2天;要防止暴晒。  相似文献   

3.
傅生 《农友》2002,(4):16-16
1.选姜。宜选小姜、片姜。健壮、整齐,芽痕明显的姜种,不要大姜,不要有病虫斑、畸形、色暗、干缩的姜种。要选奶头多、充实的生姜做种。  相似文献   

4.
选地深耕,施足基肥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中壤土作姜田,且三年未种过姜及茄科作物。耕前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豆饼或花生饼75Kg、磷酸二氨35Kg、硫酸钾30Kg、硼砂1Kg。深耕25cm~30cm,精细耥耙,耥实耙透,使土壤平整、碎细、上松下实。精选姜种,催好壮芽选、晒、困姜种选择莱芜大姜或滕州片姜作姜种,姜块肥大饱满、无病虫害,每块姜种以50 ~75g为宜。过大,浪费姜种,成本高;过小,苗期发棵慢,不利于根系生长。每667m2用姜种300 ~400Kg。选择晴天,用清水冲净姜种上的泥土,单摆在草…  相似文献   

5.
生姜,是特种经济作物,近年来,市场需求呈增加趋势。但目前,生姜栽培品种多属地方品种,长年种植和不正确的留种方法,导致种性退化,影响了姜的产量和质量。冬初是生姜采挖季节,要注意选留好姜种,以复壮种性。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良单株留种较好的地方品种有湖北的来凤姜、山东的莱芜  相似文献   

6.
1、播种前准备选种选用山东省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选种时应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30min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晒种一般在清明节前,将选好的姜种摊放在日光下晒5~7d,晒至姜皮稍皱为止,晒种期间,发现姜圆头部分有裂纹即为受冻姜块,及时剔除。  相似文献   

7.
<正>唐山市丰润区是河北省主要生姜产区,2014年播种面积1.8万亩。通过改进种植模式和完善生产管理技术,使平均亩产达到了4 500 kg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种植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1播前备种催芽1.1选种备种。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莱芜大姜、绵姜等。亩需备种400~500 kg。1.2晒姜和困姜。播种前20~30 d,一般于3月10日前后,将姜种白天平铺于草席或干净土地上摊晒2~3 d,傍晚前收  相似文献   

8.
<正>姜瘟病是危害姜的毁灭性病害,一旦感染姜瘟病,就会迅速蔓延,且无法治愈,造成重大损失。种姜带病是姜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只有加强对姜种的消毒,消灭吸附在姜种上的姜瘟病菌,才能减少姜瘟病的发生和危害。我们多年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姜种后再种植,都没有发现有姜瘟病的发生和危害,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罗雄坝子是罗平县的种姜区,为了更好的指导好农户科学种植小黄姜,摸清最佳种植节令、最佳种植密度、最佳播种量等生产因子,2015进行了生姜播种量因子区试试验。通过不同姜种大小(4处理4重复)区试对比,得出姜种大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指出当前生产中姜种普遍掰得过小,对苗齐苗壮影响较大,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建议生产中姜种用量每亩不低于250 kg,即每塘姜块重量不低于30 g为宜。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根据全息生物学原理,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部位进行选种的一种新方法。在农业生产上,用于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提高产量和品质。200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莱芜生姜不同部位的比较试验,分析了其遗传势、产量及其它经济性状的差异,其遗传势以主茎最强即主茎姜块留种效果最好,依次是一二三级分枝姜块,为科学选留姜种提供了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品种为莱芜片姜,按生姜分枝次序不同设主茎和一、二、三级分枝姜种4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24m2(6m×4m),种植规格为0·6m×0·2m,折666·7m2种植5560株。3月20…  相似文献   

11.
<正>1.培育技术要点。①选好姜种。要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小姜,不要大姜。小姜出芽率高,一般比大姜每千克多出芽8个左右。二要健壮姜种,不要病虫姜。三要色正、芽迹明显姜,不要色暗、奶头干缩姜。四要奶头壮、梗实姜,不要奶头瘦小松软姜。  相似文献   

12.
潜山生姜脱毒种姜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阳  徐德聪  李红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99-15700
对建立潜山生姜脱毒种姜快速繁殖体系的技术,如脱毒、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移栽驯化和种姜的培育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脱毒姜种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姜栽培     
1.选好姜种选好姜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即所谓“种好一半姜”。种子宜选生长均匀,大小适中,表皮完整,肉色新鲜,老熟无病虫的姜作种。凡表皮脱落,肉质变色,或有水渍腐烂的,决不能作种,如在病田选的姜种,种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以防带病入田。  相似文献   

14.
一、姜种.宜选健壮、整齐、奶头多、芽痕明显的小姜、片姜作姜种,不要大姜以及有病虫斑、畸形、色暗、干缩的姜作种.  相似文献   

15.
<正>姜瘟病是土传病害,在姜块膨大期最容易发病,导致植株枯死似发瘟状,并迅速蔓延。姜瘟病要以防为主,将病菌杀死灭绝在感染之前,一旦染了病,就很难控制,也很难治愈。实践证明,采用以下五招,能有效地防姜瘟病发生。第一招:姜种消毒。在种姜之前,要用600倍80%多菌灵水溶液浸泡姜种2~3小时,捞起晾干水分后再种植,以杀死灭绝吸附  相似文献   

16.
姜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近两年来,由于加工企业的发展及其附加值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随着姜种的引进,菌源增多,姜的病害也日益增多,姜炭疽病成为近年发生面积较大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7.
对莱芜姜、大黄姜、来凤姜、怀姜、沙姜、罗平小黄姜、南姜、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04‰,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仅0.04‰,莱芜姜、沙姜、南姜、怀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集中在0.50‰~3.00‰.沙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0.69‰;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来凤姜、怀姜、南姜、竹根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集中在5.50‰~9.00‰;大黄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低,仅4.34‰左右.生姜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共6种,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仅存在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沙姜中,以组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8.
1.莱芜片姜 莱芜片姜又名莱芜小姜,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品种。近年来,北京、河南、河北等省(市)相继引种,为华北、华东地区主栽品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一般株高80-90厘米,生长旺盛时可达1米以上。叶绿色,  相似文献   

19.
<正> 1 精选姜种、消毒摧芽。一般有水渍状,表皮易脱落,用手掰开姜块可见黑褐色纹圈,以及用手挤压有白色汁液溢出的,都是带病姜块,不宜做种用。姜的萌芽适温为15℃,为了促使其在早春发芽,必须进行加温摧芽。即在2月下旬选好姜种,用78%的姜瘟宁300倍液浸种30分钟,也可用100倍液甲醛浸种1~3小时,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切成重40g的种块,  相似文献   

20.
<正>一、生姜播前准备及方法。1.播前的准备:(1)掰姜种:种姜催芽时,姜块较大,虽有的姜区催芽前已将大块掰开,但出芽后仍需挑选,因此,在姜种下地前多进行掰姜。掰姜的过程实质上是进行块选和芽选的过程。(2)浇底水:因生姜发芽慢,出苗时间长,若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幼芽的出土与生长。为保证幼芽顺利出土,必须在播前浇透底水。浇底水一般在沟内施肥后,于播种前1~2小时进行,浇水量不宜太大,否则姜垄湿透,不便下地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