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辽宁省草河口1968年营建的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普通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红松种子园的落花落果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试验研究。经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种子园树木年平均自然落花落果率为46.46%,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落果的高峰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座果率20%左右。因雄球花密度与座果率相关显著,故在新建种子园时,株行距应以3m×3m为宜。  相似文献   

2.
在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初果期,花粉量不能满足自然授粉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使座果率、种子饱满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其中对晚花型无性系效果最好,辅助授粉可在雌球花可授期的初期和盛期各进行1次.  相似文献   

3.
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辅助授粉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6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采用液体喷雾、手动授粉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和传统毛笔点授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使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授粉方式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18.49 g和8.68%。另外,通过使用3种比例(1:2、1:4、1:6)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发现,按照1:4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8.48%。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使用1:4比例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降低花粉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比较人工摇粉、可溶性淀粉介质花粉辅助授粉、蔗糖液体辅助授粉3种辅助授粉对烟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比较,辅助授粉的烟草种子产量、单果粒数增加明显,其中可溶性淀粉介质花粉辅助授粉、人工摇粉对提高烟草种子产量和单果粒数效果尤为明显,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7%、87.4%和28.4%、82.5%,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辅助授粉方式对烟草种子质量无明显影响。人工摇粉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辅助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5.
影响油松种子园产量的因素及提高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查,提出了影响油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即无性系个体间开花结实的差异、球果害虫危害、雌花授粉不良和栽植密度过大等。通过无性系再选择、留优去劣疏伐和截顶等修剪试验,提高了花期温度,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加强了花粉的传播,促进了油松母树开花结实;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和病虫害防治,能够提高座果率和种子品质,减少球果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损失;提出了促进油松种子园种子丰产的综合技术,使良种产量由原来的11.5 kg.hm-2提高到26.0 kg.hm-2。  相似文献   

6.
石斛兰人工授粉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种石斛花粉生活力测定及人工辅助自交授粉和杂交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石斛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介于38.0%~79.3%之间;不同种石斛自交或种间杂交的结实率差异较大,自交结实率在0~73.3%,杂交结实率在0~86%。石斛花粉生活力与结实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1花期授粉棚室桃树必须进行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以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人工辅助授粉可采取人工点授、鸡毛掸滚授,两种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坐果率。2适宜温度开花期最高温度要控制在20~24℃,最低温度控制在7℃以上;高温会缩短胚囊的有效授粉期,低温会降低花粉的萌发率和  相似文献   

8.
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的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杉木种子园的播种品质,1991~1994年在贵州黎平、天柱、锦屏和四川洪雅林场杉木种子园开展了有关试验和观测.研究认为:在种子园花粉产量较低,散粉期多雨的年份,种子品质较差;各无性系种子品质的排序在年份间的相关性较弱,但种子质量较高或较低的两类无性系在种子园不同大区和不同年份间仍较稳定,因此,从种子品质考虑对无性系作再选择是有效的;自交是出现涩籽的一个主要因素,与空籽的形成关系不大,空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授粉不足;在开花盛期对幼树和可授期较早或较晚的无性系进行一次辅助授粉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海陆杂交后代优质纤维品系1109系为试验材料,以高产型棉花品种冀棉616为对照,比较了自然花粉授粉、人工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3种授粉方式下不孕籽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109系3种授粉方式处理的不孕籽率均极显著冀棉616,从而导致其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极显著冀棉616,但人工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处理均能够有效减少1109系的不孕籽数量,降低不孕籽率,对增加单铃重和产量有积极作用,其中人工辅助花授粉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试验,在玉米去雄后,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在玉米雄穗刚露出但尚未开花散粉时,选择晴天中午11~12时去雄,隔1行去1行,2天内把露出的雄穗(不带顶叶)全部拔掉;2天后,选择晴天上午9~10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先用采粉盘采集新鲜花粉,充分混合后,装  相似文献   

11.
2012~2015年采用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分别在湖南、海南、广东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10个杂交组合父母本大行比制种,在不同自然风速条件下辅助授粉,通过田间花粉密度观测、母本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考查研究授粉效果.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6∶(40~60),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授粉的结实率和产量可达到甚至高于人工辅助授粉,说明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可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促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鼓槌石斛开花习性及人工授粉对结实率的影响。[方法]对鼓槌石斛开花期、果实主要特征及种子进行观察,开展种内人工授粉育种试验,采用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花期的花粉活力。[结果]鼓槌石斛开花期为3月上旬~5月上旬,盛花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从花芽萌发到完全开放需要36~40 d,鼓槌石斛不同唇瓣中心斑块颜色有4种:分别为棕橘色(RHS 165B)、深黑红色(RHS 187A)、深褐红色(RHS 183A)、深棕橘色(RHS 163A);鼓槌石斛有活力花粉比例在花蕾期为32.6%,开花当天为80.5%,开花15 d后为1.8%,直到花谢花粉仍有活力;于开花第2~3天进行人工授粉,异丛异花授粉结实率达92.9%,同丛异花结实率为58.1%,同株异花结实率为41.2%,而自花授粉结实率为20.2%。[结论]鼓槌石斛花粉在整个花期均有活力,通过种内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大提高鼓槌石斛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为荸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蹄2号荸荠为材料,观察荸荠茎及花序生长情况,了解荸荠开花规律和雌雄蕊生长情况,并通过显微观察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部位,对比荸荠在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后的结子情况。【结果】同一花茎的花序雌、雄蕊分别在花茎约长37.00和46.90 cm时达到盛期,两者平均高度差为9.84 cm,时间差为28.5 h;上午9:00~11:00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段,授粉雌蕊约7.0 h后迅速萎蔫;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明显高于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为43.0%,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仅为15.5%。【结论】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幅度提高荸荠结子率,且荸荠两性花的特性和雌、雄蕊生长及盛期均存在时间差,是荸荠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几个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和胚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紫花苜蓿的育性特征与种子产量紧密相关,研究紫花苜蓿不同亚(变)种的育性遗传变异可为紫花苜蓿育性基因定位和种子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07-2008年,利用TTC染色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对3个紫花苜蓿亚种,包括黄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ubsp. falcata)、紫花苜蓿(M. sativa subsp. sativa)和蓝花苜蓿(M. sativa subsp. caerulea),以及1个紫花苜蓿变种杂花苜蓿(M. sativa var. media)共计9个品种的花粉活力、胚珠数和结实率进行了观察,并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花粉活力与胚珠数的遗传变异以及与结实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花粉活力和胚珠数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花粉活力和胚珠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紫花苜蓿(匈牙利)花粉活力和胚珠数最高,达85.48%和13个/小花;(2)自交结荚率与花粉活力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而人工授粉结荚率与胚珠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3)在自交与人工授粉条件下,苜蓿品种结实率呈现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趋势,而自然授粉条件下则呈现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表明苜蓿属植物授粉方式与结实率紧密相关,且自交结实率<人工授粉结实率<自然授粉结实率。【结论】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活力和胚珠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分别在自交和人工授粉方式下与苜蓿的结实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郑昀晔  索文龙  马文广  牛永志  宋碧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95-12796,12902
[目的]为确定烟草花粉的适宜采集时期。[方法]采集不同花期的花粉,研究不同花期花粉授粉对云烟85、云烟87和K326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花粉采集花期的延长,花粉活力逐渐提高;对于云烟85、云烟87和K326,始开期和盛开期的花粉授粉效果好,种子产量和质量高。[结论]在保证种子产量、质量和纯度的基础上,宜采集始开期花粉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栽培菊花与野生菊杂交结实率低,严重影响野生资源优异基因利用的原因。【方法】以栽培菊花‘奥运天使’(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Aoyuntianshi’)为母本,菊属野生种野路菊(D. japonense)为父本,在人工杂交前利用花粉离体培养方法对父本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在人工杂交后不同时间,对母本的雌蕊分别进行取样固定,并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和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行为及受精后胚胎发育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父本花粉活力为10.0%;人工授粉后0.5~8 h,随着时间延长,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数量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到授粉后8 h时,平均每个柱头萌发的花粉数只有16.1粒。但此后,大量花粉开始萌发,在授粉后12 h时,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达到40.2粒。到24 h时,柱头上花粉平均萌发数量达到最 高,为51.5粒。随后柱头上萌发花粉的数量开始降低,到授粉后48 h时,柱头上平均萌发花粉数量降为42.3 粒。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大量胚胎异常降解,使正常胚胎的比例逐渐降低,其中球形胚阶段正常胚胎比例为 26.7%,心形胚阶段为18.3%,鱼雷胚阶段为14.4%,子叶胚阶段为10.6%,最终杂交结实率仅为7.6%。将已去雄的花序在开放条件下自然授粉,发现结实率高达51.4%。【结论】花粉活力及花粉在柱头的萌发行为对杂交结实率影响不大。杂种不活,即大量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异常降解,可能是引起‘奥运天使’与野路菊杂交结实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雷竹人工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在探索提高雷竹结实率的技术途径,用染色法和加硼酸(H3BO3)培养基法对雷竹花粉生命力进行测定,并对雷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雷竹花粉萌发率低,且活力丧失很快;喷施适当低浓度硼酸有利于花粉萌发;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雷竹结实率;种了败育和种实害虫危害可能是雷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雷竹结实率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花和异花授粉、电镜扫描、花粉活力测定等方法,对转pCAMBIA1301基因蓝猪耳的9个转基因株系的F1代植株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猪耳不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但其转基因植株出现花粉败育;对9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测定,发现其花粉活力与对照(77.3%)差异显著,仅为9.8%~30.6%,表明转基因蓝猪耳花粉败育不是由于基因的插入引起的,普通培养基组培瓶蓝猪耳花药活力与在土壤中萌发的蓝猪耳花粉活力均为75%左右,表明组培环境也不是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因此继代培养基是引起花粉不育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开花授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金银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80-5282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和开花授粉技术。[方法]采用实地考察、显微观察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铁皮石斛的表皮细胞、气孔器及其分布、花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铁皮石斛花、果实和种子的主要特征、人工授粉方法及花粉粒保存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铁皮石斛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每个细胞周围有5~7个细胞与其相邻;其气孔全部分布于下表皮;铁皮石斛花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开放,从花芽萌发到花朵开放大约需要35 d;自然状态下的铁皮石斛很难完成授粉过程;铁皮石斛人工自花传粉成功率只有30%,人工异花授粉成功率为100%;室温即可实现花粉粒的保存。[结论]通过人工种内杂交授粉可以极大的提高铁皮石斛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开发无核或少核品种,以吉首少核沙田柚为试材,经自然授粉、花粉隔离和人工杂交授粉等处理,研究了其少核原因,并对吉首少核沙田柚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吉首少核沙田柚单果平均种子数2-32粒;初步认为其少核可能是由于多数幼胚中途停止发育所致;少核沙田柚果皮变薄,可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