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20,(12)
正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历史上,我国一直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提高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我国约6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的陡坡地带,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为此我国正在研究可用于丘陵山区茶园的机械化设施。1.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湖北地区是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丘陵山区。2014年底,全省拥有茶园30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地带,由于环境复杂,茶园翻耕作业一直是茶园生产机械化中的重难点问题。结合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生产情况,分析茶园中耕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丘陵山区茶园中耕机械化的研究新动态。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茶园主要分布于鄂东南低山丘陵和鄂西南山地。分析了该地区茶园土壤状况,包括土壤养分、土壤物理性状、土壤酸度与土层深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茶园土壤优质化培育措施,即深翻茶园、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加覆盖、间作绿肥、调节土壤酸度、客沙改良、建立复合茶园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家春 《农技服务》2009,26(5):76-78
从我国低山丘陵茶园栽培现状着手,在同一水平(试验地条件相近)不同果树间作条件下,调查这类茶园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应用数学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间作果树对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及茶园生态系统对蛾类害虫控制的作用,从而筛选出适于低山丘陵茶园间作的最佳果茶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丘陵茶园的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现场调研和样品测试,研究分析了长江流域丘陵茶园的生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长江流域丘陵茶园普遍面临土壤贫瘠,季节性干旱严重、高温和强光直射、外界环境污染、生态组分简单、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茶叶生产效益低。试验表明,夏秋季高温时覆盖遮阳网可降低土壤温度,提高茶园环境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茶园覆盖稻草和种植豆科绿肥在夏秋干旱季可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茶园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N、P、K等养分的有效性。建立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即在茶园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并覆盖稻草或者间种三叶草,建立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复合茶园生态系统,可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有效控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结合农业和物理技术,可做到少使用农药,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实现长江流域丘陵茶园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苏南丘陵茶园春季杂草优势种及其种间生态关系,分别于2011年4月和2012年4月对苏南丘陵茶园春季杂草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苏南丘陵茶园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图,并对不同样地杂草类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苏南丘陵茶园春季杂草共发现58种,分属29科56属,其中,发生频率大于15%的杂草有23种。23种主要杂草中,小飞蓬[Conyza canadnsis(L.)Cronq.]、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inn.)Pers.]、猪殃殃[Galium apparine L.var tenerum(Gren.et Godr.)Rcbb.]、泥湖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繁缕[Stellaria media(L.)Cyr.]等5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苏南丘陵茶园春季优势杂草;小飞蓬、一年蓬、猪殃殃、泥湖菜、繁缕、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通过样地杂草相似性聚类分析,可将样地聚成5个明显类群:石灰岩土质茶园;土壤肥沃、翻耕除草、除草剂使用较少、管理良好的茶园;树龄较老、未翻耕除草、除草剂使用较少、疏于管理的茶园;树龄较小、除草剂使用频繁的茶园;树龄较老、除草剂使用频繁的茶园。苏南丘陵茶园每个聚类群的春季杂草优势种明显,群落结构不同,这些可为茶园春季杂草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茶园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结合茶叶种植实践,从茶园耕作、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树体修剪、植保灌溉和茶叶采摘等多个生产环节出发,梳理和分析茶园生产机械化现状;总结分析了影响茶园生产机械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茶园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部分大型自动化机械设备无法作业;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茶园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包括加大对现有茶园的宜机化改造;加快农机引进推广,鼓励当地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智能农机;加强技术服务与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广德县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敬智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45-146
主要介绍广德县南部山区茶园按有机茶、绿色茶标准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与方法,中北部丘陵茶园按无公害茶标准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皖江地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提出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策略,为皖江地区生态用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0-2018年皖江地区土地利用数据、交通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自然概况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提取皖江地区滁州、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铜陵、池州8个城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面积并计算面积增长率;利用凸壳原理法识别皖江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及系数,利用空间分析法识别皖江地区生态用地并计算生态用地指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和自然断点法构建皖江地区生态用地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1)1980-2018年,皖江地区耕地和林地面积持续下降,分别减少了2 552.48和306.58 km~2,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皖江地区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其中合肥市最为明显,共增加了865.62 km~2,宣城市、芜湖市、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比例均超过100%,铜陵市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最小。(2)1980-2018年皖江地区平均生态用地指数为0.412,其中宣城市、安庆市、池州市生态用地指数均高于皖江地区平均水平,其他城市低于区域平均水平。1980-1990年和2000-2010年皖江地区生态用地指数均有所增加,而在1990-2000年和2010-2018年均有所下降,且后一阶段下降明显。(3)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产生的冲突区域面积以合肥市最大,其次为芜湖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铜陵市冲突区域面积最小,仅有81.18 km~2。【结论】通过合理选择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化保护生态用地斑块、加强生态用地间廊道连接可促进区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是维护皖江地区生态用地系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太华山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生态良好,适宜建设生态茶园。笔者阐述了生态茶园的类型,并对太华山区生态茶园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韩睿 《农技服务》2009,26(11):128-129,136
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雨量充沛,是茶树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该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提高茶叶品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自然地理条件、茶叶品质等方面介绍了遵义市茶产业的优势;从茶园规模、茶园标准化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和无性系良种比例、名优茶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指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典型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闽北山丘盆地(浦城县)、闽西低山丘陵(连城县)、闽东滨海平原(福鼎市)3个典型双季稻区开展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闽紫5号和余江大叶生育期均表现较皖江大叶青和弋江种长。同一试验点紫云英品种鲜草产量存在差异,在浦城以闽紫5号最高,达41.68t/hm2;连城以余江大叶最高,达28.82t/hm2;福鼎以皖江大叶青最高,达29.85t/hm2;同试验点紫云英品种植株养分含量存在差异。综合考虑紫云英生长性状、鲜草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等因素,闽北山丘盆地、闽西低山丘陵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闽紫5号和余江大叶,闽东滨海平原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闽紫5号和皖江大叶青。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在饮茶风气的流行促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支撑下,皖江地区的茶叶生产非常兴盛。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茶树种植区域分布广、茶叶精品与种类增加、茶农与茶商增多、茶叶产量不断增大、茶叶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和推动唐宋时期皖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行业。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丘陵茶园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06年12有19日在长沙通过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丘陵茶园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站在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展丘陵茶园生态系统人工设计、新产品研发和名优茶保鲜技术研究,研究意义重大,技术开发有重要创新,产业化开发效益显著,成果整体上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解决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模糊性和随机性共存的问题,将正态云模型应用于皖江地区土地安全评价研究中。选取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耕地农药负荷、人均水资源量等17个指标,构建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利用正态云模型的3个数学特征定量刻画各指标条件下的待评价城市的土地安全等级,借助云隶属度描述评价等级的模糊性,采用超熵概念刻画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最后通过集成变换,得到皖江地区9个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基于正态云模型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整体上属于中等偏上,其中滁州、合肥、宣城处于安全级,只有马鞍山处于极不安全级。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宣城市丘陵茶区机采茶产业化现状和机采茶园管理、机采茶叶采制等综合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丘陵面积6250km~2,占全市总面积1/4,是形成十堰区域特色农业经济体的主要载体。以具有典型丘陵山地特征的郧阳区青山茶园为模型,通过茶园散养土鸡,收集沼液沼渣,养分循环利用技术还田茶园,实现自然资源清洁循环利用。结果表明,茶叶喷施沼液后可以提高其百芽重、芽头密度,沼水比例为2∶1时效果最好;增施腐熟鸡粪后,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浸出物均有增加,可明显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皖江水稻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皖江水稻的推广前景及效益,从播前准备、适期适量播种、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鼠鸟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皖江水稻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直播技术在皖江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我国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转移,从而为皖江城市带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先简述产业转移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形成与发展过程,再引出皖江城市带近年来的产业发展状况,本地区有发展机遇但也存在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文章提出皖江城市带纵深方向承接产业转移的方法建议,皖江城市带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以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经济繁荣,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20.
茶园间作绿肥生态控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茶园杂草防控方面存在费时、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为有效控制茶园杂草生长,改进和推广防草新技术提供依据。选用了紫云英、黑麦草、白三叶为绿肥材料,于丘陵红壤茶园套种绿肥的方式对田间杂草进行绿色生态防控。期间分别对套种绿肥茶树生长情况、杂草控制情况、茶园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结果表明:间作黑麦草株防效、高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种植绿肥能有效地控制茶园害虫的发生,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说明茶园中套种或间作适宜的绿肥,能有效地提高茶园生态生物多样性,减少茶园虫害、杂草的发生,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选择当地适宜的绿肥种植,能很好地控制茶园杂草的危害,改善茶园微生态环境,减少茶园虫害的发生,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