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松、火炬松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6年生时,对湿地松、火炬松造林密度试验的树高、胸径、材积等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造林的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湿地松的胸径生长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6年生时的火炬松胸径生长量处理间呈现显著差异;对单株材积生长影响不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单株材积生长规律与胸径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对单位蓄积量影响极大,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邓鸿荣 《绿色科技》2013,(8):148-149,153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2年生火炬松4种不同造林密度(1333、1667、2000、2500株·hm-2)试验林进行了生长调查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对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呈现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递减的趋势。造林密度1333株·hm-2的平均胸径14.92cm、14cm以上径阶频率0.782、单株材积0.00913m3,表现最佳。造林密度2000株·hm-2的林分蓄积123.36m3·hm-2,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4.
福建省火炬松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火炬松世行造林试验中,设计了4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火炬松6年生林分的树高无显著影响,对6年生火炬松的胸径、材积、蓄积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14年生火炬松的树高、胸径、材积、蓄积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林龄火炬松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苗高为因子,把火炬松1年生和9个月生苗木分4个等级造林,并对其7年的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级苗间树高的差异显著;Ⅰ级苗和超级苗一直保持优势,其7年生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比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大37.41%-31.93%,22.61%-24.12%。选择优越立地,加强林分抚育管理,超级苗的增产效果将更显著;选择效果9个月苗龄超级苗的1年生苗龄的相同。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火炬松造林密度与整地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湿地松,火炬松密度试验早期测定结果,湿地松、火炬松造林初植密度为107 ̄167株/667m^2,湿地松可偏小,火炬松可偏大。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的15年生鹅掌楸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鹅掌楸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对蓄积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造林密度为2.5m×2.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大,经济效益也最高;而造林密度为1.5m×1.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小,经济效益也最低。在目前的造林生产中,以2.5m×2.5m的造林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对 6年生火炬松 4种不同密度 (135 0、16 0 5、1895和 2 5 0 5株·hm-2 )试验林的调查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对 6年生火炬松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差异显著 ,且随着密度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对冠幅、生物量和生长曲线的比较分析表明 ,福建省引种火炬松宜适当稀植。并通过对胸径和冠幅间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计算出火炬松各径级林分的保留株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9年生火炬松(Pinustaeda)不同造林密度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公顷蓄积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公顷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从林分结构来看,以密度为1666株/hm2较为合理,平均胸径为115cm,≥10cm的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90%,而密度为4444株/hm2的平均胸径仅为8.8cm,≥10cm的林木仅占38.9%。  相似文献   

10.
鹅掌楸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林业科技》1998,26(2):42-44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尾松 (桐棉种源 ) (Pinusmassoniana)造林密度试验定位观测表明 ,密度效应明显 ,不同造林密度胸径、蓄积、冠幅、枝下高生长有显著差异 ,但对林分树高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的15年生鹅掌揪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鹅掌揪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对蓄积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造林密度为2.5m×2.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大,经济效益也最高;而造林密度为1.5m×1.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小,经济效益也最低。在目前的造林生产中,以2.5m×2.5m的造林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木荷人工林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下木荷人工林的生长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7年生时,造林密度对木荷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保存率和蓄积量有较大影响,以初植密度3 330株·hm-2和1 995株·hm-2为最好,其保存率分别为89.4%和88.0%,蓄积量分别为8.99和5.62 m^3·hm-2。  相似文献   

14.
5种疏伐处理的3年观测表明,累计2次疏伐株数62%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率比对照大28%;一次强度疏伐(50.4%)或一次中度疏伐(36%)并施磷肥的生长率比对照大20%~21%,各疏伐处理与对照间的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但不同处理与对照的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2次疏伐林分冠幅比对照大10.3%~14.2%,枯枝高少29%~31%,差异显著。疏伐后个体粗生长明显加快,但蓄积量仍以对照为最大。  相似文献   

15.
日照市火炬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火炬松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高是评价苗木质量的良好指标,造林苗木较合理的苗高是14~28cm,高径比50~60。采用深翻整地,造林时苗木遮荫和树盘覆盖等项措施,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尾松(桐棉种源)(Pinus massoniana)造林密度试验定位观测表明,密度效应明显,不同造林密度胸径、蓄积、冠幅、枝下高生长有显著差异,但对林分树高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岛胶南市寨里乡车轮山后材的黑松造林正交试验发现,理想的栽培措施是:黑松与火炬松混交,密度为133株/667m^2,施肥量为133.5kg/667m^2。高生长最大可比对照提高0.45m,增38.5%;地径生长中比对照提高0.86cm,增幅23.8%,并可使林相整齐,防护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20.
自1974年以来,我市崂山林场先后4次引种不同种源的火炬松(Pinus taedaL.)造林面积达1200亩,均获成功。为了提高火炬松的造林成活率,加速幼树生长,我们于1988年在崂山林场进行了火炬松容器苗造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