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形态学技术进行菌根真菌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来,由于分析技术的发展,帮助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这里包括血清学技术、感染解剖学技术以及凝胶电泳后的选择酶染色等。 血清学技术依赖于动物体内产生的一种高特异性抗体,该抗体的产生是由于在动物体内接种了一 相似文献
2.
于2016年5月在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处采样地,每处采集5株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的1~2支侧根,培养分离华顶杜鹃的菌根真菌,然后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r 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华顶杜鹃根系内共分离到165个菌株,分为22个菌落形态类型;结合r DNA ITS序列分析,最终分为20个不同的菌种类型,其中19个菌种类型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包括8个属于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6个属于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3个优势菌种分别为Phialocephala fortinii,Ilyonectria radicicola和某粪壳菌纲真菌的近缘种,分别占菌株总数的41.82%,22.42%和10.91%;其余17个菌种类型合计只占总数的24.85%。 相似文献
3.
4.
菌根真菌液泡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Fr.)和鹅膏菌[Amanitamuscaria(L.exFr.)Pers.exHook.]菌丝中,采用多元碱化合物诱导原生质体裂解方法,分离出细胞器──液泡。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磷的MMNC培养基中培养4—7天的菌丝经水解酶作用所释放出的原生质体具有较高的液泡化程度;液泡产率约为原生质体的5-10%;细胞质特征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了液泡的纯度;而等量原生质体和液泡中酸性磷酸酶及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比较表明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菌根真菌黑核菌和鹅膏菌液泡的特征酶。 相似文献
5.
《林业实用技术》2013,(12)
本文以我国北方唯一的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为目标,对与其共生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采集、分离和扩繁,并进行了文冠果幼苗的菌根化试验。在采集到的文冠果根系中发现了VA菌根真菌共生结构,其自然侵染率约为20.5%左右;从根际土中分离出典型孢子,经初步检索鉴定其为球孢囊霉属的某个种(Glomus sp.);利用高丹草作为载体进行该菌种的扩大繁殖培养,培养60d后采集根样进行镜检,可明显观察到菌根孢子在根表的侵染点、菌丝及在根皮层细胞内形成的丛枝结构,表明VA菌根真菌的孢子已经与高丹草根系发生了有效侵染。利用继代培养后的接种体进行文冠果幼苗的菌根化回接试验,1年生菌根化幼苗苗高、地径、地上、地下部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5.9%、7.2%、8.8%和7.4%,差异显著,表明文冠果幼苗期菌根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7.
8.
9.
通过对马褂木菌根真菌种类调查,发现其为典型的内生菌根树种,分离和鉴定出地表球囊霉菌、苏格兰球囊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3种优势的共生菌根.利用马褂木福建武夷山种源苗木,通过接种效果比较,摩西球囊霉菌的促生效果最好,为马褂木的优良菌根菌种.利用摩西球囊霉菌进一步的菌根化育苗试验表明,马褂木菌根化育苗的促生效应明显,显著促进了苗木对N、P素的吸收利用,其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未接种试验对照提高了42.41%、38.30%、12.90%、21.13%和137.78%.此外,菌根化育苗还能有效地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其速效N和有效P含量分别较育苗前原始基质提高了158.48%和48.09%. 相似文献
10.
丛枝菌根(AM)真菌和外生菌根(EM)真菌与约80%的维管植物可形成共生体,其共生体除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外,还具有调节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重要生态功能。在AM和EM真菌主导的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速率在不同的基质类型(AM树种凋落物、EM树种凋落物)、不同的分解阶段(早期阶段、后期阶段)和不同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等)下均存在显著差异。虽然部分菌根真菌缺乏腐生生物的直接作用于凋落物的能力,但它们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分解。普遍认为,AM和EM真菌与腐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分解速率的主要原因,二者互作机制主要表现为激发效应(向腐生微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竞争效应(与腐生微生物竞争养分)。文中阐述AM和EM真菌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剖析AM和EM真菌与腐生微生物分解凋落物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全面分析AM和EM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菌根菌黑核菌菌丝出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菌落。研究了预处理方法及不同水解酶组合,酶解温度和菌丝密度对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在用胰蛋白酶预处理后,以0.8M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温度为20C,pH5.5及纤维素酶,溶解酶和浸解酶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产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为了明确越冬期枣树组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并从中筛选出对枣缩果病病原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从越冬期健康枣树的树皮、枣股、枝条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225株,共鉴定出12个真菌属,其优势属为茎点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和镰刀菌属。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健康枣树组织中内生真菌分布普遍,种类丰富;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差异。室内平板对峙实验结果表明:在225株内生真菌中,有25株内生真菌对枣缩果病病原茎点霉菌1-2有抑制作用,最高抑菌率为85.45%;有14株内生真菌对病原壳梭孢菌1-5有抑制效果,最高抑菌率为76.00%;内生真菌F7和F8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而且均有明显的抑菌带,这说明上述两株菌均可产生抗菌代谢物质。 相似文献
17.
菌根真菌对树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双对照降低4.0%~55.9%,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2.8%~62.9%,菌根侵染率达82.0%~96.0%。 相似文献
18.
为获取外生菌根真菌种质资源,了解其离体培养最适条件,本研究对采自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结合子实体形态和ITS序列对两种外生菌根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固体培养法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两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外生菌根真菌经鉴定分别为柳氏硬皮地星(Astraeus ryoocheoninii)和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在纯培养条件下,两株真菌的最适温度均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5-6,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铵盐,柳氏硬皮地星最适碳氮比为5∶1,花脸香蘑最适碳氮比为40∶1。本研究初步确定了这两种ECM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其菌丝体扩繁和菌剂生产及开发其食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