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地震灾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地介绍了地震灾区农村特点、地震灾区农村现状,从灾后存在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地震灾区新农村建设的可供借鉴的一系列建议,让地震灾区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8.0级地震后灾区农村经济恢复与家园重建将是灾民应急安置后的紧迫任务。本文针对震后灾区农村经济恢复与家园重建过程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防总、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地震灾区防洪工程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长江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工作。2008年5月13日,针对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内滑坡、泥石流灾害险情等因受四川汶川地震影响可能加剧发生的情况,长江委  相似文献   

4.
地震引发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县2008年5月12日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可能引发灾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本文在综述国外有关地震灾后有害物质泄漏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四川地震引发的有害物质泄漏可能给当地带来的生态环境危害,提出了4条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灾区震后公路重建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12"汶川地震后灾区公路设施严重损毁的状况,本文论述了灾区灾后重建过程中,公路设施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水土流失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同胞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由于灾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生境的脆弱性,地震和其后引发的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日益显现。本文基于地震灾区水土流失控制和生态恢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选取资源成因、环境成因和社会经济3大体系的16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心带及秦巴山地生态脆弱性最强,西部高原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较强,山前平原地区为中度,东部丘陵地区生态脆弱性次之,并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和地震次生灾害分布对生态环境影响,证明了评价结果符合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或前往灾区调研,或在后方积极献计献策,为抗灾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通过诱发滑坡和崩塌产生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促进了泥石流的暴发,且大多数地震次生泥石流为超大规模,对地震灾后重建造成严重威胁。从区域上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是目前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而又紧迫的工作。通过对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泥石流物源数量,并结合遥感及GIS技术的泥石流危险性快速评估方法。通过在都江堰白沙河59个小流域的应用证明,评估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较吻合,能够为地震灾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此方法适用于地震灾区在短时间内物源突然富集的流域,并且受到遥感图像精度的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时限性,需要根据遥感图像进行周期性更新。此方法能对地震灾区大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快速评估分级,尤其适用于野外调查无法开展的河流上游区域的泥石流评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6月30日发布"关于发布《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防治指南(试行)》的公告"。为指导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环境保护部制定了《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防治指南(试行)》,现已施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震后灾区可能发生的各类主要污染物通过面源迁移扩散方式进入岷江(涪江)-长江干流水体,并形成污染,不仅对震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也对成都及下游地区的水环境安全甚至长江干流和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就震后灾区各类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污染物进入岷江(涪江)-长江水环境的途径和特点、关键水文站点的监测方案和水污染风险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草原生态破坏与修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导致大量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面积植被毁损和坡面裸露,恢复和改善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其生态功能,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还是有效防止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本文系统总结了地震灾区草原生态破坏状况、草原生态修复的作用和草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以期为灾区的草地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估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灾区地表松动,使处于雨季的灾区面临山洪灾害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比历史上灾区和近邻地区已发生山洪灾害的历史状况,分析灾区山洪灾害的重点防范月份,绘制灾区山洪灾害高、次高、中、低易发区的分布位置,提出了不同风险区防范山洪灾害的应对措施,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由地震产生的新生水土流失主要类型、新生水土流失特征、新生水土流失危害等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为有效防治新生水土流失、搞好灾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防治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震后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是有效降低地震农业环境污染次生灾害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震后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特点,介绍了对灾区农业环境突发事件的污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丽江地震灾区实际,论述了就地试点统建、整体恢复重建和易地搬迁统建模式,对研究地震民房恢复重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灾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破坏性极强,不仅给灾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使灾区的山体、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遭受重创。对四川地震灾区震前(2002年)、震后(2008年)和恢复期(2013、2018年)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基于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对灾区下一步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可更好地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6月19日向媒体通报了地震灾区最新环境质量状况。他说,截至目前,地震灾区中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重庆市所有饮用水源地均通过了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四川省九寨沟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对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进行评估,为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地形、植被覆盖、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地分布等数据,分析九寨沟地震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评估震区的次生灾害风险等级,重点分析自然保护区与遗产地内的次生灾害风险状况。[结果]灾区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58%;次生灾害高风险区面积占30%左右,主要分布在距断裂带较近和坡度较陡的区域;中部和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处于次生灾害高风险区,西部及北部则处于低风险区;自然遗产地主要分布在极高风险区,增加了景区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风险。[结论]地震使九寨沟自然遗产地、林草植被和动物栖息地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对九寨沟景区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建议对九寨沟旅游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实施优先恢复重建,并加强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地震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县2008年5月12日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突显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问题。本文从震后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地震灾后伴随的环境灾难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灾后重建的九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