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下养鸡是一种综合利用林地资源进行养殖的生态饲养模式。本文从鸡舍选址和建设、建立消毒制度、林下养鸡的基本要求、鸡群的回棚训练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从育雏期的管理、放养期的管理、疾病的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养鸡的措施,从而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分析林地生态养鸡对林地养护和生态养鸡的好处;阐述林地选择、鸡舍和设施配备及放养鸡品种选择等方面的要求;重点强调场地消毒、鸡群免疫防疫、育雏期营养和环境管理、放养期鸡群和林地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领,为广大农村养殖户发展林地生态养鸡提供一种生产模式和技术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1 放养前的准备 1.1 温差训练 雏鸡购回后,第1个月按常规方式进行室内育雏,待脱温后再进人林地放养.放养鸡前7~10天,即育雏脱温结束后,训练鸡适应野外温度.方法是:由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将鸡舍南北开窗,逐渐提早到每天早上天亮至天黑全日开窗,让鸡适应外界温度.  相似文献   

4.
<正>果园养鸡要避免鸡群的应激。苗鸡购入后先在鸡舍内按常规方法育雏,待逐渐脱温至接近环境温度后再转移到果园里放养。开始放养时,时间宜短,路宜近,以后慢慢延长。放养的最初几天,由于转群、脱温等影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应激。果园中常养狗,在鸡放养时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鸡群,以防惊吓。  相似文献   

5.
饲养肉种鸡一般采用育雏育成期、产蛋期两阶段,式网上平养、笼养或地面平养。一般情况下,转群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应激。因此,转群前后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合理组织安排这项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保证鸡群平稳,安全地过渡到种鸡舍。1转群前种鸡舍的准备首先将舍内的通风、供暖、饮水、喂料、产蛋等设备,能移到舍外的均移至舍外彻底清洗、晾晒、消毒。同时,对种鸡舍和舍内的设备进行彻底地清扫、冲洗,消毒。然后将舍外的设备移入舍内进行维修,调试。待一切设备运行正常后,封闭鸡舍进行最后一次的熏蒸消毒。2转群日龄和时间肉…  相似文献   

6.
正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健康和成活,从而提高育雏成绩的首要条件。育雏期(0~42日龄)温度不平稳或者出现冷应激,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进而诱发感染多种疾病,雏鸡的死淘率增加或鸡群进入产蛋期后难以达到产蛋高峰。加强蛋鸡育雏期的管理,是提高蛋鸡养殖效果的重要环节。当前,规模化鸡场大多使用智能环境控制器来设置鸡舍温度。设定温度时,必须适应鸡群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对鸡舍通风和供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合理调控,保证温度的适  相似文献   

7.
饲养肉种鸡一般采用育雏育成期、产蛋期两阶段式网上平养、笼养或地面平养,正常情况下,转群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应激。因此,转群前后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合理组织安排这项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保证鸡群平稳、安全地过渡到种鸡舍。1转群前种鸡舍的准备首先将舍内的通风、供暖、饮水、喂料、产蛋等设备,能移到舍外的均移至舍外彻底清洗、凉晒、消毒。同时,对种鸡舍和舍内的设备进行彻底地清扫、冲洗、消毒。然后将舍外的设备移入舍内进行维修、调试,等一切设备运行正常后,封闭鸡舍进行最后一次的熏蒸消毒待用。2转群时间的选…  相似文献   

8.
饲养肉种鸡一般采用育雏育成期、产蛋期两阶段式网上平养、笼养或地面平养。正常情况下。转群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应激。因此,转群前后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合理组织安排这项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保证鸡群平稳、安全地过渡到种鸡舍。  相似文献   

9.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育雏舍:选择普通民房或建简易鸡舍,按每平方米育雏50只安排育雏舍的面积。要求鸡舍密闭良好,门窗通风良好,地面清洁、干燥。1.2育雏季节:为了使育成鸡上山即能采食到充足的饲料,宜在3月下旬开始育雏,4月下旬移鸡上山。1.3鸡苗选择:选择来自健康无病种鸡群所产种蛋,经正规孵化出的雏鸡,品种选择优质鸡或当地土鸡即可。1.4育雏前的准备:在入雏前7天,对鸡舍地面、墙壁和周围环境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3天后开启门窗,使气味消散。入雏前2天要准备好饮水器、料桶等必要工具,铺好垫料。雏鸡到达前2~3小时育雏室温度达…  相似文献   

10.
4土鸡的放养每亩林地宜放养200~300羽土鸡。规模太小,效益低;规模太大,不便管理。晚春至中秋,天然饵料丰富,适宜放养;晚秋和冬季气温低,虫、草减少,应视情况缩小规模放养或停止放养。通过4~6周龄育雏脱温后,鸡群才可转移到山上放养。刚开始时,要人工训练小鸡上山觅食。一般要有2人进行配合训练,1人在前,吹口哨并撒抛颗粒饲料,让鸡群抢食;另1人在鸡  相似文献   

11.
一、育成期的准备工作1.进雏前,鸡舍必须彻底清洁消毒。舍内的一切设备检修和预热等,应在进雏前36小时准备完毕。2.育雏舍的要求(一)建议采用能进行环境控制的鸡舍,以减少环境变化的影响,有利于育成母鸡生长一致。平养或笼养的生产性能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竹丝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过程,记录了竹丝鸡的育雏管理措施并指出了育雏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更好的抓住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1育雏期的管理1.1育雏前的准备1.1.1消毒对鸡舍及鸡舍里的一切设备、用具进行冲洗、消毒,杀灭鸡舍内的一切病原微生物。1.1.2其它工作进鸡苗前一周熏蒸消毒完毕后在鸡舍周围撒上石灰,育雏前1d对鸡舍进行预温(将鸡舍内的温度升到35℃)准备好常用药品、饲料及必要的记录本和报表。  相似文献   

13.
1放养前的准备 1.1温差训练 雏鸡购回后,第1个月按常规方式进行室内育雏,待脱温后再进入林地放养。放养鸡前7~10天,即育雏脱温结束后,训练鸡适应野外温度。方法是:由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将鸡舍南北开窗,逐渐提早到每天早上天亮至天黑全日开窗,让鸡适应外界温度。  相似文献   

14.
茶园养鸡是1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新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以地方鸡种或杂交土鸡作为放养品种,建设可移动鸡舍,选择在茶龄3年及以上的茶园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30~50羽/667 m^2,做好育雏、放养训练、放牧管理,实行轮牧放养,最佳放养时段为秋、冬季节,保证营养平衡与精饲料补充,加强疫病免疫与防控。综合利用茶园养鸡配套关键技术进行生态养殖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育雏前准备 1.鸡舍的准备.鸡舍高度应在1.5~2.5米(平养),网上养鸡鸡舍高度应在2~3米,平养每平方米养8~12只,育雏舍应在鸡舍中,每平方米养20~25只.  相似文献   

16.
果园养鸡是把鸡舍建在果园里,鸡在果园内进行舍饲与放养相结合的一种饲养模式,一般以抗逆性较强的土鸡为宜。雏鸡一般在鸡舍内育雏、饲养,待脱温后至出栏的大部分时间在果园内放养,白天采食草、虫、砂砾等,夜间回鸡舍歇息。所以,果园养鸡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的肉质和活鸡的销售价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果园养鸡在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上与一般的舍饲方式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鸡群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提出以下提高果园养鸡成活率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进鸡前准备 根据鸡群周转情况,合理安排好进鸡时间。然后根据鸡舍数量、面积以及经济实力,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技术服务完善的供雏单位,预定鸡雏。接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物资与用具的准备。物资:饲料、疫苗、药物、垫料等。工具:温、湿度计,照明用具,清扫用具以及育雏记录表格等。 2.育雏前搞好鸡舍的清扫消毒工作,步骤如下。冲洗鸡舍:用水枪清洗鸡舍的天花板、笼具及地面,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可除去部分病原体,冲洗掉大部分有机物。火焰消毒:舍内  相似文献   

18.
林下土鸡养殖,是近年来一种热门生态循环产业。本文从林地选取、鸡舍建立、鸡种选取、育雏、鸡群围养及放养、免疫消毒、效益分析等7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林下土鸡养殖技术,为土鸡养殖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激诱发鸡群非典型新城疫@张龙现@李瑜欣@赵金凤¥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应激诱发鸡群非典型新城疫张龙现李瑜欣*赵金凤(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1鸡群概况郑州市某种鸡场饲喂AA肉鸡9800套,分饲于3、5两栋鸡舍。在育雏、育成期两栋鸡舍饲...  相似文献   

20.
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育雏率,以及成年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而且影响鸡群的更新及生产计划的完成,因此要使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群势整齐,减少死雏,提高成活率。饲养人员应掌握以下关键技术。1进雏前精心准备对育雏室的房舍、门窗、笼具、饮水及喂料设备等要进行彻底的清点、维修和补充,同时应根据本场的具体条件制定和落实育雏计划,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舍、成鸡舍的容量一致,一般育雏舍和成鸡舍比例为1∶2,不能盲目进雏。按育雏计划准备充足的饲料、药品,常用疫苗也应备好。在进雏前1~2周对育雏舍进行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