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1.1冻死、压死、踩死、饿死由于饲养管理不良,保温条件差造成仔猪冻死;或由于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少奶、无奶,乳头损伤,产后食欲不振或产后患病等原因造成仔猪饿死;或由于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压死、踩死。  相似文献   

2.
1哺乳期子猪死亡原因分析1.1冻死初生子猪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常因寒冷而被冻死。1.2压死、踩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子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环境温度低,垫草太厚,子猪躲在草堆里,或是子猪在母猪腿下、腹下躺卧,也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  相似文献   

3.
仔猪哺乳期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哺乳期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哺乳期仔猪死亡原因分析  1.冻死。初生仔猪对寒冷的环境非常敏感,尽管仔猪有利用糖元储备应付寒冷的能力,但由于其体内能源储备有限,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寒冷可冻死仔猪,同时,寒冷又是仔猪被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  2.压死、踩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  相似文献   

4.
1 原因 1.1 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常因寒冷而被冻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压死或踩死。  相似文献   

5.
安翠花 《中国猪业》2010,5(12):40-40
1仔猪被母猪压死、踩死的原因1.1环境因素仔猪刚一出生难适应较凉的周围环境,为了防止受寒,仔猪用母猪的腹部取暖,易造成受压死亡。高温季节母猪频繁翻身也易导致仔猪受压死亡。1.2母猪产后疲劳或疾病因素因母猪肢蹄有病疼痛或产后疲劳,  相似文献   

6.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1.1假死原因有母体子宫痉挛性收缩,胎盘血循环减弱或停止,引起胎儿血氧供应不足;分娩时胎儿排出受阻,脐带被挤压或缠绕断裂,过早停止血氧供应;仔猪呼吸道不通畅或堵塞而发生窒息;仔猪产出后,被母猪压迫其头颈及全身而致假死;冬季仔猪产出后,由于气温过低受冻致死。1.2压死母猪母性不强,或产后母猪生病,导致脾气暴燥,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寒冷,垫草太厚,仔猪躲在稻草里,也容易被母猪压伤或压死。1.3冻死初生仔猪对寒冷尤为敏感,它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  相似文献   

7.
防止母猪压死、踩死仔猪初生仔猪被压死、踩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母猪产后虚弱,起卧不便,有的母猪母性差,时常压死、踩死仔猪;另一方面是初生仔猪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未建立正常关系,喜欢藏在草堆内,故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为此必须在母猪临产前,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如发现母猪食欲减少,濒濒排尿,粪便变少,乳头滴乳等,则表示临近分娩。此时要在母猪窝内铺上短而软的干草。分娩时应保持安静的环境,以免母猪受惊而乱窜,发生踩压事故。对刚产出的仔猪应及时断脐、消毒、止血。在天气较冷时,要对初生仔猪做好保温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1做好出生仔猪的护理 仔猪出生后5-10天内,由于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由母体供给营养变为自己采食,由母体内稳定的生活条件变为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再加上出生仔猪不灵活、怕冷,消化功能发育不全等原因,很容易被母猪压死、踩死、冻死或饿死。所以,做好出生仔猪的护理是提高育成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母猪踩压致新生仔猪死亡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三个主要原因是:被母猪压死或踩死(占48.1%),饥饿(占15.3%),腹泻(占13.3%)。母猪踩压致仔猪死亡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1母猪行为因素研究证明仔猪被压死基本发于母猪由走动变为躺卧和站立,或是由躺卧和站立变为走动的时候。圈养条件下母猪躺卧姿势的变换常导致仔猪被压死,绝大多数的仔猪压死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增加繁殖母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1加强保温防冻工作对于刚出生的哺乳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被母猪压死或冻死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出生后3日龄以内,在寒冷环境中仔猪行动不易繁,钻草堆或扑在母猪腋下,易被母猪压死。寒冷易使仔猪发  相似文献   

11.
<正>1做好出生仔猪的护理仔猪出生后5~10天内,由于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由母体供给营养变为自己采食,由母体内稳定的生活条件变为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再加上出生仔猪不灵活、怕冷,消化功能发育不全等原因,很容易被母猪压死、踩死、冻死或饿死。所以,做好出生仔猪的护理是提高育成率的关键之一。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几天,就有固定吸乳头的习惯。仔猪确定乳头后,一直到断乳都不更换。为了保证全窝仔猪能获得均匀发育,人们根据母猪的特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中,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很多,只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地措施,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1 因母猪踩压死亡 踩压死亡的仔猪占总死亡数的三分之一,居首位.仔猪被母猪踩压死的日龄,6日龄以内的占80%.其原因包括母猪产后体质虚弱,膘情过肥、乳房膨胀、起卧不便;有的母猪护仔性差,易受惊吓;圈内垫草过长,初生仔猪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未建立正常关系,喜藏在草堆内,被母猪踩死.  相似文献   

13.
母猪母性行为是受激素、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调控的复杂过程.仔猪的成活率与母猪的母性存在着直接影响关系,比如一些母猪的异常母性行为会导致仔猪被母猪咬死、踩死、压死现象.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往往只重视仔猪挤压死亡情况的产生,不重视母性行为对仔猪死亡率的作用.本文就激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母猪母性行为的影响进行论述,目的是为降低仔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压死1.1原因母猪压死仔猪,常发生于初产母猪或老龄体弱反应迟钝的母猪压死仔猪。1.2预防措施设护仔架,采用护仔箱,将初生仔猪饲养在箱内,定期放出吃奶;强化护理,设产房,专人护理;保持圈内地面平整和圈内安静,注意淘汰老龄母猪。2咬死2.1原因仔猪误入其它母猪圈内被咬死;母猪无奶或死亡,仔猪寄养时措施不当,被寄母咬伤咬死;母猪恶癖或因严重缺乏营养而食仔。2.2预防措施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防止仔猪串圈;淘汰有恶癖的母猪。3冻死3.1原因常见有二种情况:猪舍保温情况差,舍温低;对母、仔猪护理不当。3.2预防措施合理安排产…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有85%发生在30d以内,其中前7d死亡的常占到60%左右.死亡原因有被母猪压死、冻死、饿死或发生下痢、感冒等疾病.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前7d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据笔者调查,初生仔猪体重低于06千克成活率不到20%,初生重075千克左右,成活率45%~50%,而且这部分猪即使成活下来,生长速度也非常慢,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仔猪初生重,其次抓好提早补料和早期断奶。现代仔猪饲养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1 仔猪出生至1周内的饲养管理 据调查仔猪的死亡65%~75%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母猪压死、踩死、仔猪窒息、弱小仔猪吃不到奶或寄养不当而饿死、下痢死亡、冬季冻死等等。仔猪出生至一周内的饲养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1 母猪分娩要接助产,特别…  相似文献   

17.
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现象。引起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有仔猪方面的原因,如冻死、饿死、压死、咬死等;母猪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乳汁分泌不足及母猪产弱仔,除此之外腹泻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影响初生仔猪成活率的原因:一是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疾病导致的流产、早产、胎儿自溶、死胎,导致的死亡。二是仔猪出生后的护理。陆良县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出生时的接生,由于护理不及时而导致的(压死、冻死、饿死)死亡。  相似文献   

19.
母猪的母性行为是指母猪在分娩前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性状,如衔草做窝、哺乳、杀婴行为、踩压仔猪,对人类攻击及躲避行为等.母猪母性行为的失败将导致其拒绝哺乳,甚至咬死、踩死和压死仔猪,给养猪业和仔猪福利带来严重影响.据调查,绝大多数仔猪死亡是在出生后第1周,其中约有45%是被母猪压死的,20%是被饿死的[1].因此,...  相似文献   

20.
正冬春季气温变化快,哺乳仔猪抗御外界能力低,饲养管理非常关键,否则存活率将受很大影响。注意哺乳仔猪初乳要充足、保暖御寒、避免压死和压伤、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母猪在哺乳期间需保证其营养的充足,保证母猪能够摄入充足平衡的多种矿物质元素。通常情况下,母猪的产仔个数约10头,而能够哺乳成活的大约为7~8头。一般在整个仔猪的哺乳期会有2~3头死亡,而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冻死、压死以及饿死等原因。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