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杉木的光合特性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13 a生的杉木人工林当年生小枝的光合特性、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杉木当年生针叶的光补偿点为50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200 μmol·m-2·s-1,CO2补偿点为90 μmol·mol-1;②在多云天气条件,杉木针叶净合速率的日变化为一单峰曲线,其走势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趋势一致.最大净光速率为6.31 μmol·m-2·s-1,出现在中午12时,此时PAR达800 μmol·m-2·s-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番茄光合特性对C02浓度变化的生态响应,在番茄生长季节,对2个番茄材料在不同C02浓度条件下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02浓度的升高,2个番茄材料的光合量子利用效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呼吸作用和光补偿点却随C02浓度的升高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光合作用速率和光饱和点在C02浓度低于800μl/L时随C02浓度升高而增加,高于这一浓度则随C02浓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CO2浓度处理的大豆实验观测,分析了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对大气CO2增加的响应,探讨了未来高CO2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CO2浓度下,大豆开花期叶片光合午休现象得到缓解和消除,净光合速率提高19.4%~33.0%。大豆蒸腾速率随大气CO2浓度升高而下降。大气CO2增加促使大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在不同生育期提高幅度不同,表明为分枝期、开花期较大,结荚期、鼓粒期较小。在大气CO2增加情景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分别提高8.6%~11.6%,13.8%~20.0%和9.9%~13.8%。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则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控制CO2浓度梯度条件下,研究了丁香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丁香的光合生理有明显的影响,当CO2浓度为当前浓度至加倍(360~720μmol﹒mol-1)范围内,各光合指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继续升高CO2浓度则开始下降。在较强光照下,升高CO2浓度对丁香有"气肥"作用。丁香达光合能力值适宜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1000μmol﹒m-2s-1,CO2浓度为700μmol﹒mol-1。未来CO2浓度升高,不仅有利于丁香的光合作用,而且可提高丁香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庭甫  刘玲  岳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96-96,91
大气中CO2浓度在工业革命前约为265μmol/mol,二十世纪60年代全球大气CO2浓度在314μmol/mol左右,目前则在350μmol/mol左右,且平均每年以1.5-2.0μmol/mol的速度递增.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若不加以制约,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大气CO2浓度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2倍[1,2].大气CO2浓度升高,除了通过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产生间接影响外,还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生物量和产量以及抗性和品质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葡萄试管苗炼苗过程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试管苗叶片在炼苗过程中气孔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降低,通过炼苗可以加强其对环境的适应,并提高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CO2浓度升高下粳稻和籼稻根系生长特性、光合特征、氮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阐明CO2浓度升高对2个品种水稻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特性与光合适应的关系.[方法]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以水稻品种'武运粳30'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以环境CO2浓度...  相似文献   

8.
白栎光合特性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用Li-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自然生长白栎Quercus fabri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短期内CO2浓度增加,白栎的净光合速率增大.CO2浓度为290~450 μmol·mol-1时,白栎的光补偿点、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CO2)分别为90~100 μmol·m-2·s-1,1 500~1 700 μmol·m-2·s-1和5.5~8.2 μmol·m-2·s-1.CO2浓度倍增到700 μmol·mol-1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0 μmol·m-2·s-1和1 300 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大,为10.6 μmol·m-2·s-1.白栎光合作用在春季适宜温度为24 ℃,相应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800 μmol·m-2·s-1和9.9 μmol·m-2·s-1.夏季为28 ℃,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 700 μmol·m-2·s-1和12.8 μmol·m-2·s-1.24 ℃和28 ℃的CO2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温度上升到32 ℃以后,CO2补偿点、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下降.32 ℃,36 ℃和40 ℃的CO2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与CO2浓度相互作用效应明显.蒸腾速率与叶片的气孔导度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增大,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CO2浓度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大于高CO2浓度.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春季白栎的蒸腾速率与光合作用对气孔调节的关系密切,夏季则更多地反映对能量平衡的调控.CO2和温度变化相互作用,24 ℃时白栎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幅度较小,28 ℃时随CO2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他3种温度表现为抛物线关系.图4参20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吐鲁番地区葡萄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CIRAS-3型便携式光合仪对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光合作用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在0~6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迅速上升;光合有效辐射在600~1 5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升幅减弱;而光强在1 500~2 0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出现下降。CO2浓度在800μmol·m-2·s-1之前,光合速率迅速增加;在800μmol·m-2·s-1之后,光合速率缓慢上升。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葡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0.996 2和0.988 5。  相似文献   

10.
红松光合特性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取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01液化CO2钢瓶提供不同的CO2浓度(400、600、800 μmol·nol-1)测定红松光合特性,同时对净光合速率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3种CO2浓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表现出单峰曲线的日变化格局,随CO2浓度增大,净光合速率增大且差异显著,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并随CO2浓度增大而减小;蒸腾速率基本呈减小趋势,且差异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格局有所不同,且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在不同CO2浓度处理下,对于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变化,在对照试验中,蒸腾速率是主要因子;在其他(600、800 μmol·mo1-1)两个处理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交换通量的变化特征及规律可以为准确估算和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中国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CO2通量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以吸收CO2为主,夜间表现为排放CO2;CO2通量的日变化模式有单峰型、双峰型和不规则型。稻田CO2通量日变化强度受水稻生长状况影响,水稻生长旺盛期白天CO2吸收通量、夜间排放通量以及日净吸收CO2通量均高于生长前期和成熟期;且早稻与晚稻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光合适应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围绕大气CO2浓度升高下植物光合适应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植物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升高适应的可能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2浓度升高下所增强的光合作用导致碳水化合物的过量积累以及光合电子传递链中质体醌与过氧化氢(H2O2)的氧化还原信号对光合作用发生反馈抑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的含量及其活性的下降;气孔状态的变化.此外,植物体内C/N平衡、生长调节物质和己糖激酶对光合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等多个方面也会对光合适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观赏药用植物香花崖豆藤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药用、观赏树种香花崖豆藤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香花崖豆藤是一种喜光植物,其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μmol/m^2.s,光饱和点为2000μ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饱与蒸汽压差、叶室气温、叶片温度及光照强度均成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成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光照、叶片温度、蒸腾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逐步线形回归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叶室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栓皮栎对CO2增长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 5 0年生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叶片的活体测定 ,研究了CO2 浓度增长对栓皮栎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结果如下 :CO2 浓度为 80 0 μmolCO2 ·mol- 1 时栓皮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在正常大气CO2 条件下提高 42 .5 3 % ,同时光补偿点降低 ,光饱和点提高 ,光量子效率提高 ;CO2 浓度为 80 0 μmolCO2 ·mol- 1 时 ,栓皮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 ,而CO2 浓度为40 0 μmolCO2 mol- 1 时 ,净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 ;CO2 浓度倍增 ,栓皮栎叶片的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和暗呼吸速率降低 ,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栓皮栎叶片对CO2 增长的反应 ,对其生长是有利的 ,对全球CO2 浓度增长起到反馈调节作用 .  相似文献   

15.
四季柚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四季柚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为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在田间条件下对 7年生四季柚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1)四季柚外围叶片晴天净光合速率 ( 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 ;阴天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内膛叶片 Pn日变化有双峰和锯齿形两种类型 .( 2 )以日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分析季节变化 ,观测期内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 10月 ,6月 ,11月 ,7月 ,8月 .( 3)不同月份和不同枝条叶片类型 Pn对光和 CO2 响应有较大差别 .光补偿点为 17.4 2~ 78.31μmol/ m2 · s,光饱和点为 1378~ 182 1μmol/m2· s,表观量子效率 0 .0 1973~ 0 .0 5 0 98;叶片 CO2 补偿点为 5 2 .5 4~ 97.31μmol/ mol,饱和点为 80 0~ 96 1μmol/mol,羧化效率 0 .0 2 0 39~ 0 .0 5 340 ,具有 C3植物的明显特征 .( 4 )四季柚的光合适温为 2 4~ 32℃ .( 5 )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因分析方法不同有较大差别 .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春季晴朗、无风的条件下对辽宁阜新市祖代原种猪场6种绿化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6种绿化植物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顺序为苹果梨>南果梨>白丁香>银中杨>小叶杨>紫丁香;小叶杨、银中杨、苹果梨、白丁香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紫丁香、南果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均存在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6种绿化植物日平均蒸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苹果梨>南果梨>白丁香>银中杨>紫丁香>小叶杨;小叶杨、苹果梨、南果梨、紫丁香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白丁香和银中杨为单峰型。6种绿化植物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17.
5个西梅品种光响应和CO_2响应及叶片部分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5个西梅品种光合速率的光响应(Pn-PFD)和CO_2响应(Pn-CO_2)曲线特征值和叶片部分特性,为西梅的引种和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cI-203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和电子游标卡尺,对5个西梅品种的叶片进行测定,探讨5个西梅品种光合特性和叶片特征的共性和个性。【结果】比较5个西梅品种,兰密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n)和表观量子效率(4QY)均最高,而其光补偿点(LCP)最低,值分别为1 124、19.503和0.0519、21μmol/(m~2·s);大玫瑰的LSP、最大Pn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最低。Pn-C02响应曲线特征值相比,5个品种中大玫瑰的C02饱和点(CSP)和补偿点(CCP)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但其RuBP羧化效率(CE)最低;法兰西品种的CSt值和最大Pn均最低,而其CCP值最高。5个西梅品种中来客和大玫瑰的叶片较大,而其叶片总叶绿素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优萨的叶比重最大,法兰西和来客的比叶重最小。【结论】5个西梅品种中兰密和优萨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其中兰密在光强度较强的环境中能够表现出最佳光合生产力,而优萨适合于适当的密植高产优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