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心香一瓣见真情──记香港茶艺中心理事长叶惠民先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谢珊珊久闻香港有个茶艺中心,茶艺中心有位热心茶艺事业的茶人──叶惠民。初识叶先生是因了茶,因了他爱茶而与茶有关的一切人和事,因了他为弘扬茶艺不惜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侠肠义胆。记得去年四、五...  相似文献   

2.
茶人多寿星 品茶聚会,朋友翻看一本期刊上何康先生的照片,感慨连连,封面上八十八岁的爱茶高官何康(原国家农业部长)在八闽茶山迈着健朗的步履,他说闽南话"何康"一词是"好命"的意思. 其实茶界更为"好命"的是目前已经一百零二岁的茶人张天福,他和两岁的小朋友在一起的照片取名《世纪茶缘》.张老精神矍铄,一脸慈祥,比我数月前见到的更显精神.老人显然对登达"茶寿"信心满满.  相似文献   

3.
1月31日下午,珠海市红茶馆别开生面的组织了一次珠海茶人迎新春“茶画”联谊会。岁尾的珠海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来自重庆国画院的著名人物画家于湘华先生,受红茶馆韩之光先生之邀与珠海、澳门等茶艺界及茶友们参加了这次茶与画的联谊会。于先生带来了30幅水墨人物精品,他的作品有浓郁的诗意和现代意识,用笔飘逸、格调高雅、颇具禅意。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与茶有关,如“陆羽煮茗图”、“东坡品茗图”、“村茶比酒香”等。有高山流水、有古松篱笆、有明月清风、有吟诗品茗、童子煮茶等等。深得茶人与同行的赞许,为这次联谊会增添了高…  相似文献   

4.
品茶读画     
品茶读画深圳商报侯军(一)茶画溯源记得那是在1992年的春天,我应邀参加在湖南常德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会上,还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谈的主题就是“茶诗与茶画”。我希望各界茶人重视对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形资料的研究,譬如,反映各种茶事活动的绘画作...  相似文献   

5.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2):237-237
茶人 ,这一今天看来带有茶香雅气的称号 ,在唐代仅用来称呼茶农。如《茶经·二之具》中有 :“ ,……茶人负以采茶也。”皮日休、陆龟蒙写的《茶人》诗 ,指的也是采茶人。往后 ,茶人概念扩大了 ,泛指茶业、茶学、茶文化工作者和爱茶人。据老茶人冯和法回忆 :抗日时期 ,由吴觉农领导的浙江茶叶改良场的同人出版过《茶人》刊物 ,那时他们一面在浙东茶区搞茶叶科研、生产 ,一面宣传组织抗日斗争。“茶人”更有了进步爱国者的涵义。改革开放后 ,茶文化得到复兴 ,杭州庄晚芳先生建议提倡“廉、美、和、敬”中国茶德。使“精行俭德”之茶人家风得…  相似文献   

6.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06,(2):189-191,213
茶人定义 2003年10月,当笔者决定与钱时霖先生合著《中华茶人诗描》时,便一直在思考茶人的定义。笔者以为,茶人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统称,各行各业的爱茶者均可称为茶人,历代为茶产业、荼文化作出贡献和有所建树的前辈和长者,是当之无愧的荼人。茶人中懂得茶之诸法、树茶学丰碑的陆羽尊为茶圣,至今无人超越;超然物外连饮七碗品得茶趣的卢仝类人物皆为茶仙;从事茶业科技、教学、文化的有院士、博导、博士、专家、学者、作家、画家、壶艺家;还有茶商、茶农、茶客等等,足见茶人之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7.
诗三篇     
(一)喜见西湖国际茶人村庄晓芳画像碑树立栽桃育李出精英,文化弘扬陆羽经。茶业辉煌人景仰,一碑画像颂先生。(二)恭读《王泽农选集》感赋当代茶星数泽农,洋洋大作气恢宏。叶中变幻深深谙,土内玄机渐渐通。评议周详言必妙,论文精湛篇称雄。诗词特喜吟茶事,仿佛前身陆放翁。(三)喜读戴盟先生健著《茶人漫话》因赋小诗二章爱茶轩内爱茶人,茶叶诗文立意新。祖国茶中多锦绣,先生暇日更高吟。文思点铁黄山谷,诗意雄浑陆放翁。彩笔时时书茗事,茶人漫话普芳名。诗三篇@钱时霖  相似文献   

8.
朱乃良 《农业考古》2005,(4):249-249
一、进村为有茶缘上晓村,径行阡陌雨倾盆。衣衫湿透人凉爽,洗却旅途喧嚣尘。二、观景叠翠层峦似卧龙,小溪清浅贯西东。茶香荷艳人和美,情景交融淡荡风。三、宿夜悠悠晓起悠悠人,无虑无忧唯有真。入夜虫鸣交响曲,黎明鸡报一天新。四、开会面山临水古樟下,南北茶人共论茶。饮出和谐行俭德,茶文化学绽新芽。本诗作者朱乃良先生在茶文化村“水口”留影上晓起茶文化村纪行!浙江湖州@朱乃良  相似文献   

9.
京城茶人相聚五福品茗论雅再创风流北京松波近期,首都文化人界开年即逢大喜事。以“天下茶人是一家”为命名的京城茶人大聚会,在阜外“五福茶艺馆”隆重举行。这次盛会以茶会友,汇聚了首都茶叶协会、各家茶叶公司、茶艺馆、茶馆及各界名流、新闻媒介等爱茶人士。在品茗...  相似文献   

10.
茶人情怀──朱自振先生印象记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政教室陶德臣我本茶盲,几年前由于偶然因素才把注意力转向茶业经济,成为不折不扣的“茶痴”的,详细原委,曾写有《茶情》一文,刊于《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第十辑上。文中提到朱自振先生,回顾几年来与朱先生的交...  相似文献   

11.
《喝杯好茶》是一本阐扬茶文化的书,作者范增平先生,为台湾茶文化的发展奔走呼号了20多年,这是他著作出版的第4本书,将中国茶文化从古至今,具体而微的精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周甘训宾女士于今年旅美期间读到这本《喝杯好茶》,随即有感而发,写了这篇共鸣,愿分享给我国爱茶人。  相似文献   

12.
钟培竹 《农业考古》2004,(2):194-198
古今中外的智者赞茶之祠不少 :有认茶为“故人”的 ,有称茶为“佳人”的 ;有夸它为“仙丹” ,誉之为“妙药”的……有人连吃数碗竟然达到了“通仙灵”的境地。实话实说 ,我等凡夫俗子无论知识水平还是道德修养 ,都还没有达到能称得上“精行俭德之人” ,“学富五车之士”的标准 ,而且修炼无方 ,功夫也远没有到家 ,虽然是吃了不少的茶 ,也无非是个吃茶的“茶人”而已 ,比起吃茶吃到“天人合一”、“茶禅一味”境界的真正茶人来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但是 ,由于我从小与茶结缘 ,而且与茶人结成了忘年之交 ,日复一日随着我年龄与知识的增长 ,我渐渐…  相似文献   

13.
和静园茶语     
茶人的喜悦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名茶人。在经营和静园这五年中 ,萦绕我心更多的是喜悦。我顶礼于茶 ,顶礼于茶人。茶真是一种神奇的自然之造化 ,它使人在品味过程中七分带喜 ,三分见忧。它神秘而隽永地从远古走来 ,因她那深沉的文化积淀触及着当代人的灵魂 ,陶冶情操 ,启发性情 ,且让深藏于灵魂蔽处的丑陋 ,走向阳光 ,人的勇敢是最根本的体现 ,是面对自我。这是让我亦喜亦忧的地方 ,茶喝得多了 ,在少眠的状态下 ,思想起。“和、敬、廉、美” ,用以规范我们做人的标准。“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 ,以和助天地宇宙合一 ,天人相处共存 ;以真我的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茶文化。为了探索、开拓和弘扬蕴藏丰富的祖国茶文化,我们于1982年开始筹建“茶人之家”。它是一个集茶人与爱茶人于一体的民间团体。多年来,《家》的事业迅猛发展,在国内外茶业界已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现将茶人之家的创建、活动、前景,作一简介。《家》的创建茶人之家的创建,话题还得从1981年9月说起,当时,中国茶叶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科普会议,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即席提出筹办“茶人之家”的设想,博得了与会茶人们的赞同。1982年间,浙江茶叶学会多次商讨,经浙江省科协批准,茶人之家的筹建工作起步了。浙江省  相似文献   

15.
余悦 《农业考古》2002,(4):11-14
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茶艺的故乡。 2 0 0 1年 1 2月 ,《茶的世界》发行人崔锡焕先生来南昌市与我恳谈 ,希望了解中国茶艺的发展轨迹、现实状况和未来展望。这一话题 ,也是韩国和海外许多爱茶人迫切希望了解的。故借这次中韩茶文化交流会的机会 ,特撰此专文。中华民族发现和利用茶叶 ,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茶艺的滥觞 ,起码也有两千多年的岁月。西汉辞赋家王褒在《僮约》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之句 ,透露出当时家僮必须承担去集市买茶、煮茶和洗涤茶具的杂役 ,并且已有专门的饮茶器具。东晋杜育作的《赋》 ,描写了煮茶用…  相似文献   

16.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实为自传的《醉吟先生传》中写道:“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凡观寺、丘壑,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床不观。”以此看来,白居易与“茶”似乎并无多大关联。然而,诗人在《谢李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却这样写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到茶人。白居易在这首诗里分明又称自己是“别茶人”。“别”当“犹识”解;也作“惜”解,如“人…  相似文献   

17.
茶之始为饮,就结下了茶人与文人的不解之缘。文人以茶雅志、以茶立德的节操,无疑给茶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从此,饮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饮茶,“茶中诗意,诗中茶味”,茶从其实用功能不断走向艺术层面,最终成为中国人烙刻在精神深处的文化符号,也给世人留下了文人与茶人因那一片小小的叶子而交往情深的佳话。本文透过清初文人冒襄与茶人交...  相似文献   

18.
一、茶具陈列二、乐起三、各就各位(其中两人各执收卷茶旗一面)四、主持人上场五、呈展茶旗六、茶艺师净手七、主持人宣讲茶事:各位嘉宾,大家好!茶缘使我们有机会欢聚一堂,共品佳茗。这“茶缘”就是中国茶道之缘。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陈香白《中国茶文化》作了如下题辞:“茶文化乃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必弘扬茶文化。”中国茶道正是茶文化的核心。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涵盖着七种义理:第一是茶艺,包括烹茶的规范程式和有关茶事的诗、词、书、画等。第二是…  相似文献   

19.
山长青水长流——与韩国茶人金裕信先生友谊记温州雁茗阁林晓丹我能认识韩国“韩中茶文化研究所”所长金裕信先生,感到十分的荣幸。那是1994年4月间,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时,学术研讨会在外滩上海茶叶学会会议大厅举行,当时我应邀将自己创作二十余幅以茶为主...  相似文献   

20.
"同敬茶圣,同修茶学,同学茶事,同游茶地,同考茶迹,同研茶史,同读茶文,同吟茶诗,同说茶人,同享茶福……"这是笔名"湖州老茶"的湖州茶人,留在网上的精妙茶语。诚如斯言,笔者深有同感。意犹未尽,加上两句:唯茶是饮,唯茶是爱。笔者不饮酒,而缘于爱茶和养身,已十多年不喝其它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