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彩叶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彩叶草盆栽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彩叶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CAT酶活性均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彩叶草幼苗叶片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而MDA含量和CAT活性则在不同处理时间上表现比较复杂,对于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处理4 h、8 h和12 h时,分别表现先降后升、先升后降和先急剧升高而后缓慢下降;而CAT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处理4 h和8 h时,都呈现先升后降,而处理12 h时,则表现逐渐升高.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8℃低温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5℃低温处理后,其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CAT活性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2.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3.
以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L.)R.Br.]品种和谐(M.incana cv.Harmony)、灰姑娘(M.incana cv.Cinderella)为试材,分别进行15℃常温、6℃低温胁迫处理,比较了2个品种在2种温度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与P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常温下,2个品种的各生理参数大部分差异不显著;但随着6℃低温胁迫时间的持续,2个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快速上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大部分显著增加,而POD活性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温(5、10、20℃)处理ZS-SJZ结缕草(ZSS)及60Co-γ辐射诱变后筛选的2个新品系(ZSS-50-1和ZSS-60-2),通过测定叶片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同时观测草坪草颜色和盖度变化,比较3种材料之间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种材料的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呈增大趋势,草坪颜色评分和盖度降低。在5℃低温胁迫下,新品系的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MDA含量、颜色评分和盖度高于ZSS,而SOD活性低于ZSS。利用隶属函数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3种材料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ZSS-50-1ZSSZSS-60-2。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野生湖北百合的耐热性,对其设置不同高温(28℃、31℃、34℃、37℃、41℃、43℃)和不同时间(12、24、48、72h)处理,测定各处理对叶片的膜透性、抗氧化物系统保护酶、可溶性物质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MDA含量上升、相对电导率增加,则膜透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呈现升高趋势;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同一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但43℃处理呈持续升高;31℃、34℃和37℃处理不同时间SOD活性呈现下降-升高-下降趋势变化,28℃、40℃和43℃处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MDA含量、POD活性、Pro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是野生湖北百合高温胁迫的主导指标;其次,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是次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金花茶枝条和叶片为材料,测定其高温半致死温度及高温胁迫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金花茶叶片细胞伤害率随温度升高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8.9℃;对金花茶叶片进行45℃高温胁迫24 h,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对高温胁迫反应较敏感,可作为金花茶对热胁迫的较好指标,但MDA含量无显著增加,推测金花茶对短期持续高温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 ℃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品种‘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马铃薯幼苗离体叶片进行不同条件的低温胁迫。低温处理后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评价马铃薯苗期耐寒性的关键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马铃薯幼苗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POD活性和S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先急剧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的变化;MDA含量呈先急剧增加,后下降的变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各指标间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评价马铃薯品种耐寒性,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这些指标,对14个马铃薯品种(系)苗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其耐寒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转心乌会-2冀张薯12号丽薯6号中薯18号晋薯16号米拉费乌瑞它滇同薯1号滇薯716芒果洋芋宣薯2号合作88威芋3号。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扁桃花芽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扁桃为对照、两个新疆本地品种(鹰嘴、纸皮)、两个美国引进品种(Nonpareil、Mission)的花芽为研究试材,人工模拟低温胁迫下扁桃花芽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S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SOD活性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所测生理指标显著性差异都出现在-15~-25℃,野扁桃的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MDA含量不能作为扁桃花芽抗寒性生理指标鉴定参数,初步推断抗寒性强弱为:野扁桃>美国引进品种>本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龙眼幼树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主栽的龙眼品种石硖和储良幼树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计低温胁迫处理对2个龙眼品种叶片的抗寒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龙眼品种的细胞SOD活性总体上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POD活性呈现与SOD活性相反的趋势;MDA含量随处理温度降低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相对电导率缓慢升高后出现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小。综合指标分析表明,石硖的抗寒性比储良的弱,这与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品种叶片表现出的外部受伤情况相吻合,说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龙眼抗寒性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鲁荷红、藏娇、脂红、胡红4个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牡丹叶片的脯氨酸(Proline)含量、叶片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SOD变化不稳定.高土壤水分胁迫下,牡丹的叶绿素合成受阻.总体而言,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牡丹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CAT活性3个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可作为牡丹耐土壤含水率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NaCl和Na2CO3胁迫对枸杞愈伤组织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NaCl和Na2CO3胁迫下对枸杞愈伤组织生长量、放氧速率(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及比较。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O2-.、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增加;Na2CO3胁迫下O2-.、MDA含量、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增加,但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枸杞愈伤组织抗碱性远小于抗盐性。  相似文献   

13.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反复变化,表明它们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变化是可逆的。大叶黄杨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在初秋有小幅上升,之后基本上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其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扶芳藤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2种植物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秋冬季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它们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则不相同。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从秋季到初冬变化很小,当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时,脯氨酸含量才大幅度增加,之后又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AM真菌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高温下,接种真菌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随温度的升高,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低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说明AM真菌提高了牡丹抗热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台湾翅果菊对不同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采用PEG-6000(0%、10%、20%、30%)处理台湾翅果菊植株,测定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翅果菊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质膜透性等指标。[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细胞可溶性糖、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有一定敏感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 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7.
牡丹花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牡丹花从开放到凋谢期间,花瓣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前期增加,后期下降,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产生量随花瓣的衰老逐渐增加,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逐渐降低,花瓣的变幅大于叶片,这与形态观察到的花瓣的衰老明显于叶片的现象一致,相关分析表明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质膜透性、MDA含量、SOD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而叶片则不然,衰老末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游离氮基酸总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这与养分耗尽有关。因为认为牡丹花衰老是多因素综合调控而导致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雄性不育株宁杞5号和可育株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花蕾发育过程中,宁杞1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宁杞5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游离氨基酸呈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花蕾发育各时期,宁杞5号花蕾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宁杞1号,几种物质含量在宁杞1号和宁杞5号花蕾发育各时期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锌营养对烟草生长及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晔  吴元华  赵秀香  高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01-4702
研究了不同锌营养水平下烟草外渗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相关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1 mg/L处理后烟株长势较好,并且其外渗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处理浓度对烟草自身抗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