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效果迅速,然而其长期使用所带来的野3R冶问题直接影响茶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日受关注,生物防治作为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树病虫害防治体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概述生物防治的定义、演变及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如害虫天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信息素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存在的不足,并对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提出展望:充分利用生防微生物来拮抗茶树病原菌、构建载体植物系统防治茶树虫害、充分发挥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调节作用、加强茶树生物农药的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绿色无公害茶叶已占据茶叶市场的主流地位。而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治理病虫害,能够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基于此,介绍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主要措施,为茶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百色市西林县的茶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凌云县、乐业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式。本文在此背景下,主要分析了古障镇黄果园茶场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然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和天敌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茶场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黄果园茶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叶属于一种拥有保健功能的饮品,做好茶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茶叶生产品质,增加茶农经济效益。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该要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整个茶园的生态系统出发,确保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坚持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手段,实施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以化学防治为辅,确保茶叶的绿色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方茶区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积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茶叶品质,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绿茶。  相似文献   

6.
冰冻雪灾后茶叶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雪灾对茶叶造成巨大损害,分析了2008年冰冻雪灾后茶叶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了搞好农业防治,控制病虫基数,恶化病虫发生条件;利用天敌资源,积极推广生物防治;适时药剂防治等针对性防治措施及重要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茶叶病虫综合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安溪县狠抓茶叶农残控制、发展绿色食品茶叶工作的成效,提出了茶树病虫害防治必须在茶园自然调控的基础上,以生物防治为核心,建立生态茶园,实现茶叶的无公害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冰冻雪灾对茶叶造成巨大损害,分析了2008年冰冻雪灾后茶叶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了搞好农业防治,控制病虫基数,恶化病虫发生条件;利用天敌资源,积极推广生物防治;适时药剂防治等针对性防治措施及重要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长锋 《北京农业》2013,(15):27-28
在我国的众多茶园中,小绿叶蝉是1种非常容易发生的害虫之一,小绿叶蝉对于茶叶的质量及茶园产量有严重的危害,因其个体较小、繁殖速度快、发生地域广等特征,相对来说比其他虫害更难以防治。笔者主要从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茶叶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太湖县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刘琴 《农技服务》2011,28(9):1321-1321
太湖县是茶叶生产大县,"十一.五"期间通过多种形式来落实茶叶绿色防控措施,有力地提高了茶叶的质量与品质,基本达到了无公害的目标。从加强农业防治,优化生态环境;应用物理防治,降低害虫密度;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资源;开展统防统治,实现无公害生产4个方面探讨了该县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茶尺蠖是茶树的主要食叶性害虫,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本文介绍了南方茶区茶尺蠖的危害,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几个方面对茶尺蠖近年来的防治技术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泾县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对茶树病虫害进行安全、有效地控制,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安全,提升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茶农收入,促进了泾县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农药防治茶园主要虫害效果迅速,然而其滥用所带来的"3R"问题直接影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茶叶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生物防治作为害虫综合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茶园害虫防治体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概述了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其为害特征、茶园主要虫害生物防控的应用研究,总结了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存在的不足,并对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农业局分别在朱村、河坑、雾溪乡建立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区,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法来控制茶园病虫害,以期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使云和县茶叶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茶农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云和县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地貌条件使其成为浙江省天然的种茶基地。茶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全县大力发展茶业,种茶面积也日益扩大,因此,茶叶的病虫害防治也成为庆元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希望能对庆元县茶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地貌条件使其成为浙江省天然的种茶 基地。茶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全县大力发展茶业,种茶面积也日益扩大,因此,茶叶的病虫害防治也 成为庆元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希 望能对庆元县茶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茶树从嫩梢至地下部的各个部位,均可遭受病虫的为害。受害后致使茶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影响茶叶的经济效益。病虫害防治是茶叶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茶区过分依赖化学农药,滥用和肓目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了病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等问题,必须引起广大茶区的高度重视。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应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综合应用各种非化学防治措施,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科学用药,达到控制茶叶农残之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为给遵义市的茶叶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以福鼎大白茶为材料,对遵义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苗的扦插和移栽时期以秋冬季为佳,定植方式应选择2行条植;茶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方施用氮磷钾肥和微肥,并在茶树行间定植绿肥;综合利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茶叶初加工应合理配搭使用滚筒、蒸汽和微波3种杀青机。  相似文献   

19.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实行无公害化生产是当前乃至今后茶叶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本文从合理选择茶树品种、茶园土壤选择和培育技术、茶园科学施肥、加强茶园管理、积极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以及适时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等六个方面对无公害茶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农户进行无公害茶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年来固始县茶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试点,集成了一套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太阳能杀虫灯和黄蓝板诱虫)和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为主,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防治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介绍了主要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及取得很好的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