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正>水稻旱育稀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育苗方式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主要掌握好水的管理,原则是不建立水层、以浇为主、不缺不浇、浇了则透。秧苗培育重视地上地下同时发展,注重培育良好的根系,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培育的壮苗。特点是:秧苗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移栽后无缓苗期,早发快发。二是插秧方式由密植改为稀植,一般地栽插密度为9寸×3寸以上,部分条件好的地区能达到9寸×8寸,增大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20,(11)
正1试验目的通过不同插秧密度(移栽秧苗数量)试验,形成水稻主栽品种达到个体壮、群体旺的高产栽培长势的秧苗配置途径,避免因为水稻群体过大或不足而无法实现高产创建产量指标。2试验处理水稻插秧密度设置9×4寸、9×5寸、9×6寸、9×7寸4个处理,每穴3~4苗。3试验设计各处理采取随机排列,不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利用水稻苗期较耐旱的生理特性,实行严格控水旱育,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在秧苗培育上更重视稻株地上地下同时发展,培育良好的根系,增加秧苗抗逆性和抗病性,整体提高秧苗素质,培育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的壮苗。旱育秧苗移栽后无缓苗期,起势快,分蘖早、分蘖率高,可促进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总体效益是节水、省田、省工、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技术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 一、水稻旱育秧技术 1、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将传统的在水田中育秧改为旱地育秧.在秧苗培育上,由重视地上部分转向重视加强用苗床土培养,重点放在地下部分,水浆管理也是控上促下,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逆性和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其特点是:秧苗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秧苗移栽大田后无缓苗期,早发快发;温光资源利用率高,提早成熟,可利用的分蘖多且低位分蘖多,成穗率和结实率均高,穗大,增产效果明显;节省投入,经济效益高,一般可省肥30%,省种30%~50%,省水30%,省秧田80%~90%,每公顷可减少投入900元以上.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旱育长龄壮秧的适宜播种方法,提高水稻单产,以临稻16号为材料进行不同播种方法的田间试验。试验设T1(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0 cm→覆膜)、T2(浇底墒水→撒种→二次覆土3.5 cm→出苗前退土保留1.0 cm土层)、T3(撒种→一次覆土1.5 cm→浇蒙头水)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本田试验对应秧田进行设计。试验结果是:T1的秧苗素质最好、产量最高,平均单株分蘖为1.42个,根条数为44.6条,百株鲜重为259.5 g,单产为10 459.2 kg/hm2;T3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次之,平均单株分蘖为0.89个,根条数为37.2条,百株鲜重为224.8 g,单产为9 178.7 kg/hm2;T2的秧苗素质最差、产量最低,平均单株分蘖为0.75个,根条数为35.5条,百株鲜重为219.1 g,单产为8 495.2 kg/hm2;3个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是:"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0 cm→覆膜"的播种方法,能增温、保墒、防鸟,提高出苗率,出苗快,苗全苗齐,秧苗素质好,移栽后能早生快发,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法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  相似文献   

9.
沼肥育苗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肥能满足水稻苗期生长对氮肥的需求,用其培育水稻壮苗的效果优于粪肥。具体表现为:施用沼肥育出的水稻秧苗比常规旱地育出的秧苗叶片数增加60.3%、新根数增加30.1%、分蘖数提高73.1%,地上部分鲜重增重40.6%,地下部分鲜重增重22.2%、茎基增粗50.0%。因此,沼肥育苗是水稻培育壮苗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与育秧过程中的管理是决定水稻产量的直接因素,而合理施肥是决定水稻是否高产的关。1.水稻种子处理与育秧管理1.1育秧管理水分管理旱育秧在揭膜时要及时浇一次透水,防止死苗;3叶期前保持秧苗湿润,促进根系和叶片快速生长;3叶期以后以控水旱管为主,做到不卷叶不浇水,雨天做到雨停田干。水育秧不要长时间保持深水层。肥料运筹旱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少,在苗床充分培  相似文献   

11.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06,(10):32-32
一、苗床管水 旱育秧苗期一般情况下不需补水.坚持旱育旱管,以提高秧苗的耐早能力。同时要注意浇好三次水.即播前浇足“底墒水”。揭膜时浇好“揭膜水”,干旱时浇好“卷叶水”。做到1—2叶期适当控水促进种子根下扎,2—3叶期注意补水防死苗.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旱育稀植是将传统的水田育秧改为旱地育秧,秧苗培育由重视地上部分转向苗床土培养,重点放在地下部分,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了抗逆性和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种子处理技术如下:1、晒种与清选:清明后选晴天晒种2-3天,可打破种子休眠,达到水分一致,以便浸种时吸水均匀,发芽整齐。通过晒种,可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没经过比重选种的种子,要进行23%黄泥水选种,即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旱育稀植是将传统的水田育秧改为旱地育秧,秧苗培育由重视地上部分转向苗床土培养,重点放在地下部分,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了抗逆性和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种子处理技术如下:1、晒种与清选:清明后选晴天晒种2-3天,可打破种子休眠,达到水分一致,以便浸种时吸水均匀,发芽整齐。通过晒种,可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没经过比重选种的种子,要进行23%黄泥水选种,即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  相似文献   

14.
浙西南山区不同育秧方式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秧是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去,我县农民在单季稻生产中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水育秧方式进行秧苗培育。采用这种方式育秧由于秧苗经常处在水淹条件下,秧苗长期积水,通气条件不佳,因此,根系发育不良,苗体不粗壮,对产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近几年,为了努力提高单季稻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我们大面积推广了两段育秧和旱育秧培育壮秧的方式,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旱育秧、常规水育秧和软盘育秧3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出苗率高、秧苗素质好、分蘖数多、抗逆性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保证农时、增产增收等优点. 一、水稻抛秧栽培的关键技术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实质就是采用钵体盘早育苗,经抛秧机或人工将秧苗抛向田间,靠秧苗上轻下重下落的惯力立苗.只要整地质量好,抛秧足够高,直立苗和倾斜苗就可达到80%以上,而平躺苗3~5天后也可自行直立.水稻抛秧栽培的技术,一是要把好育苗关,培育适宜抛秧的矮壮秧苗;二是要把好抛秧关,提高抛秧的均匀度和直立苗的比重;三是要把好本田管理关,控制杂草和无效分蘖.  相似文献   

17.
正培育健壮秧苗是水稻丰产的基础,壮苗标准:秧龄30~35d,叶龄3.5~4.5叶,苗高12~14cm,根数9~10条,100株苗干重3g以上。现将寒地水稻壮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壮秧标准1.1生理素质:秧苗体内积累的干物质多,碳氮比协调,百株干鲜重比例高,充实度大;秧苗体内束缚水含量高,蒸腾量小,保水力强,含糖量多,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强;移栽后缓苗快,分蘖早且分蘖力强。  相似文献   

18.
正培育健壮秧苗是水稻丰产的基础,壮苗标准:秧龄30~35d,叶龄3.5~4.5叶,苗高12~14cm,根数9~10条,100株苗干重3g以上。现将寒地水稻壮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壮秧标准1.1生理素质:秧苗体内积累的干物质多,碳氮比协调,百株干鲜重比例高,充实度大;秧苗体内束缚水含量高,蒸腾量小,保水力强,含糖量多,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强;移栽后缓苗快,分蘖早且分蘖力强。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6,(3)
正春季利用塑料大棚培育水稻秧苗后,及时整地做床,夏秋季培育蔬菜秧苗(西兰花、松花菜等),一棚可培育一到两批蔬菜秧苗,当蔬菜秧苗出棚后,再及时整地,定植蔬菜(西兰花、松花菜等)。大棚育苗、生产综合利用,使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大棚水稻育苗水稻育苗于4月初至5月末进行,大棚土壤化通后及时整地做床育苗。1.1种子处理品种选用生育期在155~157天,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中  相似文献   

20.
一、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生长特征特性1.秧苗在苗床期表现为“生长抑制型”特征特性根据研究,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秧苗在苗床期,首先是秧苗地上部分,在干旱式水分管理和化学控苗作用下,其株高一般比水育秧苗降低30%~40%,叶龄减少0.5~1.0片;其次是地下部分,秧苗根系在秧盘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