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鳜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4.3~26℃时,测定斑鳜鱼苗(1.27~1.51cm,0.0384g)的耗氧情况,计算鱼苗的耗氧速率与窒息点。结果表明:斑鳜鱼苗耐低氧能力较弱,26℃时其窒息点为1.73mg/l:斑鳜鱼苗水温25℃左右时。昼夜耗氧率差异不特别显著.其晚间耗氧率高于白天,凌晨左右达到最大值。在水温24.3~26℃时.斑鳜的耗氧率为983.14~1498.29mg/(kgh),其窒息点为1.73mg/L。  相似文献   

2.
不同规格兰州鲇耗氧率随着个体重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尾重1.09 g和10.6 g兰州鲇苗种,在水温17.7~22.0 ℃时,昼夜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209.82 mg/kg·h和158.91 mg/kg·h,窒息点分别为0.653 1 mg/L和0.810 8 mg/L.  相似文献   

3.
河鲈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20~28%:,测定河鲈(Perca fluviatilus)鱼苗(全长7.25 cm,平均体重5.294 g)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河鲈鱼苗的耐低氧能力较弱,其平均窒息点为1.332 mg/L;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平均耗氧率为0.622 mg/g·h.耗氧率高峰出现在5:00和23:00.水温对河鲈鱼苗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规格兰州鲇耗氧率随着个体重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尾重1.09g和10.6g兰州鲇苗种,在水温17.7~22.0℃时,昼夜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209.82mg/kg·h和158.91mg/kg·h,窒息点分别为0.6531mg/L和0.8108mg/L。  相似文献   

5.
斑鳠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温 2 4 .4~ 2 6.0℃时对斑鱼种 (尾重 1.12~ 4 .61g )进行了耗氧率与窒息点测定。结果表明 :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尾重 4 .61g的斑耗氧率为0 .1580 mg/g.h ,窒息点为 0 .12 92 mg/L ;平均尾重 1.12 g的斑耗氧率为 0 .2 636mg/g.h ,窒息点为 0 .30 4 0 mg/L。白昼和夜晚耗氧率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鱼类养殖生产和苗种运输过程中溶解氧的科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采用密闭呼吸室法测定了20、22、24、26、28、30℃水温下额尔齐斯河银鲫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水温在20~30℃时,额尔齐斯河银鲫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水温为20℃时耗氧率最低,为0.263 mg/(g·h);水温为30℃时耗氧率最高,为0.571 mg/(g·h)。耗氧率与水温的拟合方程为:y=0.0093x^2-0.0027x+0.2604(R^2=0.9896)。额尔齐斯河银鲫幼鱼的窒息点在20~30℃水温下,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其中水温为20℃时窒息点最低,为0.947 mg/L;水温为30℃时窒息点最高,为1.713 mg/L。水温和窒息点的回归关系方程式为:y=0.0271x^2-0.0629x+1.0452(R^2=0.9116)。  相似文献   

7.
丁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温度(26.1±0.5)℃,试验鱼平均体长10.60 cm,平均体质量13.09 g。丁鱥耗氧率为0.0849mg/(kg.h),窒息点为0.7598 mg/L。丁鱥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平均耗氧率为0.0585 mg/(kg.h),夜间平均耗氧率为1.1161 mg/(kg.h)。丁鱥的耗氧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减小。在一定水温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暗纹东方Tun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暗纹东方鱼屯两个规格鱼苗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水温31~34℃,pH 6.5~6.8条件下,平均全长2.36 cm、体重0.429 g的鱼苗24 h平均耗氧量0.321 mg/(尾·h),耗氧率1.149 mg/(g·h),窒息点1.309 mg/L;平均全长3.49 cm、体重0.569 g的鱼苗24 h平均耗氧量0.837 mg/(尾·h),耗氧率0.968 mg/(g·h),窒息点1.486 mg/L.  相似文献   

9.
斑鳠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琴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6):251-253
在水温24.4-26.0℃时对斑Hui鱼种(尾重1.12-4.61g)进行了耗氧率与窒息点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尾重4.61g的斑Hui耗氧率为0.1580mg/g.h,窒息点为0.1292mg/L;平均尾重1.12g的斑Hui氧率为0.2636mg/g.h。窒息点为0.3040mg/L。白昼和夜晚耗氧率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军曹鱼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平均体质量为16.0g~18.4g的军曹鱼在不同水温和盐度条件下的耗氧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温对军曹鱼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盐度29‰时,水温从17℃上升到32℃,军曹鱼的耗氧率从0.357mg/g·h增加到0.880mg/g·h,水温(X)与耗氧率(Y)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Y=0.0045X1.5197。在水温29℃时,军曹鱼的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军曹鱼的耗氧率表现出较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中午前和傍晚后较高。水温对军曹鱼幼鱼的窒息点有显著影响。水温从21℃升高到33℃,窒息点从0.74mg/L增加到1.44mg/L。盐度对窒息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封闭流水式装置测溶氧的方法对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orides(Herzenstenin)]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9℃、13℃、17℃、21℃条件下,似鲇高原鳅耗氧率分别为0.224 mg/(g·h)、0.290 mg/(g·h)、0.264 mg/(g·h)、0.231 mg/(g·h)。跟据试验结果推测温度13℃为似鲇高原鳅最适生长温度。耗氧率昼夜变化显示,20:00时耗氧率最高为0.386 mg/(g·h),8:00时耗氧率最低为0.164mg/(g·h),窒息点为1.22 mg/L。  相似文献   

12.
鲤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鲤(Carp)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鲤的窒息点同水温和鱼体规格的关系。第一,窒息点与水温的关系:当水温从5℃上升到32℃时,试验鲤的窒息点从0.21mg/L上升到0.59mg/L,可见,鲤的窒息点与水温高低呈正相关;第二,在试验水温22℃时,鲤窒息点与鱼体大小的关系:试验鱼体长分别为8.30±0.37,12.30±0.21,14.23±0.15,23.41±0.24cm,试验结果为鲤的窒息点从0.49mg/L下降到0.34mg/L,鲤的窒息点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2)鲤耗氧率与水温的关系。鲤的耗氧率同水温一样随水温的上升而上升,在6℃时的耗氧率仅为28℃时的1/6,但是当水温超过28℃时耗氧率开始下降,33℃时降为139.31mg/L;(3)本试验也对鲤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鲤的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耗氧高峰出现在每日的15:00 ̄17:00时,低峰出现在每日的3:00 ̄5:00时;白天的均耗氧率与晚间均耗氧率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封闭式呼吸室法对短须裂腹鱼幼鱼的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9.4℃条件下,短须裂腹鱼幼鱼的临界窒息点为0.720 mg/L,24 h平均耗氧率为0.205 mg/(g·h),昼夜耗氧率差异不明显;在17.2℃时,24 h平均耗氧率为0.135 mg/(g·h),昼夜耗氧率差异不明显;15.3℃时,24 h平均耗氧率为0.112 mg/(g·h),昼夜耗氧率差异不明显。短须裂腹鱼幼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4.
暗纹东方鲀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暗纹东方鱼屯两个规格鱼苗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在水温 31~34℃ ,pH 6 5~ 6 8条件下 ,平均全长 2 36cm、体重 0 4 2 9g的鱼苗 2 4h平均耗氧量 0 32 1mg/ (尾·h) ,耗氧率 1 14 9mg/ (g·h) ,窒息点 1 30 9mg/L ;平均全长 3 4 9cm、体重 0 5 6 9g的鱼苗 2 4h平均耗氧量 0 837mg/ (尾·h) ,耗氧率 0 96 8mg/ (g·h) ,窒息点 1 4 86mg/L。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鱼种(1.55~7.28 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4.35 cm,均重1.55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4202mg/g·h,窒息点为0.4412 mg/L,平均体长7.22 cm,均重7.2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2222 mg/g·h,窒息点为0.8831 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华鲮幼鱼的耗氧率昼夜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温、溶解氧的耐受力。结果表明:水温在21.0~24.0℃时,其耗氧率昼夜变化幅度在0.051 1~0.243 4 mg/g.h,平均耗氧率为0.131 4 mg/g.h;其呼吸高峰在2∶20、6∶20、8∶20、19∶20、23∶20出现,估计与其觅食活动规律有关;测定华鲮幼鱼生存的临界水温上限值为38.0℃、下限值为5.3℃,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13.0~29.0℃;其窒息点溶解氧为0.13 mg/L,0.51 mg/L时出现浮头现象,建议生产中安全溶氧值应在0.73 mg/L以上。  相似文献   

17.
应用封闭静水装置测定乌苏里鮠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结果表明:在水温20~26℃范围内,平均规格接近(7.0~7.7 cm)的乌苏里鮠,其耗氧率为0.159 6~0.263 6 mg/g · h,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同一水温条件下,乌苏里鮠耗氧率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在水温24~28℃范围内,平均规格接近(12.1~12.7cm...  相似文献   

18.
褐菖鲉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对褐菖鲉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盐度24.5、水温17℃的水质条件下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P=0.422),平均值晚上略高于白天,凌晨05∶00耗氧率最高,为233.04±25.36mg/kg·h;耗氧率、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QR=1433.9W-0.7077(R2=0.992,P<0.001)、QC=1.4298W0.2926(R2=0.956,P<0.001);水温对褐菖鲉的耗氧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H值在8.0时耗氧率最低。窒息点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降低,相同体重的鱼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梭鲈夏花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长2.94~3.43 cm、体重0.215~0.237 g的梭鲈夏花鱼种,测定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窒息点、昼夜耗氧率、耗氧量。结果表明:梭鲈夏花鱼种的平均窒息点为1.5137 mg/L;其耗氧率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平均耗氧率为0.644 mg/g.h,耗氧高峰出现在夜间;水温对梭鲈窒息点及耗氧率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实验测定了咸海卡拉白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做出了耗氧率的昼夜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水温16~30℃条件下,卡拉白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氧率与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R=0.028T-0.312(R=0.845),不同体重鱼(3.97~132.22g)在24℃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与体重的关系为R=0.6548W-0.21(R=0.974)。卡拉白鱼的昼夜耗氧昼夜平均耗氧为0.3137mg/g.L,耗氧最低值出现在日间11:00时,耗氧最高值出现在凌晨6:00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