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新高’梨花粉败育与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粉败育的‘新高’梨和花粉可育的‘丰水’梨为试材,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或花药内不同形态的腐胺( Put) 、亚精胺( Spd) 和精胺( Spm) 含量进行了分析, 以探讨多胺种类和形态与新高花粉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新高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态的Put和Spd含量变化幅度不大, 丰水则在单核花粉到二核花粉时期出现高峰, 在单核花粉期到单核花粉晚期含量是新高的3~5倍。新高中游离态的Spm也显著低于丰水; 丰水中高氯酸可溶共价结合态Put、Spd和Spm含量逐渐增加, 新高在花粉败育前期或败育期出现不同于丰水的高峰; 除丰水成熟的花药外, 两个品种中高氯酸不溶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两个品种的不同形态Put、Spd和Spm总量在败育前期差异不显著, 此后新高显著低于丰水; 丰水中的多胺均以游离态为主, 新高以高氯酸可溶结合态为主。 相似文献
3.
4.
5.
以栽培菊品种‘秀曼戴花’、‘6045-7’、‘猫眼’、‘T1012’、‘韩2’为母本,分别与菊属菊花脑 × 菊蒿属菊蒿(简称JJ)、菊属大岛野路菊 × 亚菊属多花亚菊(简称DD)和菊属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属芙蓉菊(简称DF)等3个属间F1杂种进行人工杂交及回交研究。结果发现,以‘秀曼戴花’、‘6045-7’为母本,与JJ杂交,未获得种子;‘猫眼’× DD杂交结实率及回交结实率均较低,而‘T1012’× DF及‘韩2’× DF杂交结实率较高,以‘T1012’× DF杂交后代为父本,与‘T1012’回交,成功获得回交后代。杂交及回交后代性状出现不同程度分离,并存在超亲个体。杂交及回交后代的染色体数并不都是父母本的平均值,存在非整倍体。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以属间杂种为“桥梁”可将芙蓉菊及多花亚菊的耐盐性导入栽培菊花,提高了栽培菊花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杂交兰‘韩国桃花’×蕙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萌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大花蕙兰和墨兰杂交育成的品种‘韩国桃花’为母本, 再与蕙兰进行种间远缘杂交, 取其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进行无菌播种, 研究了杂交种子萌发、原球茎和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特征。结果表明: 授粉后240 d的种胚具有较好的萌发能力, 在所试的4种培养基中, 以1/2MS添加6-BA 0.5 mg·L-1和NAA 2.0 mg·L-1的处理萌发效果较好; 萌发的种子可以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两条途径增殖; 1/2MS培养基添加6-BA 0.5 mg·L-1和NAA 2.0 mg·L-1适于原球茎增殖, 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可达4.25; 而NAA 0.5、1.0 mg·L-1适宜原球茎的发育和植株再生; 根状茎的增殖以NAA:6-BA = 2:1较适宜, 培养40 d后增殖系数可达6. 0以上; 当NAA浓度为1.0 mg·L-1时, 根状茎发育及植株再生效果佳, 培养70 d后超过80%的根状茎茎端分化成苗。杂交后代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均可获得再生植株, 且形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以‘金煌’杧果(Mangifera indica L.‘Jinhuang’)为试材,通过RACE及PCR技术克隆得到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MiCAB2(GenBank登录号:KT944730)。该基因全长为990 bp,含795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与橄榄(Canarium album)亲缘关系最近。MiCAB2属于叶绿素a/b结合蛋白家族,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4个N–肉豆蔻酰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MiCAB2在杧果各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量差异较大,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花、胚胎、果实中表达量仅为叶片的1/50~1/12,在根和茎中极低;在花芽分化至开花期表达量呈迅速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在正常胚胎中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趋势,而在败育胚胎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片在昼夜交替中,白天表达量明显高于夜晚,14时最高,22时最低。MiCAB2受不同催花药剂的诱导,乙烯利作用最为明显,硝酸钾次之,两者均为正向调控,而多效唑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果树学报》2015,(6)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果树》2016,(3)
针对浙江省设施栽培‘红颊’草莓出现的花而不实问题,研究不同种苗来源和育苗期药剂处理对草莓花粉活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期喷施200 mg/L多效唑,在草莓苗定植成活率、花序数、产量、大果率和花粉活力表现上,效果好于喷施300 mg/L多效唑,与对照相比,除了大果率其他指标都有所降低;在2个浓度多效唑处理15 d后加施20 mg/L赤霉素,各项指标均明显提升,尤其200 mg/L多效唑加20 mg/L赤霉素处理后,成活率和大果率显著提高;83 mg/L烯唑醇无论加施20 mg/L赤霉素与否,都不利于草莓的开花结果。丛生苗和疑似小叶苗花粉活力非常低,畸形率极高,几乎没有商品果,这可能是‘红颊’草莓花而不实现象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育苗后期采用200mg/L多效唑加20 mg/L赤霉素控苗,组培苗圃发现丛生苗、田间发现小叶苗及疑似小叶苗及时拔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