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浅谈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RSS的含义,阐述RSS工作原理,提出RSS在图书馆应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RSS技术在农业类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RSS的定义、功能与用途的基础上,分析农业类高校图书馆运用RSS技术情况,探讨了RSS技术在农业类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RSS的发展和优点,并阐述了RSS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RSS的概念、原理及特征,描述了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发展情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RSS的产生背景、发展和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实例分析了实现RSS农业信息推送服务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RSS的含义、特性和种类,从RSS阅读者的角度探讨了订制常用医学数据库、医学电子期刊、专业医学网站和卫生组织资源等各类医学信息资源的RSS Feeds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RSS的数据库资源信息推送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聚合与信息推送是RSS技术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功能,介绍了几个常用文献数据库的RSS信息推送服务。结合信息推送理念与RSS技术,提出了几种开发带有RSS功能的信息服务网页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谈谈RS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应努力寻求新的技术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文章介绍了RSS技术,以度RSS与Blog的关系,探讨了RS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版Ei Village检索系统中的RSS服务及RSS服务的使用方法,以期对人们使用Ei Village检索系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RSS是1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以XML为基础,具有简单、规范、通用、容易自动生成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站也采用这种方式来发布最新信息。RSS阅读器就是RSS技术的具体应用之一。本文先介绍RSS阅读器相关知识,然后提出实现的RSS阅读器RSSR,最后总结并提出RSSR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有机废弃物作为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污染基质修复效果的影响,采用原位基质改良方法,开展野外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尾矿基质营养元素、DTPA提取态重金属、酶活性以及植被盖度、生物量、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基质的营养元素、酶活性以及植被盖度、生物量均最低,而尾矿基质DTPA提取态重金属、植物体内重金属最高;与尾矿相比,添加不同有机废弃物后尾矿基质有机质、有效磷、铵态氮、有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0.68~5.52、1.50~14.46、1.62~4.59、0.16~1.08倍;尾矿基质DTPA-Cd、DTPA-Cu、DTPA-Pb、DTPA-Zn分别降低了27.33%~62.06%、6.98%~35.19%、0.50%~32.41%、19.37%~43.98%;尾矿基质脱氢酶、葡萄糖苷酶、脲酶、磷酸酶分别增加了0.08~11.00、0.05~1.72、0.59~17.38、1.71~6.74倍;植被盖度、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2.75~84.75、1.59~215.57倍;植物体内Cd、Cu、Pb、Zn分别降低了23.18%~82.76%、3.30%~39.52%、67.30%~81.46%、44.98%~75.60%;总体上鸡粪组、污泥组提升尾矿基质营养元素、酶活性以及植被盖度、生物量效果最明显,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鸡粪组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分别增加了5.52、14.46、1.08倍,污泥组铵态氮增加了4.59倍;鸡粪组、污泥组脱氢酶分别提高了11.00、10.12倍,脲酶分别提高了17.38、16.74倍,磷酸酶分别提高了6.74、5.94倍;鸡粪组、污泥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14.80、215.57倍,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84.75、80.25倍。8种有机废弃物均有助于植物在铅锌尾矿基质上的定居与生长,其中鸡粪、污泥在尾矿基质的改良实践中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方法和结构化途径,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栽培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系统,用于确定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下的小麦生育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方案,系统包括:产量水平与产量结构、主要品质指标、品种类型、播种期、基本苗、播种量、适宜生育期;主要生育期的茎蘖数、叶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动态指标;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等源库指标;氮、磷、钾肥料运筹及主要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等。本系统克服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与专家系统的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差的不足,从而为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南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方法和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对海南省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值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蕃薯、土烟、蔬菜、瓜类、水果、禽肉、菠萝、荔枝、柑桔橙、龙眼、芒果、橡胶、咖啡、茶叶、胡椒、腰果的产值足迹最低,其生态经济效益最高;糖蔗、奶类、禽蛋、香蕉的产值足迹较低,其生态经济效益较高;猪肉、淡水产品的产值足迹高,其生态经济效益低;谷物、大豆、海产品、槟榔的产值足迹较高,其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油料、牛肉、羊肉、木材的产值足迹最高,其生态经济效益最低。为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应优先发展林业(除木材业外),积极发展农产品种植业,限制发展畜牧业和木材业。  相似文献   

14.
参照国家有关科技文章写作、编辑和出版的标准与规定,结合自身写作和编辑实践,阐述了科技文章的编写标准和规范,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的撰写格式、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图表、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使用和表述规范等。  相似文献   

15.
周琳  杨祯妮  张敏  程广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934-3942
目的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8 588.1万t。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看,肉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餐桌要经历养殖、屠宰、排酸、分割、运输、零售、储藏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从屠宰后到终端消费所经历的环节。本研究将聚焦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四个基于全产业调研大肉类产品,重点关注分割、遇冷排酸、运输、零售、批发、冷冻等动物性产品从屠宰到消费的重要环节,明确猪、牛、羊、鸡四种肉类产品在主要环节中的食物损耗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肉类产品的可食用比例。方法 基于系统分析的思路,从全产业链视角将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终端链条中可能会产生损耗的环节划分成分割、运输、销售终端、预冷排酸、冷冻储藏五个环节,通过全产业链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产业链条以上各环节的损耗数量。考虑到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的三种消费形态产业链条的差异性,笔者以不同消费形态的市场占比为权重,在获得每类消费形态全产业链损耗基础上计算综合损耗率。可食用比例则基于经营主体长期屠宰分割后的实际数据计算得到。在典型区域的选取上以主产省为重点,选取不同规模的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访谈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结果 通过对北京、四川、重庆、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吉林、内蒙、新疆等10个省(市),19个一体化企业、7个屠宰分割企业和16个终端销售市场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全环节损耗率分别是8.1%、11.22%、1.47%和7.45%。从肉类流通消费形态划分,猪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2.69%、4.12%、8.10%;牛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7.17%、8.68%、11.47%;羊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4.63%、6.53%、7.45%;禽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6.31%、11.22%。结合不同流通形态的占比计算可知猪牛羊禽的全产业链综合损耗率分别为4.36%、9.55%、5.94%、9.30%;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78.48%、81.26%、73.72%、68.55%;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90.29%、94.84%、96.46%、78.91%。结论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整体上看中国肉类损耗要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其他国家,食物利用率高。然而肉类全产业链依然存在中小规模企业加工、分割技术水平较低,批发和零售环节冷藏设备的不到位,冷冻肉以及国内很多地区居民依然偏好热鲜肉品等原因,均是目前中国肉类损耗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随着冷鲜肉消费比重的增加,屠宰分割环节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冷藏和储运设施设备的完善,我国肉类全产业链减损降耗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The data o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Farmasol P(S)-Z environmentally safe preparation on the biochemical status, productiv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ws has been obtained.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reparation contributed to a positive improvement of biochemical blood indices in cows, i.e.,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total protein, albumins, and ã-globulins by 6.46, 2.30, and 5.48%, respectively; Na, Mg, Ca, and P macroelements by 1.99, 23.46, 5.31, and 19.31%, respectively; Fe, Zn, Cu, Co, Se, I, and Mo microelements by 8.0, 10.41, 11.99, 30.0, 66.62, 53.76, and 0.45%, respectively; de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K and Pb by 5.30 and 10.09%, respectively; increase in milk production and milkfat by 8.0 and 0.15%,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 in live weight of calves at birth by 2.2 kg.  相似文献   

17.
亚热带丘陵山地茶园面临的生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亚热带丘陵山地茶园普遍面临土壤贫瘠,季节性干旱严重、外界环境污染、生态组分简单、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超标,茶叶生产效益低。夏秋季高温时茶园覆盖遮阳网可降低土壤温度,提高茶园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茶园覆盖稻草和种植豆科绿肥在夏秋干旱季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茶园害虫天敌数量,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改善茶园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N、P、K等养分的有效性。建立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可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类和种群数量,结合农业和物理技术,做到少使用农药和化肥,实现亚热带丘山区茶园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围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动态过程,提出并构建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框架与指标体系面向气候、土地、水和生物四大农业自然资源在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与核心内容,具体涵盖9个准则层、111个单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概念框架及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全过程性、系统性及与自然资源管理实务充分衔接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现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立体空间的连动式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板材表面纹理和缺陷的自动分类识别,提出一种融合小波、曲波和双树复小波3种频谱变换的板材表面纹理和缺陷的快速协同分类方法。分别提取小波变换的14个特征、曲波变换的16个特征和双树复小波变换的38个特征;融合三者特征以及整幅图像的标准差和熵,采用粒子群算法优选出24个关键特征;运用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针对乱纹、抛物纹、直纹、活结和死结5种类别的300幅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基于小波变换、曲波变换、双树复小波变换与特征融合方法的平均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0.0%、81.1%、84.2%、88.0%,分类平均时间分别为0.018、0.503、0.021、0.325 s。实验结果表明,特征融合方法实现了对小波特征、曲波特征和双树复小波特征的有效选择,提高了分类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资源是零碳、清洁、稳定、广泛、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推动生物质资源高效高质转化利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先后出台了形式多样的相关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生物质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政策演进过程,讨论了当前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面临的法律约束力和时效性不足、管理体系分配与合作关系不明确、经济机制不完善、模式路径不通畅以及技术发展瓶颈等主要挑战,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生物质资源高效高质转化利用需求的角度,从近期和远期分别优化了我国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的发展路径,其中,近期应重点补充基本法并修订现有法律、构建部门共建共商机制、统一统筹国家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和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等,远期应重点建立健全法律矩阵、构建信息智库和监管机制、优化完善标准框架、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培育技术成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