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2000年后,随着维生素卡特尔联盟的分解,全球维生素产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其中最具意义的标志是中国维生素产业凭借20世纪90年代的苦心积累,快速发展,在生产规模、产品品质、市场营销等方面获得全球领先地位,顺利承接了国际维生素产业转移,成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中心。2006年是全球维生素产业开启新格局的元年。自此之后的十年里,中国维生素产业享受市场红利,获得利润回报,中国维生素企业也在生产、营销、市  相似文献   

2.
<正>或许没有人想到,中国维生素产业正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维生素的利润值已达底线,而产能迅速膨胀,新一轮恶性竞争已经逼近……有效调控产能、拉动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维生素的最后一个发展支点。  相似文献   

3.
<正>或许没有人想到,中国维生素产业正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维生素的利润值已达底线,而产能迅速膨胀,新一轮恶性竞争已经逼近……有效调控产能、拉动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维生素的最后一个发展支点。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聚焦』2012年11月10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佰翔软件园酒店隆重召开。近两年来,维生素产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中国维生素80%用于出口,中国企业在经历初始阶段、出口导向之后,面临价值链  相似文献   

5.
中国维生素产业真正崛起始于2000年,此后的中国维生素产业经历了产业的转移重组与格局的不断演变。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国作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中心终不能独善其身,产能周期与需求周期叠加效应的影响,使产品利润大幅下滑,产业步入"寒冬"。面临长期的亏损,企业正在积极谋求变革,市场变化将成为其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力。而这一切似乎在2014年尽显。2014年,中国维生素产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不仅仅是供应量和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发展。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维生素及上游原料的生产影响不容忽视;资本市场整合的力量、营销网络的重新组织包括技术创新也在推动维生素产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第九届)"于2014年12月18—19日在浙江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隆重召开。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复合维生素制造商、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等500余名代表齐聚杭州,就维生素当前产业发展热点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限于篇幅,本文仅对论坛中部分精彩内容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维生素产业起步晚, 发展快。目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 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营或股份制维生素生产企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的中心, 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7.
策划寄语     
<正>2000年后,随着维生素卡特尔联盟的分崩离析,世界维生素产业发生了大规模重组,格局演变令人眼花缭乱,价格起伏动荡不安,全球维生素产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中国维生素产业也从那时开始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背景】2011年12月8—9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杭州成功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十几位专家针对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的发展形势、维生素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维生素生产的技术应用及市场格局变化、产品价格趋势等备受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交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阎汉平先生,浙江省畜牧局、饲  相似文献   

9.
本刊编辑部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20):I0001-I0001
我国的维生素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个别技术有所突破,80年代维生素多品种生产,90年代中后期生产技术开始全方位突破。进入21世纪,维生素A、D、E、H等14种维生素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产业化初见规模。据统计,2005年全国从事14种单体维生素生产的企业有130多家,氯化胆碱生产的企业达到110多家。维生素生产总量(含氯化胆碱)达到31万t。目前,我国维生素产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主办,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协办,浙江省饲料工业办公室、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06中国(浙江)维生素饲料添加剂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于10月14—16日在浙江东阳召开。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14—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经济新方位。在同期举行的还有第十一届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起点·新格局。2016年12月14—15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一届)"在浙江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胜利召开。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7—8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二届)"在山西太原万达文华大酒店成功召开。大会就当前维生素产业的热点现象和问题、市场格局变化及2018年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复合维生素生产商、饲料企业、养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以后,随着卡特尔联盟的分崩离析,世界维生素产业发生大规模重组。至2007年,伴随着安迪苏退出维生素E油市场,行业整合基本完成。在世界经济一片繁荣的背景下,维生素产业进入暴利时代,2007—2009年间,维生素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疯狂。伴随着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维生素产业面临更多挑战,全球性生产和需求面临环保、资源、贸易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消费等多方面因素交叉作用,已经进入新一轮整合周期。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全球维生素产业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维生素市场呈现怎样的新格局?维生素企业面临怎样的竞争环境?在全球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中,维生素企业又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12—13日,历时一天半,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于江西南昌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新周期下维生素价值链重塑”为主题,邀请了13位业内专家和2位特色演讲嘉宾围绕维生素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市场、应用等各个角度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内容从产业发展到技术应用、从产业前景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精彩纷呈。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多维制造商、国内外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等800余位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共叙友情、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24):1-2
我国维生素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营或股份制维生素生产企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2月13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盛大开幕。本届论坛主题是“分化与聚合机遇和挑战”,会议历时一天半,共有13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和2位特色演讲嘉宾带来的深度访谈,内容围绕维生素格局变化、精准营养及对畜禽的影响等展开,涉及方向从产业发展到技术应用、从产业前景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包罗万象。丰富的会议内容也受到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复合维生素生产商、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共800多位参会代表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6.
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产量为32.8万t,同比增长3.1%,占全球产量的77.0%,市场价值32.5亿美元。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为24.7万t,同比基本持平,出口金额达2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1%。2016——2017年维生素价格暴涨,部分产品吸引新进入者加入市场竞争。如果同过去十几年中国维生素产能的周期性变化相比,近两年新投建的维生素项目竞争力不强(个别企业除外),具体表现为仍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产品技术进步有限。未来的维生素产业整合可能出现3种力量,一是突破性的技术进步颠覆产业原有格局;二是领先厂家在价值链上的持续布局;三是通过资本杠杆撬动行业整合。其中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价值链的优化整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2股核心力量,并促成未来5~10年中国在维生素乃至精细化工领域出现真正的全球性企业。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作为饲料中无可取代的功能性添加物,饲用维生素产业随着维生素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为畜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技术基础条件,是饲料中公认的"四两拨千斤"的组分。近年来,我国维生素产业风起云涌,生产商纷纷将维生素的生产事业向中国转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本土维生素生产企业的崛起,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受经济形势、原料成本的影响,在供应与需求的持续博弈下,维生素价格波动不断。同时,畜牧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对精准营养、精准配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终端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2011年12月8-9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杭州成功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十几位专家针对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的发展形势、维生素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维生素生产的技术应用及市场格局变化、产品价格趋势等备受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交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阎汉平先生,浙江省畜牧局、饲料办领导出席了会议.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维生素生产企业、进出口贸易公司、饲料养殖公司及证券投资公司等500余位参会代表前来参加,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策划寄语     
<正>2009年,中国的维生素产业面临了一场全新的挑战。这一年,那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仍在发挥着威力,海外市场需求减少使得以出口为主的中国维生素出口受阻,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下降15%,全球贸易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国内畜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维生素工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初主要以生产医药用原料为目的。进入70年代,若干种B族维生素已能自行生产,维生素C两步法生产工艺的成功在国际上引起震动。至80年代,我国已基本形成除生物素以外的各种维生素生产体系,但中间体依赖进口,产量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9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维生素及中间体的生产技术相继有了突破性进展,有效促进了维生素产业的发展。随着1999年美国、欧盟对21家维生素生产企业组成的卡特尔联盟分别做出判罚之后,罗氏、巴斯夫等维生素国际巨头结束了其在全球维生素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就是从那时开始,中国维生素企业异军突起,全球维生素产业掀开新的一页。过去20年来,中国维生素产业突飞猛进,但如果将目光聚焦在最近2~3年,我们发现维生素价格的暴涨暴跌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环保要求、资本市场力量以及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等因素对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维生素行业的整合与淘汰竞相上演。然而,在行业整合的洪流中,上海海嘉诺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嘉诺")凭借一流的生物技术、合成技术与工程化技术等优势得以保持较快发展,不仅抢占了国内市场,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展现出不俗表现。技术出身的张华先生2016年起担任海嘉诺董事长,从兢兢业业30年的人用药研制与管理开始向饲用维生素领域延伸,觅寻属于自己也是属于海嘉诺的多"维"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