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宜宾农村的茶俗四川省宜宾市土产公司刘盛龙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和完善,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份。川南宜宾农村的茶俗,也是民间茶文化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美的世界美的升华──茶叶传说故事初识江西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余风1.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茶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炎黄子孙,从蛮荒的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的现代社会。茶既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必需品,又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大享受,还成了人们文化艺...  相似文献   

3.
茶艺馆的启迪福州别有天茶艺居吴雅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经历了药用、食用,直至成了人们喜爱的饮料,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亦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4.
茶之禁忌略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赖功欧人类的文化生活中,禁忌多从宗教而来。而从茶文化的历史来看,茶的起源即被人们所神化,在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就有不少宗教色彩的故事充斥其间。事实上,茶与佛、道二教的关系至为密切。因此,茶文化中的禁忌,一直伴随茶自身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5.
茶联趣谈     
茶联趣谈江西武宁正国我国的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在茶文化的百花园中,茶联更是其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从某种意义上说,茶联是茶艺的升华,是茶文化的瑰宝,是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大凡茶场、茶园、茶馆、茶庄,大凡楼台、庭...  相似文献   

6.
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酱醋茶。”茶在几千年前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和利用以来,就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凡夫俗子,人饮人爱,成为融合民族情感,传播中华文化,保护人类健康,陶冶人们情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7.
品茗话茶谜     
品茗话茶谜福建东山县常发“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这是民间流传的—道生动有趣的茶谜。闲暇工隙,品茗猜谜,别有一番情趣。茶谜曲折有致,变幻多端,耐人寻味,给人们休闲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趣味。茶谜大致有三类,即文义谜、谜语、故事谜。文义谜谜...  相似文献   

8.
品饮艺术的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波韵 《农业考古》2000,(2):153-156
茶在我心中的位置超出我对它的理解。 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它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应照人的灵魂,强化生命的意识,它给人激发出多维度、多层次的精神空间,使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成为现实,更令人神往的是它可将所有的一切协调得如神境般浑然一体,明亮透彻而又生机勃勃。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茶的本性和茶的文化内涵,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千余年来,茶人不断在茶事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茶艺”也…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第25回里,王熙凤当众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为何吃了人家的茶,就得给人家当媳妇?原来,自唐代“茶圣”陆羽撰著《茶经》后,茶在我国人们生活中摆上了重要地位,在海峡彼岸台湾,人们习称茶叶叫“茶米”,意寓茶叶比大米更重要,故冠在“米”之前。台湾同胞中,相当大部分是古代闽南、粤东的移民后裔,台湾同胞秉承闽南、粤东的饮茶风习。至今,台湾民问饮茶之风不但盛行而且十分讲究,男婚女嫁也以茶为礼。适婚闺秀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礼”或“茶定”。据载,早在明朝,就已有了这…  相似文献   

10.
经常而又适量的饮茶,不但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民间流传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学子中流传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名人雅士抑或凡夫俗子,都不可一日无茶。一人不可一日无茶,或者说人应该经常饮茶,这是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年),两次为相,两次被罢,推行新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经常饮茶赋诗,并继续研究新法。熙宁十一年(1078年),他写成《议茶法》一文,其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  相似文献   

11.
“茶佛一味”刍议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研究会甘良华,鲁鸣皋茶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之物。饮茶,作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蕴含着渊博的科学知识和高雅的文化艺术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习俗。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12.
自从香与茶进入中国古人生活,茶事、香事开始成为古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香的养生保健功效是人们嗜好茶与香的基础,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则使茶事、香事有了形而上的意义。茶与香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茶浸润口舌与鼻观,香则付诸鼻观。这也使得茶事、香事既可各自造化,又可相辅相成,在相互交会时相得益彰。明代之前,人们制作茶叶,将茶叶制作成龙团凤饼,并在其中掺杂香料。茶事、香事都是文人生活雅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僧人有日常茶事香事与茶会香事,仪式中香、茶不可或缺,日常生活中更是助其禅思。茶事与香事的交会在古代文学经典和日本茶道、香道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3.
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由于东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茶有着或相似或相异的文化.本文在跨文化视野下,从历史渊源、品茶文化、茶道精神、文学对茶的运用等方面,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也是海峡两岸和对外传统文化交流的内容。 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雅饮品。苏东坡曾赞美:“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句。中国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总之,人们生活中都离不开茶。 在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饮用量远远高于咖啡和可可,而居于首位。而我国正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三皇…  相似文献   

15.
林蒲田 《农业考古》2004,(2):272-281
古往今来,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他们往往通过饮茶来品味生活,借茶遣兴;又往往通过饮茶来到达一种生命的境界,以茶抒怀。在悠然玄远的意绪之中,茶的清香和淡泊与他们的心神融会一体,茶与文人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尤其在现代和当代文人中,由于在生活中的种种反差和顺逆,生活环境变化多端,因而茶事、茶趣更多。  相似文献   

16.
茶与人生     
茶介入人们的生活,恐在汉代,而作为一种文化则在西晋南北朝时期已初露其风采,茶含有了文化色彩便给人们注入了清新自然的气息,文人们更喜爱茶的性格:如水、隽永、清幽、雅儒,乐而不乱,因此嗜而敬之.茶还能引导人们摆脱尘烦,趋于安详静谧,在恬淡的心境中录求真淳,在沉思中对生存现实及人生进行反思和省察,给人以更多的生机和清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7.
国饮的呼唤     
国饮的呼唤福建农业大学李瑞文张育松我国是茶的故乡,公元前三百多年以前,就有文献记载茶了。作为国饮,饮茶不仅是国民生活的需要,而且更是一种涵义丰富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古老文化在茶叶上的沉淀,它不仅具有体现社会文明的一般特征,而且有表现人们心态...  相似文献   

18.
李昱 《农业考古》2006,(5):45-48,53
酒与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它们一个喧腾着热情生命的浪漫不羁,一个内化出精神气质的超凡脱俗。在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诗酒茶共同激荡,演绎出中国文人丰富而有品位的人生。纵观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穷达转换本难自我掌控,再兼达时有达时的牵累,穷时有穷时的自在,这复杂回旋的情绪古人不是用书斋枯坐或借麻将牌、“争上游”之类来解决的。他们或向青山、问流水、泼墨书画、醉心琴棋,或诗酒吟啸,素瓷茶铛。让我们这些在大众文化浸染下困惑的现代读书人,在直面自己的群体生态文化时也不禁面有愧色。在忙碌紧张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已经无暇顾及、更不要说去细细品尝生活的质地了。在此笔者也只能在触摸前人的生活方式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积淀的深厚和文人精神生活的品质,去探究中国传统文人视阈下的茶酒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1)在这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茶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渐入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及小型聚会之中。生活型茶艺与表演型茶艺的分殊,使得观看或参与茶艺中的人有了不同的感受,或更亲近了茶,或更远离了茶。文章提出亲近佛法的爱茶者以"简净悟空"的生活茶艺为方便法门,在日常饮茶生活中,艺茶吃茶,感悟禅思想,身心兼修,清净心灵。倡导爱茶者将生活茶艺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便打开了一扇生活茶艺的禅修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