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在养兔生产中,养殖户经常会遇到家兔出现流涎症状。导致家兔流涎的原因很复杂,养殖户有时滥用药、勤换药,最终导致家兔出现耐药性,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在不良因素作用下,更容易诱发其他疾病而造成混合感染,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毒性因素-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该病是由兔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症状主要是口腔黏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伴随大量流涎。发病初  相似文献   

2.
家兔流涎病俗称流哈啦,学名叫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又叫流涎病,是家兔养殖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以家兔口腔黏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拌有大量流涎为特征,多发病于1-3月龄的幼兔,常发生于春秋两季。笔者近日曾诊治一例幼兔流涎病,现将诊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兔传染性口炎又称流涎病。是病毒及某些诱因所引起。常在养兔场及广大农村流行。多在春秋两季发生,危害很大,死亡率常达50%以上。1980年以来,我校种兔场有本病流行。主要特征是口腔粘膜出现水泡,破溃后呈现烂斑及溃疡,大量流涎,味臭腹泻,发热及进行性消瘦。1—3月龄幼兔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一、传染病 1.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口腔粘膜、趾间及乳房皮肤上出现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病羊流涎和跛行,站立困难。羔羊病程急短,可导致出血性胃肠炎和肺炎,死亡率高。预防此病需定期注射口蹄疫苗,对症治疗可用冰硼散或碘甘油,疫区封锁隔离、消毒、限期灭疫。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水疱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泡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病兔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为"流涎病".该病主要侵害1~3 月龄的幼仔兔,以断乳后1~2 周龄的仔兔最易感,成年兔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6.
兔口炎为口腔黏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临床表现以流涎和口腔黏膜红肿,水泡、溃疡为特征. 2001年12月12日,某农民饲养的比利时商品兔47只,因饲喂豆秸,翌日兔群中28只表现流涎、不食而发病,发病率高达59.57%.业主认为是中毒,自注射过阿托品,用后见流涎减轻或消失.近段时间又恢复病态,即来就诊.症见:病兔流涎不腹泻,不抽搐,不食而想食;经扒开口腔看,口腔黏膜潮红,肿胀,并有大小不匀的伤痕.即诊断为口炎.  相似文献   

7.
1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口腔粘膜、趾间及乳房皮肤上出现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流涎和跛行,站立困难。羔羊病程急短,可导致血性胃肠炎和肺炎,死亡率高。预防此病需定期注射口蹄疫苗,对症治疗可用冰硼散或碘甘油,疫...  相似文献   

8.
毛兔口腔炎的治疗江苏盐城市郊区龙冈镇兽医站224011陈仁桃,杨广忠,陈仁余毛兔口腔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常常发生于幼兔,死亡率比较高。其主要的症状是:发病兔的口腔粘膜出现水泡,并伴有大量的流涎,致使病兔不能采食。对此病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用...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     
<正> 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口粘膜(舌、唇、颊、齿龈、颚)和蹄冠上,鼻镜或奶头和奶房等皮肤发生水泡,破溃后形成烂斑,而出现流涎和跛行.动物一般呈良性经过,但吃奶幼畜死亡率高.由于高度的传染性和高发病率,病畜生产性能降低,例如肉猪和肉牛因停食和减食而掉膘,生长阻滞,奶牛产奶量显著下降,吃奶幼畜大量死亡等,造成十分巨大的直接  相似文献   

10.
家兔口炎为口腔粘膜表层或深层炎症,临床上以家兔流涎及口腔粘膜潮红、肿胀、水泡、溃疡为特征。患兔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发炎疼痛,食欲减  相似文献   

11.
兔大肠杆菌病又名粘液性肠炎,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肠道性传染病.该病以下痢、流涎为特征,常引起其它疾病的并发和继发.  相似文献   

12.
口炎是口腔粘膜对组织的炎症 ,临床上以流涎和口腔粘膜潮红、肿胀为特征。按炎症的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溃疡性口炎、霉菌性口炎和坏疽性口炎 ,兔常见为水泡性口炎。笔者在兽医临床工作中 ,遇到 32例兔口炎 ,治愈 31例。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不振、咀嚼障碍 ,流涎。胸部及下颌大量被毛沾湿 ,拒绝检查上腔 ,强行检查看到口腔粘膜上散有米粒大小水泡 ,严重时发生糜烂和溃疡。治疗 消除病因 ,对症治疗 ,给予柔软的青草。口服病毒灵片 2 5mg/kg体重 ,2次 /日 ;维生素B2片 1 0mg/kg体重 ,2次 /日 ,同时用 1 0 %的磺胺嘧啶…  相似文献   

13.
<正>兔传染性口腔炎又称流涎病,多侵害5~8周龄的仔兔,2~3月龄幼兔也常发病。发病率高,常导致大批死亡。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饲养不当、喂给霉烂变质饲料等引起。1临床主要表现病初口腔黏膜充血潮红,并在唇、舌和口腔黏膜上出现一层白色小结节和水泡,不久破溃为溃疡,口流涎,气味恶臭。食欲减  相似文献   

14.
口炎是以流涎及口腔粘膜潮红、肿胀等为临床特征的口腔粘膜炎症的总称。按炎症的性质分为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溃疡性口炎多发于肉食兽,犬最常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家兔传染性口炎又称兔流涎病,是由水泡口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因饲料发霉变质,营养缺乏,饲料喂量不足,饲喂方法不当等所致。病兔以口腔粘膜发生炎症,出现水泡,破溃后糜烂、溃疡和从口角流出大量唾液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很高,致死率高达50%,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1口蹄疫 发病初期,病牛的体温升高到40~41℃,食欲降低,精神萎顿,流涎,呈丝状垂于口角两旁。在舌部、齿龈处发生水泡,有花生米大,有很多小泡集合成大的水泡,水泡内充满明亮或微混的液体,逐步破裂,形成溃疡面。乳房皮肤及乳头发生水泡较多,破溃后形成大的烂斑,乳房发炎,产奶量下降。蹄部水泡多发生于蹄冠和蹄叉部皮肤,形成水泡后破裂较快,被泥土、粪便等污染后,水泡部化脓、发炎,走路跛行,  相似文献   

17.
<正>兔水泡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幼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危害兔场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口腔黏膜发生水泡和大量流涎。1发病情况河北魏县某獭兔养殖户向农牧局反映,其养殖的獭兔800余只当中有60多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的症状。8只幼兔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一、概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及完整的皮肤传播,动物感染口蹄疫在病初表现为发烧,口流涎,1~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水泡和红色溃烂,严重时蹄壳  相似文献   

19.
正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高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侵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它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发病动物的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流涎、跛行、卧地,近查可见口、鼻、蹄和母畜乳头等无毛部位发生水泡,或水泡破损后形成的溃疡或斑痂。FMD的发病率为100%,但大部分成年  相似文献   

20.
口炎为耕牛心经积热或胃炎熏蒸以及异物损伤舌体,使舌与口膜发生红肿、水泡、溃烂、流涎等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兽医学称口炎,中兽医学叫口疮或舌疮.在北城乡,石关有家洼有几头发病牛,主诉:牛口唇部,舌体溃烂5d余.在当地兽医的治疗下未见好转,口唇部舌体溃烂、水肿、充血,并逐渐加重.笔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诊断,经上述方法治疗法后,两天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