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2011年在那坡县进行大蚕省力化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对比试验。条桑育的亩桑产茧量为132.90kg,比片叶育的185.23kg减少了28%;张种用时为42.41h,比片叶育的61.46h减少了31%;张种产茧量与片叶育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条桑育比片叶育更省工省力,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可以在农村规模种桑养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五龄蚕不同饲育方式与蚕座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龄家蚕不同饲育方式的微生态环境之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5龄地面条桑育蚕座中的温度明显低于环境和片叶育;条桑育和片叶育蚕座中,蚕座底部和中部温度差异不显著;条桑育蚕座中的绝对湿度明显小于片叶育,相对湿度明显大于片叶育;条桑育蚕座底部和中部湿度无明显差异;五龄后期片叶育蚕座底部湿度明显大于中部湿度,差异极显著。揭示了在广东高温季节,条桑育蚕座中的温湿度条件明显优越于片叶育,是一种很好的养蚕方式。  相似文献   

3.
条桑育与片叶育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弄清我区的气候、桑品种、种植规格是否适合条桑育,笔者利用现有的桑园进行条桑育与片叶育对比试验,并对试验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条桑育养蚕成绩好,省工省力,效率高,但桑树种植密度每亩要达到6000~7000株才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传统培育桑苗周期长,需要一年播种、二年嫁接、三年定植,已不能适应省力化栽桑与养蚕的迫切需要。60年代以来日本、中国先后育出适合条桑育的杂交桑,并在生产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大大节约成本。为了逐步改变宁夏传统的家蚕片叶育的饲育方式,为实现全年条桑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于2020年在淳安县进行了"强桑1号"大蚕条桑省力化饲育与普通片叶育的对比试验.结果强桑1号条桑育的每667 m2桑产叶量为915.8 kg,比片叶育的925 kg减少了2.5 kg;张种采叶喂叶用时为37.2 h,比片叶育的47.1 h减少了9.9 h;张种产茧量42 kg比片叶育的39.5 kg提高了2.5 kg.结果表明,"强桑1号"条桑育比片叶育省工省力,增效281.19元/张,增幅达17.4%.  相似文献   

6.
不同饲育方式的微生态环境及其对养蚕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5龄家蚕不同饲育方式的蚕座微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发现 5龄地面条桑育蚕座中的温度、湿度 ,不良气体 (CO2 、N2 O)的含量 ,微生物的消长情况 ,以及蚕座结构对蚕儿行为的影响等因素形成的微生态环境 ,均优于片叶育蚕座 ,且在高温季节愈加明显。据此揭示了条桑育比片叶育的桑叶利用率高 ,养蚕成绩好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桑园速生丰产和桑叶收获、养蚕省力化,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2020年,在淳安县汾口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宋祁蚕桑基地进行大蚕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和常规片叶育对比试验,经试验得知,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除盒蚕种产茧量、盒蚕种产值分别比嫁接桑片叶育低10.7%和9.7%;但是每667 m2桑园多养蚕种18.7%,多产茧5.9%,产值多7.1%,用工量少32.2%,净收入多25.8%,有效地降低农户采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养蚕业的人员逐步由中老年男女承担,因而农村传统养蚕型式已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劳动工效,省工节本,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进行了地蚕条桑育与立体蚕台片叶育以及钢架塑料大棚内钢架渔网式蚕台条桑育等几种不同型式工本效益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在同等饲养条件下,进行条桑育(试验区)和片叶育(时照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龄蚕条桑育比片叶育采叶用工节约15.21小时/张,条桑育使张种产茧、产值从片叶育的37.49kg、677.49元提高到42.74kg、775.15元,增长率分别为14.00%和13.97%。  相似文献   

10.
沈国新 Tay.  A 《蚕桑通报》2000,31(3):24-25
通过4期湖桑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对比,两者的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可以节省5龄桑叶收获用工40.3%,给桑用工41.1%,除沙用工88.9%,饲养每张蚕种5龄总用工节省45.8%。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条桑育的定义、优点、饲养批次的制订、条桑育桑园的管理与剪伐、条桑喂蚕的技术要点及条桑育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养蚕效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栽植的桑树大都是从江、浙引进的湖桑品种(湖桑32号),翌春桑树"抽干"严重,干枯率达60%以上,甚至地上部分干枯而不能养成丰产性树型.桑树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667m2产茧仅20kg,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所以春季桑树"抽干"成为桑园栽培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全年饲养春蚕、早秋蚕与晚秋蚕,而晚秋蚕的饲养量约占总量的2/3,养蚕仍片叶育,费工,劳动强度大.春季农忙劳力紧张,桑树的春伐受到影响.本试验采用桑树秋季剪伐,使秋伐后桑芽不再萌发,并结合条桑收获养蚕--条桑斜面一日二回育试验,旨在减轻或防御春季桑树"抽干",达到养蚕省力化,为宁夏蚕桑生产高效益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3 1”大棚养蚕模式,就是一户蚕农植2000m^2(即3亩)桑,配建1座养蚕大棚,一是改过去的人蚕同室为专室养蚕,改蚕匾育为地面育,改繁重的除沙工序为不除沙,改多回育为少回育,该片叶育为条桑育,改手工上蔟为自动上蔟,减轻了劳动强度;二是地头建棚,就近养蚕,减少了桑叶运输,改善了养蚕环境,提高了蚕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甘肃省陇南地区通过学习山东、江苏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养蚕模式正在向省力高效的饲养模式转变,为探明小蚕标准化共育、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和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2016年分别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户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蚕标准化共育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稳定的蚕茧产量,比未采用小蚕标准化共育的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11.23%;5龄期采用斜面立体条桑育比普通片叶育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27.75%;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的应用,较传统的人工拾取法上蔟盒种用时减少81.35%。若将3种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结合应用,对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蚕农增收增效的目的,继续保持养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蚕桑生产上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塑料大棚壮蚕省力规模化养蚕模式是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发展起来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养蚕技术,使传统分散落后的家庭副业式经营提升到了户植桑0.2~0.3hm2,配建1个养蚕多用大棚,即主蚕多营的“3 1”、“4 1”、“5 1”专业户经营模式,成为家庭的骨干产业。该技术对山东蚕桑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辐射到周边省份。其整体包括小蚕共育、养蚕大棚建造、壮蚕省力饲育、熟蚕自动上蔟和消毒防病等技术的优化组装。①塑料大棚替代了传统蚕室,节省蚕具,节省投资60%左右。②改变了饲育形式,改层架育为地面育,改片叶育为条桑育,改多回育为…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减轻蚕桑产业劳动强度、达到省工省时省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2018年5月在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蚕区进行了大蚕条桑育和片叶育的饲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条桑育张种产茧量、张种产值分别比片叶育低4. 43%和4. 43%,死笼率比片叶育高1. 7个百分点,但是用工数量比片叶育减少28. 65%,有效地降低了农户采桑、喂蚕的劳动强度,每工产值提高42. 16元,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省时、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养蚕的省力化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尤其对条桑收获和条桑养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全年条桑育而迅速地普及了的多次养蚕,因桑叶的多次收获技术,桑园管理的省力化,机械化等引起了枝枯,株枯,病虫害株和其他病株在各地发生.在条桑育这一养蚕方式中,晚秋蚕期条桑的中间采伐是不可缺少的,使枝枯性病害尤其是本病的发生变得更加容易.另外,与夏蚕和初秋蚕  相似文献   

18.
省力化养蚕技术是蚕桑规模生产的重要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的优点和技术要点。五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相对成熟,适宜在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非杂交桑品种嫁接苗采用高密度草本式栽培的丰产性能和养蚕效果,利用发条能力较强的农桑14号嫁接桑进行了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建立桑园(简称农桑14号草本桑,90 000株/hm~2)的试验,以桂桑优12号杂交桑草本式栽培建立桑园(简称桂桑优12号草本桑,105 000株/hm~2)和育71-1嫁接桑普通栽植低干养成建立桑园(简称育71-1普栽桑,24 000株/hm~2)为对照,调查了3种桑园第1~5年的产叶量指标,并进行了养蚕鉴定。结果表明,建桑园第1~3年,试验区农桑14号草本桑的片叶产量比对照区桂桑优12号草本桑低10.42%~14.87%,但第4年和第5年,农桑14号草本桑的片叶产量分别比桂桑优12号草本桑提高8.81%和5.18%,5年单株总产叶量农桑14号草本桑比桂桑优12号草本桑高16.04%,5年合计经济系数(片叶质量与条叶总质量之比)农桑14号草本桑比桂桑优12号草本桑高8.87%。无论是农桑14号草本桑还是桂桑优12号草本桑,各年度产叶量均高于育71-1普栽桑。建园第1年(2013年)秋蚕期和建园第2年(2014年)春蚕期的养蚕试验结果表明,农桑14号草本桑条桑育成绩均优于桂桑优12号草本桑,与育71-1普栽桑片叶育的效果相当。本试验结果说明,利用耐剪伐的嫁接桑品种,采用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可以实现速生丰产和桑叶优质。  相似文献   

20.
五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用多层片叶平面育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费工费力,不能适应规模养蚕发展的需要.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是养蚕技术的一次革新,是省力化养蚕的核心内容.五龄蚕实施条桑斜面育,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推广应用后可实现"省工省力节本,好养优质高效"的目的,每个劳力一般可养3~4张种,普通农户每期可养蚕6~8张种,养蚕工效提高3倍以上,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的成本.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至今在各地推广应用面很低.笔者根据近几年来该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总结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