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周论里的中为阴阳零壹,周为五行零一二三四(土水木火金)或称五形廿合支表象.中周变易理论认为由阴阳之气所化生的四质(气津血精)是人体的基本组织成分,组成人体灵肉结构;支藏(十二脏腑)和八器是躯体的二十个核心器官,联系于廿经(二十经络)六道(塞米管道).四质在支藏八器中生成、存储,又在廿经六道中运行,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形体.  相似文献   

2.
中周论里的中为阴阳零壹,周为五行零一二三四(土水木火金)或称五形廿合支表象.中周变易理论认为由阴阳之气所化生的四质(气津血精)是人体的基本组织成分,组成人体灵肉结构;支藏(十二脏腑)和八器是躯体的二十个核心器官,联系于廿经(二十经络)六道(塞米管道).四质在支藏八器中生成、存储,又在廿经六道中运行,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形体.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四质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周论里的中为阴阳零壹,周为五行廿六八支四(土水木火金).中周变易理论认为由阴阳之气所化生的四质(气津血精)是人体的基本组织成分,组成人体灵肉结构;支藏(十二脏腑)和八器是躯体的二十个核心器官,联系于廿经(二十经络)六道(塞米管道).四质在支藏八器中生成、存储,又在廿经六道中运行,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形体.  相似文献   

4.
中周学说也称为中周论、中阴阳周五行学说、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学说或中阴阳周五石廿合支表象学说等等,其核心理念是"零壹华民字姓所有,极宙宇族道同无限".中周论包括中论和周论,中论也称易论、阴阳论、零一论,周论也称五行论、五石论、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或五石廿合支表象理论.中周学说是中周医药养生学的基本哲学理论,广泛地指导着相关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周论里的中为零壹(气、阴阳),周为五周四六八支廿(土火木水金).五周变易理论认为气津血精是人体的基本物质,组成人体灵肉组织;六脏(连同六腑)和八器是躯体的二十个核心器官,联系二十经络;六脏六腑又与十二管道相感应.四质在六脏八器中生成与储存,又在支道廿经中运行,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形体.  相似文献   

6.
《元亨疗马集》中“论马阴阳运气者何也”是唯一的专门讨论畜体运气学说的文献。《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称之为“阴阳运气论”。文中简要地介绍了“何谓五运六气”,并以六丁、六壬年为例,运用运气学说推测了这12年气候变化和家畜易患之疾病,以及“四时运气日干受病”的情况。指出:“不知运气者,不能明其节要也。按《岐伯经》云:凡为医兽者,必须识  相似文献   

7.
脾阴理论初探张挨双王跃国(山西省山阴农场二分场038400)(山阴农场生产科)脾以运化为职。运化者,消化、吸收、转输之意也,其间突出一个“动”字,故历代医家多重于阐述脾气与脾阳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然而根据阴阳学说之精义及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哲理,脾主运化是...  相似文献   

8.
五元学说又称大五行学说.大五行即土、水、火、气、空五种元素,统称为五元.五元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土、水、火、气、空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构成的,同时五元之间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五元学说在蒙古兽医学中不仅被用作理论上的解释,而且具有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实践意义.五元学说是蒙兽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理论体系中起核心作用.本文以五元学说的理论来探讨药物的"六味”"八种性能”和"十七种功效”的形成、相互关系及在蒙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的刚与柔,古人论述不少,对目前中兽医临床用药仍有指导意义。早在汉代,淳于意(仓公)就已论及这一问题,他说:“中热,即为阴柔石齐治之;中寒,即为阳刚石齐治之”,“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中也说:“气味有阴阳,……阴者柔,阳者刚”。又说:气味主刚柔,……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清代石寿棠在《医原·用药大要论》中说:“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体质有刚柔之别。……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盖以地之刚柔,即天之阴阳所  相似文献   

10.
关元气海——补肾培元的要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元、气海都是补肾培元、益气保健的要穴。二穴均属于任脉下腹部的穴位。关元穴别名下纪、三结交、次门、大中极、丹田等,在前正中线,当脐中下3 寸, 《灵枢》注明:“脐下 3 寸关元也”。气海穴别名 脖脥 、 下盲 等 ,在 前 正中 线 , 当 脐 中 下 1.5 寸 ,《甲乙经》记载:“在脐下一寸五分”。 穴名释义:关元穴的“关”有闭藏的含义,“元”指元真之 气。穴属任脉,位居脐下三寸,正当丹田处。该处为人之根源:男子以藏精,女子主月事,是生养子息,合和阴阳的门户,所以 《医经精义》指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气海穴的“气”为人体元气之意,“…  相似文献   

11.
胡赟  李万瑶  全科 《蜜蜂杂志》2011,31(6):41-42
关元穴出自《灵枢·寒热病》,属任脉,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下3寸。局部解剖: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及充盈时的膀胱,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1穴名解析 关元穴,在《内经》中有“下纪”、“三结交”之称,并且在绩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中就有“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下纪者,关元也”;《医经理解》认为关元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天地万物始于阴阳五行之道。先民自形成社会以来,根据事物的观察将万事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五个项目中,我国的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等以及它们与灾害、疾病关系的知识都是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民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总结经验,很早就“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经.彖传.责》),《淮南子·天文训》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冥之故。”天体虽远,地域辽阔,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