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疗小经验     
蜂蜜与蜂王浆治疗面部小疙瘩夏季天气特别热,很多人面部都会长小疙瘩;有些爱美女性用化妆品不当面部也会起些小疙瘩,不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多年来,我利用蜂王浆加蜂蜜给很多朋友治面部小疙瘩效果不错,具体方法是鲜王浆l克,蜂蜜5克,调匀后早晚擦脸各一次,5天之内小疙瘩消失。  相似文献   

2.
牛疙瘩皮肤病是20世纪发现的在牛群中传播的一种皮肤传染病,该病1929年最早发现于非洲,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论文综述了牛疙瘩皮肤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疙瘩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典型的临床特征是病牛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感染牛消瘦,奶产量下降,皮张鞣制后有凹陷或孔洞而导致其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家畜采食对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采用牛瘤胃液及其1∶1和1∶10稀释液处理刺儿菜(Crisium setosum)和刺疙瘩(Olgaea tangutica)2种菊科植物的种子,比较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加权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和第一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牛瘤胃液处理后,刺儿菜和刺疙瘩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经牛瘤胃液原液处理后,刺儿菜种子萌发率由对照组中的88.8%减小至65.0%;刺疙瘩种子对牛瘤胃液更为敏感,在原液处理中其萌发率仅为12.7%,较对照组降低了66.6%,而且1∶1和1∶10的稀释牛瘤胃液也能显著降低其萌发率.此外,牛瘤胃液还推迟了刺疙瘩种子的萌发时间,但对具备萌发能力的刺儿菜种子萌发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国蜂业>的忠实读者,近20年来看了不少蜂疗保健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亲身试一试,不知其奥妙.2009年冬天,我的胳膊窝内长了一个疙瘩,去看病时,外科医生说:"不好医治,长在筋上."吃药贴膏药无效,疙瘩越来越大,影响我工作.情急之下,我在成人学校蜂群内铲取一块青枣大小的蜂胶,放在软布上,在水锅上加温到40℃左右,胶块变软,趁热贴在疙瘩上.5天左右,疙瘩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1临床表现猪群精神倦怠,半数厌食,严重者食欲废绝,其在给料时,或倒卧不起或嗅闻后即转身离开。部分病猪皮肤初潮红,中后期苍白,四肢、耳、腹下皮肤发绀,皮肤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疙瘩。疙瘩呈红色、紫红色,有的顶部形成黑色结痂,患猪周身  相似文献   

7.
金山县朱泾公社前进生产队猪养得多,养得好,人人称赞。他们在1959年11个月里已经养猪2230头,平均一亩地有1.24头猪,比1958年全年饲养的翻了一番还多。猪多肥多,这个队1959年水稻也是大增产,平均亩产量闯过了千斤关。他们的猪为什么能够养得又多又好?主要原因是党支部政治思想工作抓得紧、抓得深,做得细致、做得透。解开思想疙瘩1959年1月,前进队刚开始发展养猪的时候,队里有些干部有“重农业、轻副业”的思想,有些干部和社员还有顾虑,怕养猪赔本。  相似文献   

8.
驴涎石病例     
<正> 驴一头,十岁,口中吐出咀嚼不完全的草饼,口腔内残存草渣,恶臭难闻,左侧颊部有一疙瘩,逐渐增大,病程已达月余,采食量随疙瘩逐渐增大而递减。通过对疙瘩的触诊,坚硬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英国斗牛犬,约8岁,体重20 kg左右。约1年前发现耳后有一豌豆大小的疙瘩,当时未引起重视。发病前1个月,发现疙瘩开始逐渐增大,曾采用封闭疗法,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未见好转,疙瘩继续增大。除该疙瘩增生之外未见其他异常情况。2临床检查患犬体温38.5℃,呼吸21次/min,心跳73次/min,精神好,食欲正常,营养良好,左侧颈中部有一增生物,似鹅蛋大小,触之无热痛感,柔软有波动。局部消毒后行穿刺术,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流出。诊断为淋巴外渗。3治疗过程患部剪毛消毒,周围用1%普鲁卡因分5点封闭注射,3 min后用手术刀在肿胀正中部切开约5 cm切口…  相似文献   

10.
王某,19岁,学生。1995年12月8日求治。患者5天前,后颈部生一疙瘩,肿痛伴全身发烧,怕冷,倦怠无力,西医诊为后颈部疖肿。运用青霉素等治疗无效,且肿痛逐日加重,夜不能寐。头向前低,转动受限,食欲不振,口干欲饮。大便3天未解,小便黄。体温38.5℃,面色微红,痛苦病容。后颈正中有一疙瘩,周围漫肿发硬,按之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