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由大肠杆菌引起,呈地方性流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骤变,饲料单一等因素,容易诱发仔猪水肿病,尤其是以生长快、体质健康的断奶仔猪最常见。1.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某养殖户饲养母猪6头,产仔68头,后又从外地引进断奶仔猪30头,饲养4天后,猪群突然发病,并死亡8头,相临舍内68头断奶仔猪也相继发病。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8,(19)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的疾病,又名猪肠胃水肿。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局部成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2017年9月初,岫岩县兴隆城东村养猪户发生一起仔猪水肿病,现将该起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户是岫岩县兴隆城东村村民,2017年8月月末购入27头断奶仔猪(15公斤左右)加以饲养育肥。9月初突然发病,发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气温回升,有时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又低,很容易发病和死亡,即所谓"春乏",必须重视仔猪疾病的防治。一、仔猪水肿病生长越快、膘情越好,越不能大意,尤其断奶前后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天~15天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猛发展,仔猪水肿病已成为对断奶仔猪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尤以营养良好,生长速度快,体格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该病发病急,死亡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在猪群中感染率为10~15%,病死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5.
郭宗义 《农家科技》1997,(10):23-23
<正> 仔猪水肿病,近年来无论是在集约化猪场,还是在农村养猪户中都时有发生,常常是在仔猪断奶后7~60天,一窝仔猪中体大健壮、发育良好的个体突然发病死亡,危害较大。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一般都认为是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产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最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最易发病,常是突然死亡1-2头,其他仔猪不见发病,有时仔猪先后发病。病猪以眼睑水肿、面部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仔猪患该病后极易发生死亡,是导致仔猪发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现代养猪中最为常见的常发病和多发病,近几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在海城市25~60日龄仔猪中广泛流行与传播,2015年3月上旬,海城市某养猪户发生仔猪死亡疫情,经诊断为仔猪水肿病,并采取了相关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肠毒血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一、病因该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1~2周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多。主要病因是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变化而导致发病。另外,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饲料中缺乏硒等微量元素也与该病有关。二、症状本病的特征是发病突然,暴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猪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  相似文献   

9.
1发病原因 (1)该病常发生于仔猪断奶后1~2周内,饲料突变或仔猪吞食大量饲料引起肠胃功能絮乱与肠道微生物群絮乱,从而导致大肠杆菌繁殖.  相似文献   

10.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临床表现为仔猪头部、眼睑水肿及发生神经症状,剖检可见仔猪下丘脑、胃壁、肠壁和肠系膜出现水肿,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和致病性肠毒性血症。仔猪水肿病发生死亡迅速,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有时发生在4个月大的仔猪中),该病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危害,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特别是生长迅速、强壮的仔猪往往多发,目前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下旬,张北县油篓沟乡安定堡村张某饲养29日龄断奶仔猪12头,平时表现正常,第4天,仔猪群中突然死亡2头,而且这两头仔猪生长快,体况好。其中另一头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四肢运动不协调,后期呼吸困难,腹泻,最后死亡。另3头精神沉郁,行走不稳。这些仔猪发病前均未注射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菌苗。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因,故此本文将分析其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原因,总结其临床表现,并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为治疗仔猪水肿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姚克祥 《河北农业》2004,(10):10-10
近年来,仔猪水肿病在一些养殖母猪专用户的生产过程中常有发生。此病发生在正常养殖的仔猪群。一般在断奶时容易发生,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在部分兽医看来也是一个难题,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现把怎样防治仔猪水肿病向各养殖专业户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张友广 《农家致富》2006,(16):42-42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发病猪死亡率高,病死率为80%以上。好发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有时也见于架子猪。  相似文献   

15.
仔猪成活率是规模养猪场生产的基础,影响猪场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仔猪猪群中水肿病时有发生,死亡率达90%~100%,是危害断奶仔猪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肠胃功能发育不全等,在养猪生产中,如不注意饲养管理,常可引起急性腹泻,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 断奶仔猪急性腹泻症,多发于断奶并群后数日内。病猪出现剧烈腹泻,腹泻物多为黄色,带有不消化饲料或呈水样灰黑色粪便,很快转为黄绿色稀粪,带有恶臭。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蹒跚,常于发病后1~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是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已成为断奶后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肠毒血症,而使全身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水液外渗过多,造成的以头部、眼睑、耳部等处水肿、共济失调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有高度致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在各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中将着重分析仔猪水肿病的临床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仔猪的急性疾病。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病理表现胃壁和结肠系膜显著水肿为主要特征。现简单加以介绍,仅供参考。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无季节性,以春、秋季多发。病程短,死亡率高。该病常突然发生,有时一窝都发病,有时仅1~2头发病猝死,同窝其他仔猪病情轻微或无症状。病程短的只有半小时,平均1~2 d,发病迅速,死  相似文献   

20.
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以40~6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很少发病,往往是窝中长势健壮,营养良好,体重大的猪先发病,且病程短,传播迅速。1.2症状急性病例表现为突然死亡,甚至不见任何症状,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眼睑、颈部、肛门及全身水肿,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