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民》2010,(6):31-33
在他失踪半年多后,大伯在一处陡峭的悬崖上的灌木丛下找到了他早已经变成一堆白骨的尸体。经警方调查,他是脑颅损伤致死后被人抛在悬崖上。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幕后元凶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的父亲不但花2000元雇凶杀害了他,还将他的妻子诱拐至他乡卖与他人做老婆,之后他的儿子也莫名失踪,有人说也是他的父亲贩卖了孩子。  相似文献   

2.
谢谢良心     
尤良新驾着他的大货车,一路风尘仆仆地往回赶。明天是老爸60岁生日,本来,他是不想出这趟长途车的,无奈,人家是他的老客户,而客户的客户又急等这批货物,他只好发车。一路上他快马加鞭,到了目的地,卸下货后,他又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地往回赶。在这深夜时分,路上行人稀少,他驾车高速行驶在路况不算甚好的县级公路上。车身颠簸得厉害,他时常被颠得屁股离了座位,头顶撞到车厢顶部。不过现在好了,家乡已经在望,还有一二十里路就到家了。所以,尽管此时,他有了睡意,可他坚持着,准备到家后再睡。他万万没料到,在这里会撞上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他还是一个有着多个经济实体的商人,年收入60多万元,为了理想和一个承诺,他毅然放弃这些,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年仅29岁的他会如何擎起这摊事业?让村民满意。三年过去了,他没有失言,在他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也逐渐富了起来。2010年春节前,村委会向全村下发了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4.
刘九生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栏垅乡一个农民家庭。后来,他发现农村里有许多村民做的梳篦在集市卖得价很低。他想,如果自己把这些梳篦买进来,再运到市里出售,一把梳篦能赚两毛钱,一车就能赚上千元。于是,他开始挨家串户上门收梳篦。很快,他有了积蓄。不久,他办起了自己的木梳加工厂。那年,他才20岁。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鲁戴明决定辞职创业。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整个人疲惫不堪,还患上了高血压。张医生给他把脉后为他配制了一组汤药方,让他按时服用。起初鲁戴明没当回事,可按时喝汤药后,他不但睡得香,而且精力也充沛了。他赶紧去找张医生询句,张医生告诉他,给他配的是药膳,不仅能辅助治病,还能调理身体。  相似文献   

6.
冬天的鱼     
他儿时的“野心”很大,想当个麾下有百万之众的总司令。这个理想破灭得很快,一位强势小男孩挤进他们的圈子里。在接下来的“游击战争”中,那男孩的“军衔”始终在他之上。他退而求其次,仅仅当了几回“军长”,后来,他真的成了一名军人。参军前,他对朋友说:“怎么也得弄个师长团长干干。”他说话时用的是开玩玩的语气。其实他内心确实是把这作为奋斗目标的。不过,当他距这一目标还很遥远时,他就转业了——他以少尉排长军衔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6日,在《山西农业》杂志社驻临汾记者站,我又见到了苗根生。 老苗60来岁,瘦小精干,性格爽朗。他一进门就高声大喊:“我又去找陈纲啦。他不在,打了个电话,说是给他在大宁时的县长助理说好了,帮我贷款30000元,让我垒猪圈。还托朋友留我在唐尧大酒店住了一夜,给了我500元。我说他多心,不要给钱,可他说,‘等你发了财,我就不多心了。’”  相似文献   

8.
小周所在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破产了.他便成了一名下岗工人。迫于生计,他在市里的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专营各类水果。开业之后,小周凭着自己以诚待人、不哄骗顾客、足斤足两的经营理念.很快打开了市场。可是尽管他得到了顾客的信赖,也吸引来不少顾客,但他的收入却非常微薄,根本无法养家糊口,为此他很苦恼。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鲁戴明决定辞职创业。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整个人疲惫不堪,还患上了高血压。张医生给他把脉后为他配制了一组汤药方,让他按时服用。起初鲁戴明没当回事,可按时喝汤药后,他不但睡得香,而且精力也充沛了。  相似文献   

10.
《百姓》2008,(8)
刘长春1909年出生于大连市小平岛河口村,由于家里比较穷,刘长春的父亲在外工作,他与母亲生活在农村。那里的乡土风情成为刘长春最早的田径场,春天到来时,他就在漫山鲜花的山上跑,夏天去海里游泳,冬天菜地结了冰,他就在那里滑冰。因此幼年的刘长春体格锻炼得非常好,他也对运动充满了热爱。  相似文献   

11.
去年春季,河北柏乡县固城店李法在镇子里开了一家农资门市,营业仅仅一年多,却把市场做到了周边乡村,营业收入十分可观,他的主要做法值得新开农资门市的人学习借鉴。1.他组建了强有力的亲情营销网络,开业之初,为了打开市场,在强手竞争如云的情况下,他依靠亲朋好友,组建紊隋网络,他把农资送到周边亲朋好友那里,让朋友销售他的物品,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9日,一个生命的轨迹永远地定格在这一天。一个典型的“穷窝窝”变成了小康村,百姓富裕了,他却走了;80亩荒弃的河滩变成了良田,茁壮的玉米就要结穗穗了,他却走了;为解决百姓出行难,他一身泥浆,冲锋在前,路通了,他却走了。  相似文献   

13.
昔日,他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而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却为他搭建了创业的平台。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终于建立自己的乳品企业,填补了宁夏南部山区乳品业的空白,他就是科技特派员头营镇杨郎中学教师陈惠孝。  相似文献   

14.
一个年轻人,因为贫穷没有读多少书,他来到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发现城里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就在年轻人决定离开城市的时候,忽然想到给当时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中抱怨了命运的不公,希望能借一些钱给他,他会先上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郑士诚是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郑城村农民,几年前他在村里开了一家日用百货店。由于他的货物品种全,价格合理,再加上他在经营中讲信誉,服务热情,决不销售假劣商品,生意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16.
李晓 《农家致富》2005,(22):50-51
两年前,在河北省赤城县东卯镇.李汉国绝对算得上一个富人。他靠卖煤挣下了百万家财,北京城内有他的煤场,回乡他坐的是自己的小汽车。可是。自从他承包了家乡的15000亩荒山.他的财富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山上,化作了条条堤坝和漫山遍野的油松。巨额的造林支出,再加上在北京经营的煤场今年也不那么景气。如今.他已不那么富有了,但依然信心十足,他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把绿化荒山这个事业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7.
面孔     
《农家科技》2013,(11):14-15
郑卫宁:轮椅上的基金会 1955年,郑卫宁出生在大连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家族有遗传病史,舅舅和外公都患血友病,没活过47岁就过世了。而家族遗传病通常是传男不传女,郑卫宁恰好“幸运”地中了招。在南国的深圳,因患先天重症血友病致残的郑卫宁与生活羁绊五十多年,如今活出了属于他的格局。他创立了“残友”集团,成立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帮助了无数和他一样身体残疾的朋友。尽管身体残疾,但他把自己的人生却雕刻得完完美美。  相似文献   

18.
他,今年43岁,是一位贫困山区乡民政所所长,可他却把该乡的民政工作开展得令全国关注,让百姓称道。他曾作为全国唯一的乡级民政所所长代表参加了全国民政工作研讨会,他在会议上的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参加了民政部举办的社会工作者首期学习班。民政部的领导曾亲临他所在的民政所调研指导工作,可他却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做了我喜欢做而且也适合我做的事。”  相似文献   

19.
贺梅 《农家科技》2014,(1):72-75
高中毕业,吴砍鸿没有选择读大学,那是因为他在中考之后,就休学去美术学院学了两年油画。18岁开始,他便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经营域名生意的人,几乎与他的泉州老乡蔡文胜同时起步,他在2001年开始创业,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社交网络的创业者,甚至比Facebook还要早,但以失败而告终,最终他又投奔了在域名投资方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大哥一蔡文胜,从产品经理做起,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存折     
李晓 《农家科技》2013,(10):80-80
“孩子,快点寄钱回来,妈妈需要一件冬衣了;孩子,把钱寄回来吧,爸爸需要一个电视机。”这是一位母亲的唠叨和催促,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维生。 几乎每个月末,母亲就要打来电话,让他赶快寄钱回家,说家里快断粮了。妈,您怎么这么急啊。在电话里,他有些烦躁了,对母亲也开始躲避起来。他暗暗埋怨母亲心狠,不知道儿子谋生的艰难。有一年,母亲的生口到了,父亲要他回家,他没有回去,他怕面对母亲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