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种子质量更是种子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把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列为种子质量评定的四大硬性指标,这四大硬性指标都完全符合部颁标准种子才能上市交易。而种子质量的控制贯穿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全过程,在该过程中牵涉面广,要保证种子质量,难度非常大。如何保证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生产水稻种子的各大公司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抓住杂交水稻制种的各个环节,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种子质量控制,是确保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杂交水稻制种田是水稻种子的生产车间,加强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抓好产前检验、产中检验和产后检验是保障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有弟 《种子世界》2000,(11):34-34
南方沿海省市杂交水稻生产区域,在夏秋季种子收获期间,由于受台风影响,容易遇到连续阴雨的天气。而一家一户生产种子没有烘干设备,使得杂交水稻种子因无法及时收割而产生穗发芽,或收割后不能及时翻晒产生发热霉变。1999年我县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这给杂交水稻种子的收购质量把关照成因难。因为仅凭种子外观无法准确判定种子质量的优劣,即使作出了较准确的判定,也无法使出售种子的农户信服。  相似文献   

4.
目前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总的水平与国家规定标准和精准播种质量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县、区间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水平不均衡;稻种生产秩序混乱,部分生产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稻种加工设备和质量水平还不高,甚至无加工设备和无证生产。种子质量全程监控的力度还不够大,使用的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有的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和不符合精准播种技术的要求,市场假冒伪劣稻种时有出现,因种子质量发生的纠纷年年出现等。因此,只有进一步强化全民质量意识,全面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全程质量监督管理,才能保证杂交水稻种子的杂交优势和品种优良特征特性的充分发挥,确保杂交水稻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达到精准播种种子质量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宁都县是江西省三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生产的杂交稻种除供本县使用外,每年有上百万千克远销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北及本省九十多个县、市,种子质量一直享有很高声誉。为切实加强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管理,我司建立了严格的种子质量监督体系和管理制度。1亲本种...  相似文献   

6.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技术和方法四川省三台县种子公司李庆荣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种子的质量是种子公司的生命。我县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1993年农业部水稻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四川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联合对我县1992年生产的汕优63...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水稻基本上实现良种化,其中杂交水稻品种贡献较大,种子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粮食的生产和农民的增收.为减少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质量风险,作者对杂交稻种子真假鉴别和田间生产保纯技术进行了总结,对从事水稻杂交种子经营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正季种植鉴定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掌握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情况,防止劣质水稻种子流入市场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造成损失,提高全县杂交水稻生产用种质量水平,竹山县种子管理局按照农业部、湖北省及十堰市开展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种子行业管理,认真落实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工作。现将田间小区正季鉴定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发芽率是种子生活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种子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杂交水稻的生产和发展.经过近年的实践与研究之后,提出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和如何提高发芽率的有效措施及方法,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随着种子法出台,种子产业化的发展,种子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农民生产意识的提高,国家对种子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种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定四项指标已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种植户要求纯度要达到国标一级以上,特别是田间不能有大青棵,净度要达99%以上,商品性要饱满、有光泽,一句话,首先种子外观要好看。这就对种子生产提出很大的挑战,简单常规的种子生产管理模式已很难达到农民对质量的要求。这就要求生产单位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细节的落实。下面就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